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温室里鲜花盛开
“孩子们可以在家门口的研学基地开展农业科研科普、种植养殖实践、文化教育交流等一系列的科普实践活动?”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龙居镇常青藤项目负责人王勇介绍?龙居镇常青藤项目建设了科研教学楼、配套食宿楼、劳作实践园、生态农业园、农科体验园等6大园区,积极培育“旅游+研学”“旅游+农业”等文旅新业态,推动多元融合迸发文旅产业新活力,全力助推乡村振兴工作再上新台阶?
作为东营市唯一成功创建省部共同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县暨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试点县的区域,东营区高点站位,笃定目标——“乡村振兴工作要出精品、争一流、走在前列”,围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总要求,按照“产业化支撑、多要素配备、样板化推进”的思路,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样板片区建设,不断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篇章。
14个高效农业项目激发新活力
东营区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规划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带,科学谋划“一带N园”产业布局,大力推进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建设,实施年度总投资14.84亿元的现代高效农业项目14个,智能温室、生态种植基地、繁育孵化中心等顺利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到43家,“三品一标”认证数量达到115个,各类新型经营主体达到554家。近日,走进牛庄镇的智能温室草莓种植棚内,果香四溢。“棚内的培育品种是日本奶莓,主要有香野、红颜、章姬等高端品种,市场价格初步定在80元一斤,十二月左右果子就能全部成熟上市。”项目办公室主任王磊介绍:“项目试种植草莓预计收获30000余斤,能增收130余万元。”
智能温室
为加快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发展,引导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东营区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5万亩,农村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12万亩,“农业+”融合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城南·葡乡慢境”“河畔林语”等农旅项目初见成效,蓝海逸园数字农业等项目先后落地,13家农业经营主体列入市级农业“新六产”示范主体创建名单,一个个项目的落地,保证了样板片区建设有目标、有载体、有抓手。
“新农民”培训引进配备发展要素
在牛庄镇的金丰家庭农场一角,农场经理庞增华正在组织农机修整工作,农场里6300亩田地上,小麦长势良好,在雨水的冲刷下绿意更甚。“今年的土壤条件很好,明年肯定又是个小麦丰收年!”庞增华蹲在麦田里拨弄着麦苗说。作为东营市首批职业农民,庞增华多次参加全省的新型农民创业培训班、青年农场主培训班、植保高层论坛等,视野拓宽了,粮食专业种植技术提升了,加上掌握了先进的经营管理知识,带动农场管理迈向现代化。目前,农场已发展成为山东省农业产业示范园、山东省示范家庭农场,庞增华也获评山东省乡村旅游创业之星、齐鲁乡村之星,2018年成为全国首批农民农艺师中的一员。
建立和完善农民职称制度,是加快人才制度和政策创新的一项重要举措。东营区积极实施乡土人才培育工程,出台了《东营区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认定新型职业农民82人,评选特聘农技员10人,在全省县区中率先开展职业农民中初级职称评审。全面搭建乡村人才平台,打造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5处,创建省、市级乡村振兴人才平台载体5家。同时,东营区大力支持青年人才返乡创业,为1010名创业人员提供担保贷款1.36亿元,线上线下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1239人次,注重加强市乡村振兴服务队力量统筹,引入19名省级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服务指导,为农业企业引进高层次农业专家8人。
机械化生产助力农业转型升级
美丽宜居乡村绘出新画卷
2020年以来,东营区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累计整治农村危房4404处,加快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进程,实现全部村居生活垃圾集中收运,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积极推进美丽庭院创建,90%以上常住庭院参与创建。同时,结合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全面做好人居环境整治文章,探索建立油地联席会议、文明单位与村结对共建等制度,有效推动城乡人居环境再提升。东营区在全省率先实现从“建厕”向“管厕”的转变,建立“厕污智能管护系统”,旱厕改造资源化利用项目被农业农村部等3部委选入全国典型案例。
东营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