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自然与地理 » 正文

黄裙竹荪:身着黄裙 林中“仙子”

发布日期:2023-03-07  来源:菌物学报  作者:吴芳 戴玉成  浏览次数:848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黄裙竹荪又被称为“黄裙仙子”、纯黄竹荪。幼期卵形至近球形,叫菌蕾,俗称“竹荪蛋”。菌蕾高4厘米至5厘米,直径3厘米至4厘米,外表面呈土灰色至灰褐色。在适宜的温湿度和阳光下,菌蕾内部的菌柄迅速向上伸长,菌盖破蕾而出。随后,菌盖下方不起眼且皱巴巴的菌裙缓慢伸展,最终展露出了绚丽诱人的橘黄色至黄色长裙。菌盖表面的凹坑内有黏稠、有臭味的橄榄褐色孢

黄裙竹荪又被称为“黄裙仙子”、纯黄竹荪。幼期卵形至近球形,叫菌蕾,俗称“竹荪蛋”。菌蕾高4厘米至5厘米,直径3厘米至4厘米,外表面呈土灰色至灰褐色。在适宜的温湿度和阳光下,菌蕾内部的菌柄迅速向上伸长,菌盖破蕾而出。随后,菌盖下方不起眼且皱巴巴的菌裙缓慢伸展,最终展露出了绚丽诱人的橘黄色至黄色长裙。菌盖表面的凹坑内有黏稠、有臭味的橄榄褐色孢体,孢体中是无数繁衍后代的孢子。臭味吸引苍蝇等昆虫取食孢子,孢子被昆虫消化排泄后,方可萌发繁殖。

黄裙竹荪主要散生或群生于深山中的竹林地下,偶尔也生长在阔叶树林下,其生长期非常短,展裙时间只有2天至3天,很快就会腐烂,堪比昙花一现。

下图中的黄裙竹荪是在浙江省杭州市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调查时,发现于杭州市富阳区黄公望森林公园的林地里,正处于“黄裙仙子”最具“仙气”的时候,说明黄公望森林公园生态环境质量非常高。

黄裙竹荪

竹荪的种类有很多,有的可以食用,是著名山珍和名贵菜肴,曾经的皇家菜肴如今已经走上百姓餐桌。有好几种竹荪都实现了人工栽培,如红托竹荪可以食用,已经可以人工栽培。下图是野生的红托竹荪,发现于浙江省丽水市。

野生红托竹荪

责任编辑:宋晰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