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要闻综合 » 正文

黄河三角洲湿地修复已累计投资13.6亿元

发布日期:2022-11-11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黄山 刘泽英 赵辉  浏览次数:85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11月8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东道国活动——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与修复研讨会在湖北武汉线上线下举行。针对黄河三角洲湿地修复,已累计投资13.6亿元,实施了17个湿地修复项目。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暖温带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最典型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目前,黄河口国家公园各项创建工作已基本完成。黄河口自然保护区等8处自然保护地已整合优化,编

11月8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东道国活动——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与修复研讨会在湖北武汉线上线下举行。针对黄河三角洲湿地修复,已累计投资13.6亿元,实施了17个湿地修复项目。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暖温带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最典型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目前,黄河口国家公园各项创建工作已基本完成。黄河口自然保护区等8处自然保护地已整合优化,编制实施了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与修复各项规划。黄河三角洲区域累计退耕还湿、退养还滩7.5万亩,投资13.6亿元,实施17个湿地修复项目,修复盐地碱蓬、海草床5.2万亩,治理互花米草13.1万亩;历年累计生态补水5.33亿立方米,修复湿地2.82万亩,形成了一次修复、自然演替、长期稳定的良好湿地修复效果。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设立以来,持续开展东方白鹳、黑嘴鸥、鹤类等关键物种栖息地保护,柽柳、野大豆等原生植物保育和以贝类为主的水生生物恢复,区域生物多样性逐年提高。鸟类从自然保护区设立初期的187种增加到371种,成为东方白鹳和黑嘴鸥全球重要繁殖地、丹顶鹤重要越冬地和潜在繁殖地、白鹤全球第二大越冬地、卷羽鹈鹕东亚种群最大的迁徙停歇地,是中国东方白鹳之乡、中国黑嘴鸥之乡。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中国科学院等30余家国家级科研机构合作,成立8家监测和科研学术平台,形成20余项可复制推广的科研成果。投资6800余万元建设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建成湿地生态补水监测系统,东方白鹳、黑嘴鸥等关键物种实时监测系统,初步构建起了一体化的监测网络。

山东湿地面积180.29万公顷,拥有国际湿地城市2个、国际重要湿地2处、国家重要湿地1处。2019年以来,积极实施重要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重大工程,累计投入资金20.52亿元,保护修复湿地100余万亩。山东东营是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全市湿地面积达67.8万亩。

责任编辑:杨嘉熙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