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论坛 » 理论与探索 » 正文

地方高校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优势与实践路径

发布日期:2023-08-19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黄可  浏览次数:1190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文化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应有之义,同时也为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等提供智力支撑,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地方高校作为集人才、科技、文化、教育资源于一体的高素质人才培养阵地,应当主动担当起促进区域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使命,在乡村文化振兴实践中发挥文化充实、培训赋能、科技支撑、资源引入的作用,开展一系列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

文化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应有之义,同时也为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等提供智力支撑,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地方高校作为集人才、科技、文化、教育资源于一体的高素质人才培养阵地,应当主动担当起促进区域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使命,在乡村文化振兴实践中发挥文化充实、培训赋能、科技支撑、资源引入的作用,开展一系列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试验,不断促进乡村文化服务体系健全、文化产业规模壮大、文化建设环境净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取得丰硕成果。


地方高校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独特优势

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我国高校一直以来保持着支援农村建设的优良传统,为农村地区输送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文化、技术资源,成为助力乡村取得脱贫攻坚伟大胜利的关键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这样的历史新阶段,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定位与机制也应随之变化,尤其是在文化发展领域,高校如何精准定位并发掘自身优势,把握乡村文化振兴的重点难点,如何开展卓有成效的乡村文化服务工作,是高校需要思考的问题。

培训赋能优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客观来看,乡村地区文化事业发展需要具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高校助力乡村文化振兴,除了直接引入大批专业对口的高素质人才团队,更重要的是激活乡村文化振兴的“人才教育机制”,从源头上解决文化事业发展中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作为人才培养的专业机构,目前,不少高校都设置了与文化建设相关的各类专业,比如“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文化产业管理”“学科教育”“文化创意与策划”“农村社会学”等,这些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在乡村文化建设、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在人才培养的基础上,高校可根据乡村文化建设发展的新需求,制定乡村人才素养专项提升计划,进一步壮大乡村文化建设的有生力量,解决乡村文化发展的人才问题。

资源引入优势。直接将各类资源引入乡村文化振兴建设体系,是高校助力乡村文化发展较直接、见效快的方式之一。由于地方高校对当地的文化资源传承保护现状和文化建设需求了解清晰,了解当地民族民间文化、民间工艺文化、红色文化资源特点,因此,也更有利于做好文化资源(图书、公共文化服务、文化管理经验等)的引入和文化发展规划工作。而在科技资源方面,由于地方高校在科技研发、利用方面有着一定优势,能够根据区域乡村文化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引入前沿科技与设备,帮助乡村构建相应的数字化文化管理系统、网络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等。

研究引领优势。地方高校清楚当地文化发展政策和文化资源禀赋,在文化资源深度发掘、文化资源融入产业发展、历史文化考古、文化发展创意策划等方面占据显著优势。在地方高校的引领下,更有助于做好乡村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珍贵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文化产业建设的合理规划等工作,打造出极具特色的乡村文化品牌,因地制宜地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

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路径

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依托高校在乡村文化学术研究和创意开发方面的智力优势,乡村文化建设必须走特色发展道路。在以往的一些乡村文化建设实践中,存在一些缺乏自身特色的同质化建设案例,导致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大大降低。地方高校要发挥学术研究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引领作用,创新工作方法、树立文化品牌意识,在实地调研乡村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当地的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科学设计、品牌包装,制定与之适配的文化产业发展方案,突出当地文化资源特色,打造具有辨识度、创新性、吸引力的文化品牌。制定中长期文化品牌经营发展战略,利用高校在文化创意设计与文化传播方面的优势,为乡村文化品牌造势,不断提升区域乡村文化品牌的影响力与竞争力。

充实文化发展人才储备。人才是推动乡村文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高校是培养文化建设人才的专业机构,地方高校要拓宽乡村文化建设人才培养渠道,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比如,可以与乡村达成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举办乡村文化振兴专业人才培训班,定期将储备人才送至培训班开展文化与职业技能培训,利用高校师资优势,优化课程设计、打造相关精品课程,多措并举办好乡村文化振兴人才培训班。在此过程中,要根据乡村文化创新发展的既定方针,落实人才培训的前期调研工作,摸清人才队伍建设现状,根据实际需求培养不同文化领域的高素质人才,以满足乡村文化发展需求。

以科技赋能乡村文化发展。高校可以与当地政府合作,通过成立专门的校地合作文化帮扶机构,整合高校科技资源、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帮助乡村搭建高端化、高能级的文化协同创新智能化平台。依托智能化平台强大的信息数据处理能力,对当地特色文化资源进行高效整合。以智能化平台为基站,对全域乡村文化遗产实施有效管理,从文化产业开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管理、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特色文化品牌构建等方面入手,利用科技手段推动乡村文化资源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文化发展体系的创新升级。同时,以文化发展帮扶机构为统筹平台,协助乡村对文化资源进行充分发掘与创新利用,以数字科技助力乡村实现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产业结构和运营方式的全面升级。

总之,地方高校在引领乡村文化发展方面有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乡村文化建设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与地方高校合作是很好的选择,双方可以不断加强沟通,构建高效合作机制,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实践中实现共赢发展。

[作者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政治教育。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数字经济背景下广西高校毕业生服务乡村振兴的机制与路径研究》(编号:2022ZJY1583)、广西高校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广西高校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出口导向的探索与实践》(编号:2015MSZ005)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位中阁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