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策法规 » 理论与实践 » 正文

奋力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3-02-28  来源:《前线》杂志  作者:夏杰长  浏览次数:1248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在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正确认识实体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实体经济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补齐实体经济发展短板,探寻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和实践路径,对我们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壮大实体经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实体经济是社会生产力的直接体现,是现代经济运行

在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正确认识实体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实体经济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补齐实体经济发展短板,探寻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和实践路径,对我们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

壮大实体经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实体经济是社会生产力的直接体现,是现代经济运行的根基,更是人类社会生产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支撑。马克思尽管没有明确地提出“实体经济”的概念,但其从价值论角度的论述,实际上阐释了实体经济的深刻内涵。马克思认为,人们“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由此,我们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的逻辑出发,把实体经济界定为基于自然物质材料的生产和基于价值实体的生产关系而形成的总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多次强调要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聚集。在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振兴实体经济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向振兴实体经济发力、聚力。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我们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我国经济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如何高质量发展实体经济提出了方向指导和根本遵循。

当前,中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用科学技术去全面改造我们生产生存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条件。这对基于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基于价值实体的生产关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是要有一个强大的实体经济来做坚强支撑。没有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所提供的物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无从提起。只有实体经济壮大发展了,才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丰富的生产资料和生活消费品。从这个角度来说,壮大实体经济不仅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自身也是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实践和发达国家工业化经验表明,实体经济是现代经济运行的根基,是赢得国际经济竞争主动权的重要保障,这就昭示我们任何时候都要把高质量发展实体经济放到最优先的位置。

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突出短板不容忽视

经过改革开放40余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规模已经跃居世界第二,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入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绩,尤其是作为实体经济核心的制造业更是发展迅速。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6.98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2.5%提高到近30%,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但是,在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卡脖子”现象依然存在。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根基,需要高度重视当前实体经济发展存在的关键短板。

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现象依然存在。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和强国之基,经过改革开放40余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和成熟的产业配套。但是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如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技术、航空发动机、半导体芯片、工业母机和数字软硬件等领域的短板还较为明显。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重塑的大背景下,这些短板很容易成为制约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和自主可控的因素,继而给我国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带动效应尚未完全发挥。在现代产业发展规律的支配下,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提升以及制造业占比的下降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全球主要的发达经济体,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普遍高于制造业。这主要是因为,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具有专业性强、创新活跃、产业融合度高和带动作用显著的特点。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向农业和制造业提供中间投入,成为加速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环节。但是,根据世界投入产出表的测算,我国的两业融合度指数仍然偏低,两业融合的生产体系尚未完全成形,这导致服务业对实体经济的融合拉动效应没有充分发挥。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比重不够协调。实体经济是创造财富的根源所在,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必须有虚拟经济部门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但不能脱离实体经济需要单枪匹马去发展虚拟经济或者追求虚拟经济的自我循环。从全球来看,虚拟经济过度发展引发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不胜枚举。一方面,资本脱离实体经济体内循环,会放大金融体系的风险敞口,引致金融危机或金融海啸;另一方面,房地产行业的粗放式发展,导致资源过度向房地产行业集中,扭转资源配置宏观效率,甚至产生不良财富示范效应,危害经济社会发展秩序。

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壮大实体经济,不仅是构建我国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环节,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支撑。面向未来,必须选准走好实现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路径。

高度重视发展先进制造业。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发展实体经济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制造业的核心地位,推动生产要素向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聚集。在国家层面,构建以基础科技研发为主线的“卡脖子”技术攻关制度,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尽快在软件开发、工业母机、芯片制造、生物医药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突破。建立科技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有序衔接和高效运转的国家科技创新和制造业支撑体系。进一步优化财税金融和人才体制,支持各地的工业园、孵化器和加速器创新发展,打造“技术—工厂—市场”的科技转换机制。充分挖掘高校的科研潜力,在全国高等院校较为集中、交通优势明显、工业制造业基础较好、与国际消费市场联系密切的地区,打造几个全球领先的先进制造业中心。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形成一批行业龙头和标杆企业,充分发挥先进制造业中心的集聚优势和行业龙头标杆企业的乘数效应,不断夯实我国实体经济的根基。

充分释放服务业的融合效应。既要高度重视制造业的基础地位,也不能忽视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融合拉动效应。要在保持三次产业比重基本稳定的基础上,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尤其是通过推动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型制造,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发挥放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融合拉动效应。随着商业模式的创新和技术的进步,三次产业之间的物理界限已经日益模糊,服务业与制造业和农业之间的跨界融合日益普遍,而制造业和农业也通过与服务业的高效融合,提升了生产流通的效应,降低了生产、储存和物流成本,大大改善了整个生产端的生产效率,也带来更好的消费者体验。从而推动整个生产和供给曲线向更高水平的均衡移动,继而壮大实体经济。

抓住数字技术这一关键变量。人类社会正在进入数字时代。在技术层面,数字技术已然成为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变革的主导力量,借助于先进的算法和数字平台,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得到了重构;在经济领域,基于数字技术的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持续攀升,而数字经济所带来的对全球既有经贸规则的冲击,已经引起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高度关注。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跟紧数字技术变革这一时代趋势,是我国实现快速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和推动全球经贸规则变革的关键抓手。一方面,要下大力气攻克与数字技术和应用密切相关的半导体芯片等技术难关,确保核心技术不受制于人,同时也要保护算法和高度关注数字主权;另一方面,要鼓励国民经济三次产业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通过数字化赋能,不断挖掘三次产业的发展效能。再一方面,要积极关注全球新一轮数字经贸规则的博弈动态,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一系列多边和双边合作机制,构建更有利于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国际规则体系。

更大力度对外开放和融入全球市场。当前我国正处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时期,而实体经济正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载体。这需要我们在扩大内需、畅通国内流通机制的基础上,更好融入全球市场,而这恰好就是实体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两翼。要通过继续深化对内改革,有效拉动内需,消除国内市场中不利于生产要素和产品流动的体制机制,从而赋予实体经济更多的内生动力。而更好的全球市场则有利于我们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国内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更为重要的要素和市场。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跃升,更好地融入国际市场,实际上也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一是适当扩大进口,发挥好超级市场对全球经济主体的吸引力,尤其是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后疫情时代,我国巨大市场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步显现;其二是继续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不断提升中国经济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这本身也是提升实体经济发展能力的重要渠道。

优化有利于实体经济优先发展的政策体系。实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财税金融人才政策的支持,壮大实体经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持续优化并动态调整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配套政策。金融作为实体经济的血脉,应该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天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必须坚持这一基本原则。在当前我国的融资体系中,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体系依然是市场主体主要的融资来源。因此,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重点和关键都在银行。对此,需要鼓励商业银行创新产品设计,参与市场竞争,建立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的监管原则,加大对脱实向虚和资金体内空转套利行为的查处力度,真正把金融活水引向实体经济,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还离不开财政政策,在当前环境下,尤其要保市场主体。比如,对于贡献了国民经济50%以上税收的民营企业来说,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民营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完善和强化“六稳”举措。最后,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离不开高质量发展的人力资本做支撑,要弘扬工匠精神,通过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体系,培育高素质的工程师队伍,优化人力资本行业的配置结构,引导人才流向实体经济,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从而不断增强实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朱蕾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