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大领域”,助力高质量发展
聚焦农业领域,助力发展现代农业。对农业新品种、新设施、新装备等科研成果,在申请专利保护的同时申请版权保护,为科研成果上了“双保险”,保护了农民的创新积极性。突出加强对特色农产品的品牌保护,构建起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全产业链版权保护体系,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仅郭牌农业一家企业就登记版权130多件,郭牌西瓜每斤卖到30元,年销售收入1.5亿元。
聚焦工业领域,助力发展新型工业。探索对工业设计进行版权登记,保护工业创新创意成果。街景科技公司是一家移动商业场景规划设计和产品制造企业,它的产品设计虽然申请了专利保护但仍然被其他厂家抄袭模仿,维权成本高、难度大。版权登记时间短、维权成本低。为此,寒亭区主动上门服务,为其产品设计登记版权,及时跟上保护,使其放心大胆地创新。目前,已登记版权作品近1000件。
聚焦文化领域,助力保护乡村文化。民间艺人版权意识淡薄,长期以来对侵权盗版习以为常,自身权益受到很大损害。针对此现象,寒亭区指导作者在作品完成后首先进行版权登记,再上市销售,给作品贴上“护身符”,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目前,风筝、年画等民间艺术品登记的版权作品已达800余件,风筝、年画每年以新产品占总数60%的创意速度开发上市,年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
聚焦“一个目标”,强化版权创造运用
围绕提升版权在乡村振兴中的贡献率这个核心目标,着力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加快高端平台建设,提升版权的创造能力。高端平台是创造版权的载体,寒亭区先后搭建起了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国际院士谷等一批创新载体,面向全球招纳知名院士、专家、学者入驻,打造国际一流的科研创新高地。目前,已聚集科研成果400余项,有力地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做大做强重点版权产业。把重点项目作为提高版权在乡村振兴中贡献率的重要抓手,全力以赴推进,建设了高端食品产业园、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一批重点园区。其中,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重点发展潍县萝卜、固堤西瓜两大主导产业,两大主导产业登记的版权作品已超过300件,成为农业领域重要的版权产业,年销售额突破2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
聚焦“三个一批”,培育乡村版权典型
国家级传承人张效东
培育一批乡村版权示范带头人。加强对企业负责人、创意设计师、民间艺人等群体的引导,助其提升版权创造、运用能力,培育起了以国家级传承人杨洛书为代表的木版年画、以国家级传承人张效东为代表的风筝、以“西瓜大王”郭洪泽为代表的寒亭西瓜版权示范带头人。
创建一批乡村版权示范单位。从乡村企业、学校等单位中筛选版权工作成绩突出的,指导其创建版权示范单位。目前,寒亭全区已有11个单位创建为省、市级版权示范单位,潍坊郭牌农业科技公司是全省首家获得“山东省版权示范单位”称号的农业企业。对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版权示范单位的,分别给予3万元、1万元和5000元的奖励。
打造一批乡村版权示范街村。立足各街村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一批各具版权特色、富有创新活力的“乡村版权示范街村”。目前,已打造出了以寒亭西瓜为重点的固堤街道、以潍县萝卜为重点的河滩社区、以风筝年画为重点的西杨家埠村等6个版权示范街村。
聚焦“四个到位”,构建乡村版权工作机制
西杨家埠村版权工作站
工作机构到位。在区、街道、重点村庄(企业)设立了版权工作站,构建起区、街、村三级版权工作体系。其中,西杨家埠村版权工作站是全国首家村级版权工作站。民间艺术品备案鉴定中心已备案版权作品2000余件,为维权和执法提供了有力依据。
宣传培训到位。充分利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等节会开展版权“五进”活动,举办版权知识培训班,拍摄版权公益微电影《斧》,营造了浓厚的版权工作氛围。
版权服务到位。版权工作站为群众免费提供版权登记、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服务,指导著作权人通过网络自行上传登记资料,足不出户办理版权登记,极大地方便了群众。成立全国第一家木版年画保护协会,倾力为会员搞好版权服务。
执法监管到位。组织执法人员经常深入乡村进行执法检查,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对民事纠纷案件,引导权益受害人到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途径定分止争,建立起了行政、协会、司法三位一体的版权保护体系。近年来,寒亭全区累计办结版权案件20余件,全区版权环境显著改善。
潍坊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