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自然与地理 » 正文

我国科学家揭示藻苔在青藏高原的生存法则

发布日期:2023-09-04  来源:新华社  作者:赵琬微  浏览次数:132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细胞》8月17日以《正在面临西藏气候变化的神秘藻苔的适应性进化》为题发表封面论文,揭示了藻苔在青藏高原的生存法则。该研究是我国科学家在青藏高原雅鲁藏布大峡谷连续观察近20年后,结合实验室深入研究的成果。“早在喜马拉雅山脉隆起形成青藏高原的时候,藻苔就已经在地球存活了3.25亿年。随着喜马拉雅山脉的隆起,其生长环境发生了巨变,

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细胞》8月17日以《正在面临西藏气候变化的神秘藻苔的适应性进化》为题发表封面论文,揭示了藻苔在青藏高原的生存法则。该研究是我国科学家在青藏高原雅鲁藏布大峡谷连续观察近20年后,结合实验室深入研究的成果。

“早在喜马拉雅山脉隆起形成青藏高原的时候,藻苔就已经在地球存活了3.25亿年。随着喜马拉雅山脉的隆起,其生长环境发生了巨变,它是如何存活下来的?现在处于冰雪覆盖、高强度的紫外线照射的环境中,它将如何存活下去?”论文的第一作者、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胡若洋说,研究团队以藻苔为研究材料,全面深入地分析了从藻苔基因组到种群动态特征,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

这是研究人员拍摄的生长在青藏高原的藻苔群体。(受访者供图)

研究团队发现,强紫外线照射后藻苔植株和细胞结构的完整性几乎没有受到影响。团队完成了藻苔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发现藻苔在基因水平上非常活跃,拥有最高数量的正选择快速进化基因,因而能够迅速适应快速变化的生存环境。研究还发现,藻苔在修复断裂DNA和紫外线损伤方面表现出色。

据了解,论文的第一作者为首都师范大学博士胡若洋与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李学东,通讯作者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何奕騉和德国弗莱堡大学学者拉尔夫·雷斯基。何奕騉教授团队对藻苔的研究始于2003年。团队从2005年起在青藏高原建立了68个实验样方,安装了野外气象工作站、自动摄像记录仪等,长期观察记录苔藓植物的生长变化。

这是现生藻苔与藻苔化石对比图。(受访者供图)

此外,研究团队还发现,藻苔正以每年1.6%的速度迅速减少。“全球适宜藻苔生长的地区仅有1000至1500平方公里。科学家预测,如果不加以干预藻苔将在100年后消失。”何奕騉说,团队在实验室繁殖藻苔并移栽到青藏高原实验基地,目前观察到人工新种群正常生长的可喜初步结果。(记者赵琬微)

责任编辑:张媛媛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