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生态环保 » 正文

四大保护网络共护中国流域湿地

发布日期:2022-11-11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赵辉 刘泽英 黄山  浏览次数:79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11月9日,中国绿色时报记者从COP14(《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湿地网络论坛获悉,长江湿地保护网络成立15年来,湿地保护总面积涨了25倍。如今,四大保护网络奠定了中国湿地保护的大模样。“湿地保护网络”模式为中国首创,被外国专家誉为“中国智慧”。中国于2007年11月成立长江湿地保护网络。此后的12年间,这一湿地保护模式又催生了黄河湿地保护网络、

11月9日,中国绿色时报记者从COP14(《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湿地网络论坛获悉,长江湿地保护网络成立15年来,湿地保护总面积涨了25倍。如今,四大保护网络奠定了中国湿地保护的大模样。

“湿地保护网络”模式为中国首创,被外国专家誉为“中国智慧”。中国于2007年11月成立长江湿地保护网络。此后的12年间,这一湿地保护模式又催生了黄河湿地保护网络、中国沿海湿地保护网络和黑龙江湿地保护网络。

河流是连续水体,单靠一省一市的力量,无法应对湿地面临的农业围垦、过度捕捞、水体污染、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诸多挑战。

长江湿地保护网络就是创新保护模式的范例。复旦大学教授、曾任网络专家组组长的陈家宽称,该网络的成立“非常有远见”。

2007年,一批有识之士达成共识,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帮助下,组建了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网络。2010年,这一网络与新成立的长江上游湿地保护网络打通,扩展为长江湿地保护网络。截至2020年,12个省(区、市)的316家单位加入,成为网络成员。

从长江源头到入海口,长江湿地保护网络保护的湿地数量由当初的20个增至300多个,增加了14倍;网络成员的湿地面积,已由当初的100万公顷增加至2600万公顷,扩大了25倍。

陈家宽称,该网络为保护长江湿地作出了很多重要贡献。其中之一,就是在行政区划上打破了沿江各保护区、湿地公园和各级部门间的界限,使多方力量形成合力,大幅提升了长江流域湿地的管理能力和公众保护湿地的意识。

责任编辑:杨嘉熙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