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科技博览 » 正文

东北地区首个核电站核能供暖项目正式供热

发布日期:2022-11-05  来源:中国工业报  作者:余娜  浏览次数:6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11月1日,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核能供暖示范项目正式投运供热,该项目是东北地区首个核能供暖项目,覆盖大连市瓦房店红沿河镇,惠及当地近两万居民。红沿河核电站核能供暖示范项目位于大连市瓦房店红沿河镇,规划供热面积24.24万平方米,最大供热负荷为12.77MW,利用红沿河核电站汽轮机抽汽作为热源,替代红沿河镇原有的12个燃煤锅炉房,实现红沿河镇清洁供暖。项目

11月1日,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核能供暖示范项目正式投运供热,该项目是东北地区首个核能供暖项目,覆盖大连市瓦房店红沿河镇,惠及当地近两万居民。

红沿河核电站核能供暖示范项目位于大连市瓦房店红沿河镇,规划供热面积24.24万平方米,最大供热负荷为12.77MW,利用红沿河核电站汽轮机抽汽作为热源,替代红沿河镇原有的12个燃煤锅炉房,实现红沿河镇清洁供暖。项目新建一次管网近10公里,二次管网5.7公里,新建换热站4座。

据测算,项目投产后每年将减少标煤消耗5726吨,减排二氧化碳1.41万吨、烟尘209余吨、二氧化硫60余吨、氮氧化物85余吨、灰渣2621吨,将有效改善供暖区域大气环境,环保效益显著。

红沿河核电站是东北地区首座核电站和东北最大电力能源投资项目。一期工程4台机组采用中国广核集团(以下简称中广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PR1000核电技术,于2016年9月全部投产商运。二期工程2台机组采用中广核全面升级的ACPR1000核电技术,2022年6月,红沿河核电站一、二期工程6台机组全面建成投产,成为国内在运装机容量最大的核电站。红沿河核电站年度发电量可达480亿千瓦时,约占辽宁省全社会用电量的20%,能有效缓解东北地区阶段性电力短缺,稳定区域电力供应。与同等规模燃煤电厂相比,等效于每年减少标煤消耗约145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3993万吨,相当于种植10.8万公顷森林。

责任编辑:霍悦 杨靖

总平台审核编辑:李楠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