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自然与地理 » 正文

武夷山国家公园发现两个小蘑菇属新物种

发布日期:2022-11-12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谢开飞 曾志恒  浏览次数:109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11月9日,记者从福建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获悉,该所曾辉博士所主持的武夷山国家公园大型真菌多样性调查项目,于2020年和2021年在武夷山国家公园桐木关不同样地,分别采集到小蘑菇属2个新种。日前,由其博士后颜俊清博士联合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环境部南京环科所,将该发现在微生物学权威期刊《微生物学前沿》发表,分别命名为细腿小蘑菇和武夷山小蘑菇。这也使得

11月9日,记者从福建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获悉,该所曾辉博士所主持的武夷山国家公园大型真菌多样性调查项目,于2020年和2021年在武夷山国家公园桐木关不同样地,分别采集到小蘑菇属2个新种。日前,由其博士后颜俊清博士联合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环境部南京环科所,将该发现在微生物学权威期刊《微生物学前沿》发表,分别命名为细腿小蘑菇和武夷山小蘑菇。这也使得该团队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发现的新物种数达到4个。

细腿小蘑菇的野外生境

据悉,小蘑菇属与蘑菇属较为相似,为姊妹关系,被研究和认知较晚,其物种多样性被早期研究者忽视。该属内物种近60年才被大量发现和描述,《菌物索引》共收录了该属79个名称。我国之前报道13种。与蘑菇科其他类群相比,该属物种子实体普遍较小、易被忽略,且样本采集、处理和观察难度较大,导致其基础分类学和系统学研究严重滞后,属的界限、属下框架及物种多样性未被合理认知。

武夷山小蘑菇的野外生境

相关专家认为,本研究在闽浙赣三省共发现小蘑菇属新物种6种,中国新记录种1种,较大程度上丰富了我国小蘑菇属物种多样性,并为构建该属下分类框架提供了关键信息和足够的标本数。该属物种虽然因个头小难以作为食用菌加以利用,但作为根际真菌对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积累具有重要影响,某些种类可显著促进药用植物米槁中桧烯(植物所含芳香成分)的积累,有着潜在的开发空间。(记者谢开飞 通讯员曾志恒)

责任编辑:宋晰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