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裙竹荪又被称为“黄裙仙子”、纯黄竹荪。幼期卵形至近球形,叫菌蕾,俗称“竹荪蛋”。菌蕾高4厘米至5厘米,直径3厘米至4厘米,外表面呈土灰色至灰褐色。在适宜的温湿度和阳光下,菌蕾内部的菌柄迅速向上伸长,菌盖破蕾而出。随后,菌盖下方不起眼且皱巴巴的菌裙缓慢伸展,最终展露出了绚丽诱人的橘黄色至黄色长裙。菌盖表面的凹坑内有黏稠、有臭味的橄榄褐色孢体,孢体中是无数繁衍后代的孢子。臭味吸引苍蝇等昆虫取食孢子,孢子被昆虫消化排泄后,方可萌发繁殖。
黄裙竹荪主要散生或群生于深山中的竹林地下,偶尔也生长在阔叶树林下,其生长期非常短,展裙时间只有2天至3天,很快就会腐烂,堪比昙花一现。
下图中的黄裙竹荪是在浙江省杭州市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调查时,发现于杭州市富阳区黄公望森林公园的林地里,正处于“黄裙仙子”最具“仙气”的时候,说明黄公望森林公园生态环境质量非常高。
黄裙竹荪
竹荪的种类有很多,有的可以食用,是著名山珍和名贵菜肴,曾经的皇家菜肴如今已经走上百姓餐桌。有好几种竹荪都实现了人工栽培,如红托竹荪可以食用,已经可以人工栽培。下图是野生的红托竹荪,发现于浙江省丽水市。
野生红托竹荪
责任编辑:宋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