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威海乳山市诸往镇垛疃村大樱桃的热销与乳山市红色沿线振兴工程的开展息息相关。中共威海市委十五届十次全体会议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乳山市依托马石山红色教育基地、胶东育儿所等百余处红色印迹,规划了一条百余公里的环形红色旅游线路,覆盖46个沿线村,将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集中发展特色产业、红色研学游、乡村休闲游、采摘游,打响“红色+绿色”品牌,吸引更多游客走进大山深处,让红色沿线村庄走上致富路。
连点成线 产业、旅游加快发展
别看现在大樱桃销售火热,可在以前,山东威海乳山市诸往镇垛疃村可是被村民戏称为“穷乡僻壤”的地方。王玉春早就琢磨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但这山沟沟一没名气,二没特色,他感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转机在红色沿线提升后。山东威海乳山市诸往镇凭借地处马石山红色教育基地沿线的优势,渐渐有了“人气”。该镇积极引导红色沿线及周边村庄发展经济作物,增加农民收入。垛疃村经过市场调研,决定流转百亩土地,“试水”发展大棚樱桃。
“镇上带着所有特色农产品在马石山红色教育基地办展览,大批游客成了回头客,名声就这样打出去了。”王玉春回忆,“我们第一年不仅没亏,还赚了一笔。”
为扩大市场销路,“垛疃樱桃”也想到大城市“闯市场”,但客户凭啥选你?“把我们红色沿线革命史亮出来,客户就有耐心坐下来听我们讲品质。”王玉春说,扛着“红色招牌”,“垛疃樱桃”先后征服了上海、深圳及北京等地的众多大客户,2020年,村里又流转15亩土地,继续扩建樱桃大棚,满足市场需求。
同样可喜的变化,正在接连不断发生,搭上了红色沿线的快车,乡村振兴不断开启“加速度”。
“红色”助力下,沿线村庄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土地入股等形式,集中流转土地,相继发展大樱桃、水蜜桃、苹果、板栗、养蜂等农业产业。
“红色”串联下,红色文化打卡地“集群式”发展,冯德英文学馆、胶东育儿所、东尚山村等系列红色旅游资源和乡村旅游点“牵手”,推出了“红色情 古风行”主题红色乡村旅游线路。
“红色”推动下,乳山成了威海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了田家·胶东乳娘驿站,这也是威海市首批12家“自驾游”驿站中的一个,同时建成田家村民宿项目,已经对外开放。
如今,乳山市红色沿线内农业产业兴旺,群策群力之下,“红色”引发的乡村振兴“蝴蝶效应”正持续上演。
做足特色 乡村内生动力不断激活
红色沿线带来了人气,不仅兴旺了产业,还拉动了乡村休闲游,一大批农家乐顺势崛起。
“我们村号称‘北方小三峡’,最近在网上可火啦,每天进山的车跟赶集一样。端午小长假期间,我们小院招待了一百多桌客人,以前从没这么忙过。”山东威海乳山市诸往镇下石硼村海英农家院的负责人王海英说。
山东威海乳山市诸往镇下石硼村有胶东兵工厂、北海银行、党员联络站等多处红色遗址,在深挖红色遗址的基础上,村“两委”在特色上做文章,运用新媒体手段展示村庄的独特地貌、生态和历史,把村庄打造成了网红打卡地。
“好多游客奔着下石硼的名气来。”王海英笑道,村庄有了“记忆点”,“粉丝”络绎不绝,带动她的农家乐也收入颇丰。
除了“红色密营”下石硼,红色沿线上每一个村庄都凸显特色,每一块土地都力求个性,“桃源古村”东尚山、“大爱无疆”田家村等一批富有红色文化内涵的乡村不断“亮相”,乳山大喜饼、葫芦烙画、镂绣等特色旅游产品和纪念品纷纷出炉,协奏出了“红色+振兴”交响乐。
找准路径“一子落”,乡村振兴“满盘活”,红色精神引领下,老村庄焕发新生机,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大步向前。
威海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