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统领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着眼强国复兴全局大局,系统阐释了建设农业强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攻方向、战略重点和重大举措,是党的“三农”工作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行动指南。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三农”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许多重要指示批示,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一脉相承、紧密联系,务必融会贯通领会、一体推进落实。现在,归根到底就是要准确把握农业强国的内涵要义、目标任务、建设路径,凝心聚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而努力奋斗。
第一,深刻认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这深刻阐明了农业强国的历史方位、战略定位、统领地位。历史方位,就是指明了“三农”发展进步的时代坐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但农业农村发展滞后、城乡差距大的状况还未根本改变,“三农”仍是“四化同步”最突出的短腿、民族复兴最薄弱的环节。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的二十大作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决策,这是十三个强国目标中唯一新增的,充分表明必须把“三农”摆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位置,强化举措、迎头赶上,加快补上这个最大短板,不要到最后关头再来打一场攻坚战。战略定位,就是指明了“三农”支撑大局的奋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农业保的是生命安全、生存安全,是极端重要的国家安全。农产品等初级产品供给是经济循环的基础和源头,必须始终把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扩大国内需求,“三农”可腾挪的空间、可挖掘的潜力也非常广阔。在当前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刻,应对内需不振、外需下滑的严峻挑战,必须切实稳住农业基本盘,打通城乡经济循环堵点卡点,以城乡之畅助力循环之稳、农业之强筑牢强国之基。统领地位,就是指明了“三农”工作推进的总体归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这就要求“三农”工作必须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以此为统领来推进顶层设计、政策谋划,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决心、更加系统的政策举措,有力推动这一战略部署落地见效。
第二,准确理解建设中国特色农业强国的内涵要义。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农业现代化规律,在讲话中阐明了建设什么样的农业强国、怎样建设农业强国等重大问题。我们要遵循这个指针指南,找准方向、把住要领、走对路子。要立足国情农情综合考量。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大国小农的现实起点决定了我们没法建设像美国那样的全能型农业强国,但荷兰、以色列那样的单项冠军又满足不了大国需要。我们要立足自身条件和全面现代化的战略要求,力求拿下比较综合、比较均衡的团体冠军,即不可能全都行,但也不能存在明显的短板弱项,更不能搞一俊遮百丑。要坚持“三农”问题统筹考虑。“三农”是相互交融交织的有机整体,粮食生产、产业发展的场所在农村,农业经营、乡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建设农业强国,不能就农业说农业,而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统筹谋划、五个振兴一起推进。既要加力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以农业现代化来强化物质支撑;又要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以农村现代化创造基础条件;还要聚力把农业强国建设的成果更多地体现到农民富裕富足上,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添力助力。要注重软件硬件一体推进。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这是我们建设农业强国的底蕴底气。建设农业强国,科技装备、基础设施等硬件固然重要,文化传承、精神力量也不可或缺。要弘扬优秀农耕文化中天人合一、精耕细作、用养结合等理念技艺,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农业产业体系,传承蕴含其中的文化基因、人文精神、良好道德,推进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全面提升,为农业强国建设凝心铸魂。
第三,系统把握建设农业强国的总体布局。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高度和实践维度系统部署了农业强国建设的目标任务,清晰谋定了布局步骤。一是准确把握四个重大命题的内在关系,就是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四个最核心的重大命题一脉相承,基本要义是一致的、推进过程是统一的,一定不能割裂开来、各搞一套。四者也各有侧重,是着眼不同阶段、不同维度对“三农”工作的总体概括和总体要求。农业强国着眼于战略全局的维度,对标的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更多要求夯实强国根基和增强国际竞争力,是统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战略总纲。农业农村现代化着眼于内生发展的维度,对标的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多是侧重于“三农”自身发展进步、加快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而言的,与农业强国是里外里的紧密关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着眼于历史演进的维度,对标的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多要求重视发挥乡村功能价值、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相得益彰,是由始而终贯穿农业强国建设全过程的一条主线。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着眼于水平参照的维度,对标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建成目标,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蕴要求和重要标准。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三农”工作主要就是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通过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逐步实现“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建成农业强国”两个阶段性目标。我们要准确把握这一战略部署,抓紧研究制定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细化提出未来五年、二〇三五年、本世纪中叶的目标任务,明确路线图、施工图。二是更高水平守好两条底线,就是确保粮食安全和防止规模性返贫,但对照农业强国有了更高的要求。要聚焦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地技利义”相结合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要聚焦增强脱贫群众和脱贫地区内生发展动力,多管齐下用好发展类项目、激励型补贴、技能性培训等造血手段,让脱贫群众自身鼓足志气心气底气、富口袋又富脑袋,带动农民群众整体持续较快增收,加快转变资源投入和政策帮扶重点,帮助脱贫地区加快改善发展条件、提升发展能力。三是高质量推进三大任务,就是要坚持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推进乡村产业园区化、集群化发展,健全联农带农益农机制,让农民能够更多地分享增值收益;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抓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优先建设既方便生活又促进生产的项目,争取农村面貌再有一个大的提升;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强化县乡村三级治理功能,重塑和谐共生、和而不同、和睦相处的乡村文化内核及精神风貌。四是开拓创新实施双轮驱动,就是以科技创新和农村改革为动力,支撑推动农业强国建设。要加快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种业振兴为重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突破、高素质人才为支撑的农业科技创新,尽快实现农业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要深化以稳定为前提、赋权为方向、放活为核心的农村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拓展农民财产权益的完整性、覆盖性、可及性,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为农业强国建设增活力添动能。
二、真抓实干做好2023年重点工作,扎实推动农业强国建设开局起步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推动经济运行总体回升的关键之年,做好“三农”工作、支撑保障全局大局的要求更高、任务更重。要协同推进产能提升和结构优化、成果巩固和农民增收、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等底线,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推动农业强国建设良好开局。
一是全力以赴再夺粮食丰收。着力稳口粮、稳玉米,在强化责任落实、加大政策支持上下功夫,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7亿亩以上、力争有增加,确保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力争多增产。分品种压实种植面积。继续把经国务院同意的粮食、大豆和油料生产目标明确给各省区市政府,一个品种一个品种抓好落实。抓好冬小麦田管,稳住西北地区春小麦,打牢夏粮丰收基础。水稻重点是在双季稻、再生稻上挖潜力,加快推进集中育秧中心建设,“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的地区要筛选推广一批再生稻主推品种,力争多打一季粮。北方农牧交错带和西南地区要努力多种一些玉米。分环节挖掘增产潜力。以大豆、玉米为重点,启动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提升工程。示范推广一批高产优质耐密品种,集成配套运用高产增产技术模式,开展粮油作物整县整建制高产创建,继续抓好机收减损,力争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有明显提升。分类型健全防灾减灾机制。加密旱涝灾害和病虫害监测预报,加强设施和物资储备,提前组建应急服务队,抓好小麦“一喷三防”、秋粮“一喷多促”等关键措施落实,努力防在前、救得快。分主体调动种粮积极性。搞好政策宣传解读,稳定农户种粮预期,加大力度鼓励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种粮、种好粮。
二是持续用力扩种大豆油料。今年扩种大豆和油料一千万亩以上,大豆油料单产提高一个点、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高一个点。统筹安排好粮豆棉豆轮作。东北、黄淮海等地区用好轮作补助等资金,合理确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标准,拓展大豆保险试点范围,想方设法稳住净作面积,新疆次宜棉区推广棉豆轮作,力争全国净作大豆面积再扩二百五十万亩左右。进一步扩大适宜地区带状复合种植。在去年示范面积基础上,在西南、黄淮海和长江流域再扩种五百万亩。要筛选推广一批适宜品种,改造研发适用机具,加强农技人员、农机手和种植主体培训,有针对性地解决好品种适应性、农机配套性、施药兼容性等关键问题。多油并举扩面积增产量。抓好南方地区油菜冬春田管,及时追肥、促弱转壮,继续发展花生和向日葵、胡麻、芝麻等特色油料生产。
三是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我们的耕地就那么多,良田好土要优先保粮食,满足肉蛋奶、果菜鱼等多样化需求,必须也只有从设施农业上挖潜力、想办法,提高农业产出效率、拓展农业生产可能性边界。抓好布局优化。出台设施农业发展指导意见,制定配套建设规划,合理布局好新建扩建与改造提升。设施老旧落后的有计划地进行改造提升,占用耕地较多的适度向山地、戈壁、滩涂、盐碱地等非耕地转移,大中城市“菜篮子”产品自给率偏低的,加快建设一批现代化的种养设施。抓好示范基地建设。启动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聚焦蔬菜、猪禽、奶牛、鱼虾等重点品种,高水平建设一批日光温室、标准化养殖场、海洋牧场等标杆,分层级打造一批示范基地,创建一批智慧农业先行区,以点带面逐步推开。抓好投融资模式创新。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吸引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通过发行专项债、政策性金融、贷款贴息等方式拓宽资金渠道,更多采取打包打捆、规模承建、企业运营等新模式新机制加快建设。同时,继续完善生猪产能调控机制,统筹抓好肉蛋奶、果菜鱼等生产和质量安全监管,努力做到量足价稳质优。
四是下大力气强化耕地建设与保护。耕地是粮食生产之根之基,要按照保数量、提质量、管用途的思路,持续盯紧抓实。主动配合划实补足永久基本农田。主动配合自然资源部门,推动应划尽划、划优划足,落到具体地块、上图入库,加强补充耕地质量管理。谋划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研究制定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实施方案,统筹安排5.46亿亩新建和8亿亩改造提升任务,分区域、分类型明确任务布局和时序安排,今年新建四千五百万亩、改造提升三千五百万亩。要对照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缺什么、补什么,针对性补上灌溉排水、地力提升等短板,健全长效管护机制。这一轮务必干一块成一块,该拿的钱要拿到位。务实推进耕地种植用途管控。选择一批代表性强、工作基础较好的县市开展试点,做好种植现状调查,通过巡查、遥感等开展动态监测,坚决遏制新增问题,探索建立耕地种植用途管控的法律、政策、技术体系。
五是加力推进技术装备研发应用。粮食产能上新台阶、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都必须把科技创新作为破难题、闯难关的重器利器,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举措来抓。系统集成加快急需技术攻关。针对产业急需的重大品种技术,用好种业振兴行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三大抓手,全力整合农田、良种、农机、农艺等优势科研资源,组织各个学科、各个方面、各个层级的科研力量联合开展大兵团作战,推进各种单项技术集成组装、优势互补,争取高产高油大豆、短生育期油菜、丘陵山区适用机械等短板技术能够尽快取得突破。配套组合推动科研成果落地。研究建立真正管用能用的农业技术集成创新平台,打通技术研发应用全环节,让研发者知道市场需要什么,生产者知道科学家手里有什么成果,促进前端研发、中端熟化、后端推广一体发力。指导各地围绕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需求,搞好技术组合配套、适应性优化和适配性熟化,形成综合解决方案。
六是激发内生动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采取针对性措施,坚决守牢守好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抓细监测帮扶兜住底。进一步健全标准适宜、识别快速、措施精准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分层分类及时帮扶,实现“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问题动态清零。对有劳动能力、有意愿的,以开发式帮扶为主;对需要兜底帮扶的,做好与低保等政策衔接。聚焦产业就业促发展。把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提高到60%以上,引进培育一批效益高、可持续、群众能尽可能多参与的富民产业,推进帮扶产业腾笼换鸟、提质增效。就业上,要组织东部地区发达县与脱贫县开展携手促振兴行动,带动脱贫县更多承接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做好务工指导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确保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规模稳定在三千万人以上。
七是多措并举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拿出长短结合、务实管用的硬措施,广辟增收渠道,确保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增强产业带动能力。吃透习近平总书记讲的“土特产”这三个字,全面实施产业提升行动,立足本地区资源特色和发展潜力,优中选优细化提出若干具体、适合本地发展的重点产品产业,集中资源力量支持做优做强,形成一批跨县成链的优势产业集群、独具特色的产业园、产业强镇和一村一品。要紧盯带动增收这个乡村产业发展的根本所在,引导企业与农民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拓展农民就地就近就业空间。顺应农民更多在县域内就业这一趋势,出台用好税费减免、专项补贴、金融贷款等优惠政策,吸引优质企业到县域发展,提高县域就业容量。把返乡入乡创业作为重要抓手,建好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和孵化实训基地,协调创设更加务实管用的人才支持政策,推动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积极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推行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多种模式,探索村村抱团发展、村企村社联动发展、职业经理人入村共赢发展等多种形式,提高收入和服务带动能力。要用足用好社会资本这支重要力量,既要干好“修跑道、定规则、救伤员”等政府的本分,优化农村营商环境,也要抓紧建立完善规范资本下乡的监管机制,划出底线红线,筑起必要的防火墙。
八是加快发展生态低碳农业。这是一项需要持续推进的长期任务,重点要在提升工作的系统性上下功夫,集成资源要素破解一批农业绿色转型的结构性困难、根源性问题。着力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以两个“三品一标”为抓手,供给更多绿色、有机和名特优新产品。深入实施新修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快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达标合格证、追溯目录管理等制度,实施良好农业规范,引领推进标准化生产。紧盯豇豆、韭菜等重点品种,开展突出问题攻坚整治,严打禁用药物使用。坚持不懈抓好长江十年禁渔。加快实施“亮江工程”,配齐配强现代化设施、信息化装备,健全多部门协同、跨区域联动、常态化执法的长效机制。加密退捕渔民安置保障状况跟踪监测,持续帮扶救助,坚决消除零就业家庭、防止致贫返贫。抓好黄河等重要水域资源养护,防治外来物种侵害。集成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整合节水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秸秆农膜综合治理等项目资金,依托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等,探索建立整县全要素全链条综合防治的工作机制。加快构建农户内部小循环、种养产业中循环、社会层面大循环协调互促的农业循环体系,推广生态种养模式,推动绿色加工物流、废弃物回收利用等产业集成发展。
九是找准落点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找出一些实实在在的抓手载体,在持续改善乡村宜居宜业条件的同时,把“和”的理念落实到乡村建设治理各项工作中。强化协调形成乡村建设合力。以“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为牵引,聚焦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和人居环境舒适度,细化乡村建设行动各专项推进方案,推动各类项目协调布局、集中建设、逐村推进。用好县级项目库这个抓手,优先补上产业路资源路旅游路、通村组路、仓储冷链等设施短板。突出重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继续推进西部地区和高寒干旱地区农村卫生厕所建设改造,更多在怎么管好用好上发力用力。紧盯厕所粪污收集消纳这个重点,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引入市场主体、村民自建政府补助等多种方式,建立健全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体系。把农村改厕和生活污水处理统筹起来推进,因地制宜探索集中处理、管网截污、分散处置、生态治污等技术模式,力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有显著提升。整合载体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立足现有网格,把积分制、清单制等行之有效的抓手整合起来,把各部门的力量统筹起来,配套数字信息等现代化手段,推进乡村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持续建强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把乡村治理的法治这一手强起来。顺应需求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从农民的需要出发、从农民的喜好着手,用好农民丰收节、“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等平台,结合文明村镇创建等活动,增加富有农耕农趣农味、体现和谐和顺和美的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通过村规民约等硬性约束和集体婚礼等示范举措,狠刹歪风邪气,努力成风化俗。
十是积极稳妥深化农村改革。重点是稳步推进二轮土地延包试点,将试点范围覆盖到除西藏、贵州外的所有地区。坚持大稳定、小调整,结合实际稳妥有序推进。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探索逐步解决承包地细碎化问题。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两项试点。鼓励更多通过租赁方式放活宅基地和房屋使用权,租赁期限最长不超过二十年。允许把宅基地转让范围扩大到县域内符合条件的其他集体组织成员。开展乱占耕地建房住宅类房屋专项整治试点,全面摸清问题房屋底数,熟悉掌握处置政策,把好法律法规关、公平公正关、道德风险关,确保顺利推进。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中心,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大力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引导小农户发展为家庭农场,支持以家庭农场为主要成员组建农民合作社,推动合作社根据发展需要办企业。同时,推动高水平农业对外开放。再认定一批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办好国际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大会等活动,在全球粮农治理中发出更多更响亮的中国声音。
三、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能力水平
面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任务,“三农”系统肩负的使命任务之重、面临的风险挑战之多、对本领作风的要求之高都是前所未有的,必须下大力气建设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有领导农业强国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
一要坚持不懈学懂弄通做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系统的首要政治任务。要组织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教育培训,持续将学习贯彻引向深入。要立足全局大局深刻理解把握。原原本本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反复揣摩,对“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了然于胸,对“国之大者”牢记于心。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专章布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此外还有很多部署虽然没有直接点到“三农”,但像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等方面的工作,我们要对号入座的也不少。各地要结合实际全面梳理重点工作,找准“三农”领域服务经济社会大局的着力点。要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学深悟透。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又对“三农”工作作出一系列新的重大论断、重大部署。要逐字逐句深学细悟、逐层逐级传达到位。持续在全系统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大学习,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中央的决策部署准确传达到基层,确保扎扎实实落到位。
二要增强建设农业强国的本领能力。建设农业强国,对“三农”干部的本领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尤其是换届后,有不少领导干部是从别的口转过来的,要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帮助他们尽快了解情况、熟悉政策、提升本领。要增强系统把握驾驭“三农”工作的能力。“三农”工作有很多“弯弯绕”,与城市和工业有很大不同,绝对不能用单一、线性、平面的思维来认识看待。“三农”干部要首先当好学生,学习农业知识、掌握农村情况、懂得农民心思,用全面、立体、多元的思维方式来考虑问题、设计政策、推动工作。要增强推动落实破解多难问题的能力。现在,“三农”面临的很多都是两难多难问题。像耕地种植用途管控,道理上是为了粮食安全,情理上涉及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法理上还缺乏处罚的法律依据,非常考验“三农”干部的智慧和水平。类似这样的多难问题,既要增强斗争精神,更要增强斗争本领,找出难点卡点,寻求破解办法。要增强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能力。建设农业强国,必须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要发挥好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作用,推动将“三农”工作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题,推动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加。各级党委农办、农业农村部门、乡村振兴局要加强协调沟通,推动出台更多真金白银的支持政策,引导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农村。
三要与时俱进改进提升工作方法。立足新时代新征程的更高要求、更多挑战,需要加快提升工作水平,持续改进工作作风,跟上时代步伐和事业需要。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把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想在前头、想深想透,既坚持不懈抓好渔业、农机安全生产等传统风险防范,对舆情炒作、生物安全等新型风险也要有防范的预案、应对的措施,下好保安全、防风险的先手棋。要强化依法行政思维。切实树牢法治思维,主动学习运用法律知识,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处理矛盾纠纷的意识本领。要锻造改革创新精神。“三农”系统上下都要对新生事物保持积极心态、探索热情,重视新技术新模式的发现和应用,发挥好农村改革试验区等集成示范作用,研究建立把创新火花尽快转化为创新举措的载体平台,通过改革创新做更多增量文章。要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始终牢记“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根本要求,坚持从农民需要、农村实际出发,多到基层调查研究,多听取农民群众意见,瞄准农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抓实事、务实功、求实效。
(作者系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
责任编辑:赵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