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牢牢把握以信息化数字化驱动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使命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信息化发展大势和国内国际大局,系统回答了事关网信事业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内涵丰富、科学系统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深刻阐明了信息化数字化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战略性、引领性作用,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以信息化数字化驱动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是顺应信息革命潮流的战略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当今时代,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我们一定要抓住先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当前,信息化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方兴未艾,创新性、渗透性、辐射带动性日益凸显,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引发新变革、创造新机遇,加快信息化发展、推动数字化转型成为抢占先机、赢得未来的必然选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站在把握信息时代新机遇、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高度,切实增强“现代化建设、信息化先行”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加快推进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努力抢占发展制高点、赢得战略主动权。
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主动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各大国均把信息化作为国家战略重点和优先发展方向”,“能不能适应和引领互联网发展,成为决定大国兴衰的一个关键”。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在这场大变局中,数字技术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重构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数字领域成为大国竞争的最前沿和新赛场。面对新的战略环境,只有聚焦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快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带动突破信息领域核心技术、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等关键“卡脖子”问题,不断提升信息化数字化发展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数字经济、数字技术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市场主体融合、优化产业组织模式、畅通国内外经济循环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各项重点任务落实,持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以信息化数字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助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基础。
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是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网信事业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当前,互联网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我国是全球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形成了全球最为庞大、生机勃勃的数字社会。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区域、城乡、群体、行业间数字化发展还不平衡,数据要素价值尚未充分释放,数字经济普惠化还需提升,数字公共服务广度深度有待拓展,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领域问题仍然突出,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作为构筑人民高品质美好生活的重要举措,加快弥合数字鸿沟,深化数字便民惠民,完善数字治理规则,让亿万人民共享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成果。
二、充分认识新时代信息化数字化发展的显著成就,切实增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信心决心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指引下,历经新时代十年的不懈奋斗,我国信息化数字化发展加快推进,信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取得重要进展,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全球领先,信息技术产业竞争力日益增强,信息化数字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方位赋能作用更加显著,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立足自主创新,核心技术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信息技术是全球技术创新的竞争高地。新时代十年,我国信息领域科技创新取得历史性突破,以集成电路、基础软件、云服务为代表的核心技术产业体系快速发展,部分领域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在集成电路领域,2021年全行业销售额首次突破万亿元,2018—2021年复合增长率为17%,为同期全球增速3倍。长三角、京津环渤海、珠三角、中西部等产业集聚区蓬勃发展,形成覆盖计算、存储、通信、功率、接口等较为完整的产品体系,高端芯片形成一定自给能力。在基础软件领域,计算机、服务器、移动终端等领域涌现出一批骨干企业,国产操作系统在重点行业及消费领域替代步伐加快,数据库、工业软件取得长足进步,开源社区初步形成自主演进能力。在电子信息制造领域,以服务器、个人计算机、手机为代表的整机产能位居世界前列,产业规模全球第一。在新兴市场领域,云计算产业规模近10年平均增速超30%,2021年达3229亿元,同比增长54.4%,阿里、腾讯、华为3家企业进入全球前6位,全球市场占比已达17%。
着眼泛在普及,数字基础设施实现新跃升。先进的数字基础设施是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坚实底座。新时代十年,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性能优越的数字基础设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推进,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网络,网络接入带宽实现从十兆到百兆再到千兆的量级跃升。全国行政村、脱贫村通宽带率达100%,历史性实现全国行政村“村村通宽带”,千兆光网已通达全国所有城市地区,宽带网络平均下载速率提高近40倍。移动通信实现跨越式发展,建成全球规模最大5G网络和移动物联网网络,实现从“3G突破”“4G同步”到“5G引领”,网络质量达到甚至优于发达国家水平。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取得显著进展,申请分配地址数量位居全球第二,活跃用户数达7.18亿。服务化网络架构、统一空口架构、极化码、大规模天线等多项技术进入5G国际标准,为全球移动通信发展贡献中国智慧。算力基础设施不断夯实,“东数西算”工程深入实施,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590万标准机架,服务器规模近2000万台,算力总规模居全球领先水平。
赋能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打造新亮点。数字经济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新时代十年,我国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协同发展全面推进,数字经济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支撑作用日益凸显。数字经济规模全球领先。2012年至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45.5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7%,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21.6%提升至39.8%。数字产业发展量质齐升。2012年至2021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从7万亿元增长至14.1万亿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1.6%,2021年利润总额达到1.2万亿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业务收入从2.5万亿元增长至9.5万亿元,增长2.8倍。2021年,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营收达1.61万亿元,同比增长9.89%。数字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手机、彩电、计算机、可穿戴设备等终端产品性能持续升级,国内多条全球最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投产,全柔性AMOLED面板批量出货,8K超高清、窄边框、全面屏、折叠屏、透明屏等多款产品全球首发。行业数字化应用亮点纷呈。实施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5G行业虚拟专网数量已超过1万张,应用覆盖国民经济40个大类。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网络、平台、安全体系以及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基本建成,产业规模迈过万亿元大关。
聚焦便民惠民,信息化服务迈上新台阶。增进人民福祉是信息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新时代十年,我国信息化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大幅提升,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建设成效显著,推动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网络服务加速普及。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51亿,相比2012年增长了86%,互联网普及率从42.1%提高到74.4%。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100%,远程医疗区县覆盖率超过90%。网络扶贫行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数字乡村建设稳步推进,数字化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城乡居民。数字政务效能显著增强。我国在线政务服务水平进入全球领先行列,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整体上线,实名注册用户超过10亿人,总使用量超过620亿次,90%的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实现网上受理和“最多跑一次”,平均承诺时限压缩一半以上,群众办事更加便捷高效。数字抗疫成效明显。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数字技术应用在疫情防控、监测分析、病毒溯源、物资调配、复工复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线办公、在线教育、远程医疗、智能化生产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为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奋力开拓新时代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新局面
当前,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接续推进中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将信息化数字化发展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各方面,强化系统观念,加强整体布局,狠抓工作落实,以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新成效助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坚持自立自强,加快核心技术体系化突破。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要求,着力优化顶层设计,面向感知、传输、计算、芯片、软件等技术领域,开展信息领域核心关键技术体系化布局,以体系化优势弥补单点弱势。着力补齐技术短板,重点推进集成电路、基础软件、工业软件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加快改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着力发挥规模市场优势,推动跨层资源整合,构建内生协同、内外联动的自主产业生态,提高国际竞争力。着力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聚资源要素,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发力,将市场优势转化为技术优势、产业优势。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结合,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高水平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信息领域技术、产业、标准和规则影响力。
坚持提质增效,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数字基础设施布局,打造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促进各类设施协调发展,推进5G网络与千兆光网协同建设,深化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打通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大动脉”。塑造竞争新优势,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立完善算网调度机制,促进算力互补和协同联动,适度超前部署6G愿景需求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加快星地融合技术攻关。加强应用牵引和场景驱动,加快推动物联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应用,推进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提升政务、金融、交通、能源、电力等行业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
坚持融合发展,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要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转型,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培育壮大数字产业生态,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通信设备、智能硬件和基础软件,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支持东中西部探索各具特色的数字经济发展路径。坚持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两手抓、两手硬,健全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主动参与数字经济国际治理,积极推动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打造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坚持协同转型,加快数字生态文明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要大力推广数字化绿色生产方式,推动数字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加强数字基础设施绿色化改造升级,积极推动绿色低碳新技术和节能设备广泛使用,促进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数字技术赋能传统行业绿色化转型,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技术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全面普及数字化绿色生活方式,推进远程办公、在线会议、公共出行、绿色消费的广泛应用,积极探索多元参与、可持续的碳普惠机制。着力提升数字化绿色环境治理能力,优化完善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网络和监管体系,更好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
坚持普惠共享,大力提高数字公共服务水平。以数字技术赋能公共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数据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发展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务,深入推进数字化改革,强化制度规则创新,推动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不断提高“跨省通办”“一网通办”水平。构建普惠便捷的数字社会,运用数字技术扩大服务供给、优化供需匹配,大力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行动,发展数字健康,优化数字社保、就业和人力资源服务,增强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着力弥合“数字鸿沟”,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加快5G、千兆光网向乡村延伸普及,提升欠发达地区网络服务能力,加强服务应用适老化与无障碍改造,深入实施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行动,让数字化发展成果更好造福社会、造福人民。强化数据安全防护,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有力维护网民合法权益。
(作者系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
责任编辑:杨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