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自然与地理 » 正文

物种故事 | 萱草:中国传统的“母亲花”

发布日期:2023-05-15  来源:深圳学习平台  浏览次数:84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海报绘制:李斌每年初夏来临,母亲节期间,在康乃馨出现之前,应时而开的萱草是中国传统的“母亲花”。萱草(Hemerocallis fulva)别名忘忧草、疗愁草,为阿福花科多年生草本宿根花卉,高0.4米至1.5米。萱草的根呈肉质,近顶端有膨大、椭球形的块根。叶多枚,生于根状茎顶部,排成2列。叶片呈条形,长30厘米至80厘米,宽1.3厘米至3.5厘米,先端急尖。花葶粗壮,

海报绘制:李斌

每年初夏来临,母亲节期间,在康乃馨出现之前,应时而开的萱草是中国传统的“母亲花”。

萱草(Hemerocallis fulva)别名忘忧草、疗愁草,为阿福花科多年生草本宿根花卉,高0.4米至1.5米。

萱草的根呈肉质,近顶端有膨大、椭球形的块根。叶多枚,生于根状茎顶部,排成2列。叶片呈条形,长30厘米至80厘米,宽1.3厘米至3.5厘米,先端急尖。花葶粗壮,空心,高0.6米至1米。

萱草的圆锥花序由数枚螺旋状聚伞花序组成,有2朵至10朵花。花梗短,长约5毫米。花被(编者注:花萼和花冠的总称)为橘红色或橘黄色,无香气,朝开暮谢,长7厘米至12厘米。花被筒长2厘米至4厘米,有裂片6枚,外轮裂片为长圆状披针形,具多条纵脉纹,内轮裂片与外轮等长,但较宽,宽达2.5厘米,边缘均有波状褶皱。雄蕊6枚,花丝长。蒴果为长圆形,长2厘米至2.5厘米,直径1.2厘米至1.5厘米,具横皱纹。

萱草的花期和果期为每年的5月至10月。

萱草的花被为橘红色或橘黄色。

萱草属名由拉丁文hemeros(白天)加kallis(美丽)构成,表示花期甚短,只在白天开放,种加词fulva是褐黄色之意,加之花形酷似百合,因而其英文名为Day-Lily,即“一日百合”之意。

萱草为中国本土植物,《诗经》便有记载“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意为“忘记”,此处“谖草”即“萱草”。因此,萱草最初是“忘忧草”的代名词。

萱草花期甚短,只在白天开放。

隋唐以后,萱草才与“母亲”一词联系在一起。孟郊《游子》中写道:“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游子临行前,总会在母亲居处种植萱草以表达孝心,也让母亲心有所托,以免思念过度。这便是“种萱孝母”的文化。后来人们习惯将母亲称为“萱亲”,其居处称“萱堂”,其生日称“萱日”,萱草作为指代母亲的一种内蕴丰富的文化符号,影响深远,延续至今。

萱草作为指代母亲的一种内蕴丰富的文化符号,影响深远,延续至今。

古人所说的萱草概念宽泛,常见于餐桌的黄花菜(又称“金针花”),也叫萱草。其实,萱草属植物约有15种,但除黄花菜外的萱草属植物多不可食用,因此切勿随意采摘食用。

如今,萱草属植物广受世界各地人民喜爱,人工培育品种繁多,花色丰富,花形多样,和玉簪、鸢尾成为世界公认的三大宿根花卉。常见且多姿的萱草如同天下每一位平凡而美丽的母亲,时时提醒我们,亲情,永远是世间最平凡且纯粹的相依和眷恋。

(图片来源:广东省深圳市中科院仙湖植物园)

来源:“学习强国”深圳学习平台

作者单位:“学习强国”深圳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宋晰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