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产业动态 » 正文

《“十四五”公共安全与防灾减灾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出炉 到2025年共性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研发等取得重大突破

发布日期:2022-11-12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刘垠  浏览次数:9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11月10日,科技部、应急部公布《“十四五”公共安全与防灾减灾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其中提到,到2025年,在公共安全与防灾减灾应用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研发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重大灾害事故防控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推动实施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工程和安全应急装备创新发展工程,建设公共安全与防灾减灾领域国家战

11月10日,科技部、应急部公布《“十四五”公共安全与防灾减灾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其中提到,到2025年,在公共安全与防灾减灾应用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研发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重大灾害事故防控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推动实施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工程和安全应急装备创新发展工程,建设公共安全与防灾减灾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现精密监测、精确预警、精准防控、高效救援,支撑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规划》提到,以“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为目标,以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防控、危险化学品与矿山安全风险防控、城市建设与运行安全风险防控、重大灾害事故应急救援等为重点,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先进适用装备,统筹“项目—基地—人才”,推动重大成果产出和科技成果转化,着力提升重大自然灾害、安全生产风险防控能力,有力支撑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围绕深化应用基础研究、攻克重大灾害事故风险防控关键技术、研制监测预警与应急救援技术装备、建设高水平科研创新基地、培养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具体目标,《规划》明确了三大重点任务:深化基础研究,夯实理论基础;研发技术装备,补短板强弱项;强化示范应用,推进成果转化。

《规划》指出,强化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重大灾害事故监测预警和应急救援技术装备研发中的创新应用,重点研发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防控、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与事故防控以及应急救援等核心关键技术装备,着力提升重大自然灾害、安全生产风险的主动应对能力。

“推动实施科技成果示范,优先支持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成果的深度开发与转化应用,加快科技成果在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落地实施与示范推广。”《规划》还提到,充分发挥创新联合体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作用,促进安全应急装备工程化应用和产业化,培育发展监测预警、自动化协同、处置救援、应急服务等安全应急产业。

在保障措施中,《规划》指出,建立以国家科技创新平台为核心、省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为支撑、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资源体系;强化国家科技经费与国家工程专项资金、地方财政资金、民营资本等结合,引导金融资本加大对安全应急装备研发和产业发展支持。(记者刘垠)

责任编辑:秦丹华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