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庆锋在野外工作现场
作为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中心的一名项目负责人,解庆锋参加工作以来,连续20年奔走在田间地头开展农业地质调查、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为“中原粮仓”建设“绿色粮仓”摸清了土壤家底。
扎根“三农”20年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能学以致用,为乡村振兴做点事情,我发自内心地觉得有奔头、有干劲!”出生于河南省平舆县的解庆锋从事地质工作后,经常思考如何发挥地质工作的先导先行作用,助推农业农村发展。
2003年,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与河南省政府部署,河南省地质调查院承担了该省的农业地质调查工作。他积极争取参与其中,从此一头扎进乡村田野。
“此次地质调查查明河南省97%的耕地都是绿色耕地,证明了‘中原粮仓’是‘绿色粮仓’,是中国老百姓坚实、安全的‘饭碗’。”解庆锋坚定地说,“2020年,随着南阳盆地河南工作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项目的完成,我和同事们一起填补了河南省农耕区农业地质调查最后的空白,实现了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地质调查全覆盖。”
这些工作的开展,为河南省进一步研究粮食核心区耕地土壤环境、开展全域性地球化学基础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坚守一线不畏难
2017年,河南省地质调查院被明确为河南省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样品采集制备流转牵头实施单位。
河南是农业大省,耕地面积超过1.1亿亩。海量的工作任务,对项目组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凭借多年来深耕农业地质的技术优势,解庆锋负责河南省的点位布设工作,并全程参与了样品采集和成果集成。克服任务多、时间紧等困难,他与项目组成员一起加班加点,出色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由于工作成绩突出,2020年7月,解庆锋被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联合授予“全国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表现突出个人”。
在主持南阳盆地河南工作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项目期间,他始终坚守野外工作一线,对野外样品采集质量进行野外抽查或跟班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与采样人员沟通,严把质量关,为河南省粮食核心区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全覆盖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也因此被河南省地质工会授予“河南省地矿局重大项目建设劳动竞赛标兵”称号。
拓宽农户致富路
“有的土地适合种植玉米,有的土地适合种植苹果、葡萄、樱桃、大枣,发展特色农业,有的土地则适合作为园林苗圃。”解庆锋说,“农业发展,地质要先行。做好土壤调查,根据土壤微量元素含量,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用活土地‘富矿’,建设‘绿色粮仓’,才能带领农户走上致富道路。”
近年来,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在农业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农业地质成果集成和转化应用的有效途径。
2017年,解庆锋和同事主导实施了河南省多个地区的富硒土壤调查评价工作,为永城市科学划定了3965亩的富硒土地,推动永城市十八里镇成功入选国家首批、河南省首个“天然富硒土地”。
参加工作以来,解庆锋主持或参与项目50余项,获得厅局级科技一等奖6项,为河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污染防治攻坚战与乡村振兴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直接参与的灵宝市寺河山以及光山、新密等地的富硒土地认定和授牌工作,大大提升了当地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带动了农户增收致富。作为主要技术人员,他还参与制定了《富硒土壤硒含量要求》《土地质量调查评价规范》2项省级标准;参与编写的《关于加快我省富硒产业化发展的工作建议》受到了领导的重视。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责任编辑:李沛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