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自然与地理 » 正文

物种故事 | 中秋沙鸭:中国国宝鸭华

发布日期:2023-03-26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朴正吉 朴龙国  浏览次数:176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中华秋沙鸭是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素有“鸟中大熊猫”之称,属国宝级动物。河岸两边的树洞是中华秋沙鸭不可或缺的生存要素。鸭妈妈溜娃,背上背一只,身后跟一队。中华秋沙鸭的胁羽上有着美丽的鱼鳞状斑纹,如祥云一般。一条七鳃鳗即将下肚。中华秋沙鸭的幸福生活——雌雄二鸭翩翩起舞。中华秋沙鸭的日常生活——凌波微步。每年3月初,长白山脚下,河

中华秋沙鸭是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素有“鸟中大熊猫”之称,属国宝级动物。

河岸两边的树洞是中华秋沙鸭不可或缺的生存要素。

鸭妈妈溜娃,背上背一只,身后跟一队。

中华秋沙鸭的胁羽上有着美丽的鱼鳞状斑纹,如祥云一般。

一条七鳃鳗即将下肚。

中华秋沙鸭的幸福生活——雌雄二鸭翩翩起舞。

中华秋沙鸭的日常生活——凌波微步。

每年3月初,长白山脚下,河流仍覆盖着冰凌。遥远的长江流域越冬地,中华秋沙鸭整装待发,它们将集体回迁北方繁殖地。

中华秋沙鸭是一种古老的鸭子,虽然它比其他雁鸭类优雅得多,可是一直以来是非常稀少而难得遇见的鸟。据文献记载,中华秋沙鸭在地球上至少繁衍生息了1000多万年,为第三纪冰川孑遗的古老物种。

可是,人类认识中华秋沙鸭,只有上百年的历史。

人类给这种鸭子命名是在1864年,最初因它的两胁体羽具有明显的鱼鳞状黑色斑纹,而将其定名为鳞胁秋沙鸭。20世纪60年代前,我国一直沿用这个名字。后来我国鸟类学家查明了长白山地区是这种鸭子的原产地,这种鸭子是我国特产鸟类之一,加之其脑后的那撮细长的冠羽,让人们想到了清朝官员帽子顶上的官翎,所以正式将它更名为中华秋沙鸭。

中华秋沙鸭是东亚特有种,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濒危物种,同时也是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素有“鸟中大熊猫”之称,属国宝级动物,其胁羽上美丽的鱼鳞状斑纹,如祥云一般。

在我国,中华秋沙鸭集中繁殖于长白山脉的松花江上游、鸭绿江上游、图们江上游,大兴安岭红花尔基等地,小兴安岭永翠河、翠峦河、南岔河、汤旺河,张广才岭山河屯、帽儿山、镜泊湖及其东部山地。在国外,中华秋沙鸭繁殖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山脉之中,以及朝鲜西部的森林河流之中。

中华秋沙鸭主要在长江流域越冬,也有的在辽东半岛沿海以及朝鲜半岛西南部、日本、韩国、缅甸、泰国和越南北部越冬。

长白山上百条溪流汇集成的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三大水系,孕育着非常丰富的水生动物,有细鳞鱼、黑龙江茴鱼、杜父鱼、各种泥鳅和七鳃鳗等。松花江上游河岸两边,生长着容易形成树洞的大青杨、榆树、钻天柳等乔木,丰富的鱼类和茂密的森林环境,使其成为中华秋沙鸭的主要繁殖区域。

中华秋沙鸭特别喜欢缓流的河湾与奔腾的急流相互交替,形成忽宽忽窄的水流,而且河流水质清澈、水上有露出的石头。在繁殖地,一条大河具备较宽的河面、丰富的食物和营巢树洞这三个条件,基本上就会有中华秋沙鸭栖息,如果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会影响它们的分布。中华秋沙鸭营巢对树洞的依赖性非常强,它甚至不需要多大的林子,只要是河岸边一棵树有适合的树洞,不管周边有多么开阔,它就会选择在这里营巢。

中华秋沙鸭嘴部细长,上下喙的两侧还长有锋利的锯齿状牙齿,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即使是杜父鱼、七鳃鳗、泥鳅等体表黏滑的鱼类,也很难逃脱。尖嘴与锐利的齿状喙,很像爬行动物的牙齿,是中华秋沙鸭在漫长进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祖先原始特征,也让它们与其他鸭子区别开来。

大部分鸭子的嘴是扁平的,像鸳鸯、绿头鸭等,可以觅食河岸边的绿草和漂浮在水面上的昆虫或浮游动物。可是中华秋沙鸭的嘴里有牙齿,它们觅食绿草就困难了,中华秋沙鸭四季都要捕食鲜活的鱼类,具有专一的食物选择特征。中华秋沙鸭除了猎食鱼类,还猎食两栖类,偶尔觅食水生昆虫。

中华秋沙鸭不是多大的鱼都能吃,因为它只能吞咽,所以不能进食超过4厘米宽的鱼。经常能在河里见到这一场景,中华秋沙鸭捕杀了一条大鱼,却因实在吞咽不下而放弃,这些死鱼就会由底栖动物如蝲蛄来消耗,有时也会由水獭或水貂来清理。

春天,许多种鱼类逆流而上前往繁殖地的时候,正是中华秋沙鸭获得充足食物以保证产卵的好时机。中华秋沙鸭喜欢叼着鱼来回游动,鱼在鸭子的嘴中摆动身体,努力挣扎着。吞咽鱼的时候,它们从鱼头开始吞,对鱼类的长度不在乎,可以吞下鱼体长20厘米至30厘米的个体。对于细长的七鳃鳗,中华秋沙鸭能够瞬间吞下。但如杜父鱼这种头部鱼鳍向两侧垂直伸长的鱼类,吞咽起来会非常困难,中华秋沙鸭要费好大劲才能将其吃进肚子里。

中华秋沙鸭还被视为检验水质的敏感指示物种。它们生活的地方,都是生态环境优良的水域。因中华秋沙鸭捕食时通常依靠敏锐的视觉,所以它们栖息的河流必须非常清澈。

中华秋沙鸭是全球性濒危物种,造成其濒危的原因可能与它们对繁殖树洞的依赖性、生来以鱼类为主食的特性,以及对水环境的挑剔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对生境的专一性是限制中华秋沙鸭种群数量的主要因素。

责任编辑:宋晰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