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6月初,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考察了两个文化地标——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并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考察途中、座谈会上,一言一行饱含着对文化传承发展的深邃思考。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成为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重要内涵。
文化自信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武夷山朱熹园感慨而言。
一番话,揭示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并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
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总书记还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根和魂、源和本,文化连接着一个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在此次座谈会上,总书记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开放包容
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郑和七下西洋……于历史深处探寻,中华文明绵延传承,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这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中华文明的5个“突出特性”,为中华文明“精准画像”,其一便是“突出的包容性”。
总书记要求,“要秉持开放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考察时指出:“敦煌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会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不同文明。”
这份自信,正源于开放包容。
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以茶和酒作喻阐述东西方文明异同;在雅典卫城博物馆,沉思文明的对话;在斐济,穿上“布拉衫”倾听原住民的祝福歌谣……一场场“文化外交”,成为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的生动注脚。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
守正创新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时指出。
守正创新,固本开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这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坚持人民至上,汲取“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秉承“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天人之道……中华文化的智慧,融会于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
“‘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在这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两个结合”,并着重就“第二个结合”作了全面深刻的阐述。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循大道,至万里。
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交融激荡中,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
策划:杜尚泽
撰文:潘俊强
编辑:林欣雨
统筹:贺勇 王昊男
审读:施芳
校检:朱利
图片:新华社(摄影:鞠鹏,视觉:毕晓洋、虞东升)
责任编辑:张玙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