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得天独厚的宝藏,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它以纯黑色为显著特征,形成于夏季温暖湿润、冬季严寒干燥的寒温带,因此又名寒地黑土;又由于其形成需要经过淋溶作用,又名淋溶黑土。
黑龙江省海伦市的黑土地
我国黑土地的形成
俗话说“看颜色,识成分”。黑土之所以是黑色,是因为它的成分中含有更加丰富的暗黑色的腐殖质。腐殖质是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转化形成的胶体物质,一般为黑色或暗棕色。腐殖质主要由碳、氢、氧、氮、硫、磷等营养元素组成,其主要种类有胡敏酸和富里酸。腐殖质具有适度的黏结性,不仅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丰富营养成分,还使黑土具有一种独特的结构——团粒结构。团粒结构是土壤最理想的结构,被叫做植物根系的小水库和小肥料库,是黏土、沙土等望尘莫及的。
为什么我国的黑土地只分布在东北地区呢?这与东北地区四季分明的气候有最直接的关系。
在温暖多雨、阳光充足的夏季,植物得以大量繁殖,生长旺盛。秋末植物枯死,并有大量枯枝落叶凋零堆积在地面上。在寒冷而漫长的冬季,植物残骸上覆盖大雪,严寒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活动,植物的残骸无法被腐烂分解。与此同时,地面存有的滞水冻结形成冻土,将枯枝落叶和枯死的植物保存起来。直到来年春季,冻土融化,微生物重新开始活动,但由于地面排水不畅,冻土融化后的水不能被及时排掉,导致土壤湿度过大,植物的残骸依然分解缓慢。在年初的植物残骸被完全分解前,新一年便已到来,新生的植物重新生长、繁殖、凋零,与前一年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残骸堆积在一起。每年有机质的积累量超过分解量,大量有机质的堆积使腐殖质的形成有了物质基础。随着有机质逐年增多,腐殖质也逐年加厚,产生了深厚的腐殖质层。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经历数百年的时间才能形成1厘米厚的腐殖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才形成了如今的黑土地!
我国黑土地的分布
中国黑土看东北。东北地区黑土地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东部及北部的山前台地及高平原区,其主体自北向南呈弧形展布,北起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市,南至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西临内蒙古扎兰屯市,东达黑龙江省铁力市和哈尔滨市宾县。这里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因黑土层厚度为30厘米至100厘米,最大厚度可达2米,人们总用“一两土二两油”来形容它的肥沃与珍贵。
东北黑土区的现状
由于黑土地土壤肥沃,东北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地位持续巩固,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刻不容缓。但是,当前黑土地可持续利用中已凸显和隐含的一系列科学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长期高强度利用下黑土地质量退化的问题日益严重。那么,我国东北的黑土地“身体”状况究竟如何呢?
自2003年以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始对黑土地进行全面的体检。第一,东北地区耕地增速趋缓,森林面积增加。第二,坡地开垦导致土壤侵蚀加剧,黑土变“薄”。第三,土壤有机质与养分元素衰减,黑土变“瘦”。第四,土壤结构改变与蓄水能力下降,黑土变“硬”。第五,生态服务功能较1990年前有所下降。曾经“插根筷子也发芽”的黑土地如今已疲惫不堪,在“变薄、变瘦、变硬”。
如何保护黑土地
为了查明黑土地地表基质现状,为保护黑土地提供依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球物理调查中心开展了辽河平原沈阳—铁岭地区、辽河平原辽阳—丹东地区黑土地地表基质调查。针对黑土区出现的“薄、瘦、硬”问题,应着重实施土壤侵蚀治理、肥沃耕作层培育等措施。
治理坡耕地,防治水土流失。建设截水、排水、引水等设施,拦蓄和疏导地表径流,防止客水进农田。采用改顺坡垄为横坡垄,改长垄为短垄,等高种植;打地埂、修筑植物护坎、较长坡面种植物防冲带;坡耕地适宜地区修建梯田,推行改自然漫流为筑沟导流,固定生态植被等,预防控制水蚀。
建设农田防护体系,防治土壤风蚀。因害设防合理规划农田防护林体系,与沟、渠、路建设配套防护林带,大力营造各种水土保持防护林草,实现农田林网化、立体化防护。结合土壤、水分、积温、经营规模等实际情况,在适宜地区推广保护性耕作、精量播种,减少土壤扰动,降低土壤裸露,防治耕地土壤风蚀。
实施保护性耕作,优化耕作制度。在适宜地区重点推广免耕和少耕秸秆覆盖还田技术类型的“梨树模式”,增加秸秆覆盖还田比例,改春整地为秋整地,旱地采取在秋季收获后实施秸秆机械粉碎翻压或碎混还田,推广一年深翻两年(或四年)免耕播种的“一翻两免(或四免)”的“龙江模式”“中南模式”;水田采取秋季收获时直接秸秆粉碎翻埋还田,或春季泡田搅浆整地的“三江模式”。
实施有机肥还田。秋季根据当地土壤基础条件和降雨量特点,推行深松(深耕)整地,以渐进打破犁底层为原则,疏松深层土壤。利用大中型动力机械,结合秸秆粉碎还田、有机肥抛撒,开展深翻整地。在粪肥丰富的地区建设粪污贮存发酵堆沤设施,以畜禽粪便为主要原料堆沤有机肥并施用。
总之,利用和保护好黑土地,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科学保护黑土地资源,守好中国大粮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球物理调查中心)
来源:中国矿业报
责任编辑:胡惠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