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防灾减灾安全 » 正文

双管齐下,“硬科技”与“软科普”助力防震减灾

发布日期:2023-05-27  来源:科普时报  作者:毛梦囡  浏览次数:20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我国自然灾害的首恶是什么?”“我知道!是地震!”“答对了!”在2023年全国科技周主会场,一位小朋友兴奋地抢答着。面对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影响面广、连锁性强的地震灾害,该如何尽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走近中国地震局展台,让我们一起寻找答案。以智取胜 “小黄鹿”守护校园安全在摆满高科技设备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我国自然灾害的首恶是什么?”“我知道!是地震!”“答对了!”在2023年全国科技周主会场,一位小朋友兴奋地抢答着。面对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影响面广、连锁性强的地震灾害,该如何尽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走近中国地震局展台,让我们一起寻找答案。


以智取胜 “小黄鹿”守护校园安全

在摆满高科技设备的科技周展厅里,一台被涂装成卡通风的智能终端机格外引人注目。它静静地坐落在地震局展台的一角,鲜艳的明黄色机身上分布着褐色的斑点,俨然是一头可爱的长颈鹿。别看它长得“萌”,这台地震预警和安全科普终端可承担着守护校园安全的重任。

“30秒,有感,请勿惊慌!”随着穿透力十足的提示音,终端机顶部的黄灯倏地亮起,屏幕上则不断闪烁着倒数的秒数,下方还显示着震级、烈度、震中距离等信息。工作人员介绍道:“这是地震预警功能,当终端检测到地震波,就会发出预警并对地震波抵达的时间进行倒数,提示师生进行避险。根据震级的高低,警示灯的颜色和提示语的内容都会有区别。”

在没有地震来袭的时候,“小黄鹿安全学园”就开课了。终端内置了多款AR体感小游戏,其中蕴含着不少科普防灾避险知识。“地震时应该躲在哪里?”只见站在终端前的孩子敏捷地横跨一步,抱着头蹲下,屏幕上的卡通人物也随之蹲在了“课桌”旁。“哪些是不能带进校园的危险物品?”孩子们立刻蹦跳着举起双手,用虚拟的“篮球”砸向屏幕上的剪刀、打火机等危险物。游戏结束后,“小黄鹿”还会“吐”出印着卡通吉祥物的小卡片,作为学到避险技能的小奖励。这样的学习形式告别了枯燥的死记硬背,让学生们利用课间、午休等碎片时间,寓教于乐,在玩中学,潜移默化地提高青少年的防灾减灾意识。

北斗助阵 应对震区通信难题

强震的发生,往往会导致震区停电停网、信号中断,给后续救援造成很大困难。去年刚刚研发的“北斗震讯通”大震应急指挥通信平台,就是为应对这一问题而诞生的。

拿起形似对讲机的“单兵手持智能终端”,屏幕上显示出“灾情上报”“震害分析”“应急通信”等板块。“这台终端基于北斗定位和北斗短报文通信功能,只要将它分配到每个县的巡视员手中,一旦发生强震、信号不通,就可以通过终端进行灾情信息采集上报,与指挥中心进行应急通信,并查看避难场所等信息。”工作人员指了指一旁的大屏幕,原来每台终端上报的信息都会汇总到地震综合态势感知与指挥平台,便于指挥中心掌握当前灾情并作出对应。

不仅有北斗卫星的支持,这台沉甸甸终端还具有防水功能,能在-20℃—55℃的极端环境下工作,电路常开的情况下也能运转24小时。科研人员为它铸就了一副“刀枪不入”的身躯,又配备了“十八般武艺”,相信在未来的灾情中,“北斗震讯通”能有效避免震区“失联”,替受灾群众抢出宝贵的救援时间。

责任编辑:秦丹华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