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
全称: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
定义:一种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授课者和学习者通过网络无限参与和开放访问的方式联系起来的大规模的线上虚拟教室。除了提供传统的课程资料,许多慕课还提供交互式课程,以支持学生、教师和教学助理之间的交流互动。
学科:编辑与出版学_出版物_网络出版产品与服务
相关名词:私播课 微课 微视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延伸阅读】
慕课是英语MOOC的音译,它是一种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和主题分散性的在线教育模式。2008年,加拿大的史蒂芬·道恩斯和乔治·西蒙斯首次提出了这一概念,旨在创建一个基于连通主义的教学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知识不再是终点,而是一个持续演进的过程。学习者通过社交网络和深度讨论等方式,围绕着特定的学习主题取得相应的学习成效。
慕课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其设计理念是提供高质量、大规模的在线课程,让不同教育背景的学习者都能随时随地分享优质课程资源。2012年,慕课在美国迅速传播,创建了edX、Coursera和Udacity等平台。
中国的慕课从2013年起步,教育部遵循“高校主体、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发展模式,支持各方建设了30余家综合类和专业类高等教育公共在线课程平台和技术平台。截至2022年2月,我国上线慕课数量超过5万门,选课人次近8亿,在校生获得慕课学分人次超过3亿,慕课数量和学习人数均居世界第一,并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慕课在辅助教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在线教育是否适合他们。从更广泛的角度看,慕课的出现促使优质低价教育资源向大规模和扁平化方向发展,深刻改变了高等教育的全球竞争格局。这使得高校能够提升自身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帮助发展较慢的学校转变教学理念,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缩小不同高校间的发展水平差距。
慕课对高等教育、高教研究及注册机制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关于慕课是否能推动深入且有意义的学习习惯,学界仍存在争议。一些反对者认为,慕课越是自主、分散、开放,学生的学习潜力就越受到缺乏结构、支持与协调等问题的限制。此外,有学者指出,慕课主要依赖单向直接联系,采用以教育者为主导、学生参与为辅的传统教学方式,很难迅速转变为积极的、民主的学习行为。
尽管如此,慕课作为一种教育创新,仍具有巨大的潜力。通过持续改进和优化教学模式,慕课有望在未来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学习途径。同时,慕课还能为教育者提供新的教学方法和资源,进一步拓宽教育领域的创新空间。
总之,慕课已经对全球教育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为学习者带来了新的学习机会和资源,还为教育者提供了创新的教学方式。虽然慕课仍然面临一些挑战,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慕课有望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助力全球教育事业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和学者们需要关注慕课的发展趋势,不断探讨和改进教育模式,以适应日益变化的教育需求。
责任编辑:张鹏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