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乡村振兴 » 正文

西藏山南:克西乡人“下驴”记

发布日期:2020-06-22  浏览次数:1530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西藏山南市贡嘎县克西乡秀吾村乡村公路一景(6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曹鹏远 摄对于大部分城市居民而言,以毛驴和马为交通工具的时代早已进入了博物馆,成为久远的历史。然而,对克西乡的村民来说,那不过是几年前生活中平常的一幕。克西乡位于西藏山南市贡嘎县,周围山脉起伏,道路崎岖,尤其是克西村和秀吾村,民居分散
 

西藏山南市贡嘎县克西乡秀吾村乡村公路一景(6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曹鹏远 摄

 

 

 

对于大部分城市居民而言,以毛驴和马为交通工具的时代早已进入了博物馆,成为久远的历史。然而,对克西乡的村民来说,那不过是几年前生活中平常的一幕。

 

克西乡位于西藏山南市贡嘎县,周围山脉起伏,道路崎岖,尤其是克西村和秀吾村,民居分散,有些人家还住在山上。

 

“我小的时候几乎家家有毛驴,一直到几年前,村里还是泥土路,出门只能徒步走一二公里,再换拖拉机到镇上。”43岁的克西村村民洛桑顿珠回忆说,尤其遇到雨雪天气,或者需要搬运的东西太重时,很多村民还是不得不依靠毛驴出行。

 

54岁的秀吾村村民强巴告诉记者,他家里曾经养着一头毛驴和一匹马,因为家门口有一处陡坡路段,每次要运重物到家里,他都得用毛驴和马驮上来,费时又费力。

 

“那时候交通闭塞,许多村民都选择去拉萨等地务工,但是因为城里房租、物价较高,一年下来也挣不到多少钱。”克西乡副乡长丹增罗布说。

 

2017年,在贡嘎县政府的财政支持下,一条沿着克西村和秀吾村蜿蜒而上的水泥公路开始修建。2018年,这条总长约12公里、耗资4000多万元的公路修建完成,村民的生活也迎来了改变。

 

“能修到多少户村民的家门口,就修多少,这是我们当时修路的原则。”丹增罗布边说边指着远处山上的人家。“交通方便了,很多人就从外面回来,在家从事本地传统的氆氇编织,然后拿到镇上卖。”

 

洛桑顿珠就是其中之一。自从修路以后,他就在家里编织氆氇。因为是纯手工制作,一卷氆氇最高可以卖到2万元左右。

 

“现在我的年收入比通水泥路前多了两三万元。”洛桑顿珠说,他现在能够骑着电动三轮车方便地往返于克西村和当地商业中心杰德秀镇,把自己的氆氇卖给更多的人。

 

水泥公路取代了泥土路,强巴院子里的马和毛驴也终于完成了它们的“使命”。“我们一直盼着这条公路能修起来。通路后不久,我就把家里的马和毛驴送人了。”强巴笑着说。

现在,因为开了家具厂,强巴家先后购置了小货车、皮卡车等交通工具,再加上务农和编织氆氇的收入,强巴家的人均年收入达到近20万元,成为村里发家致富的佼佼者。

根据克西乡政府的财政数据,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2019年克西乡人均收入已超过1.3万元。

 

“现在路修好了,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农用车。全乡的毛驴仅剩下14头,有些村民进山时会偶尔用来搬运东西。”丹增罗布说,克西乡村民赶着毛驴运输的日子终于成为历史。

 

西藏学习平台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