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30个产粮大县推开冬小麦完全成本保险试点的基础上,今年,河北财政在全省86个产粮大县全面推开小麦、玉米、水稻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试点工作。这一农业保险政策的转型升级,有力提升了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保障了粮食稳产增收。
在灾害面前,农业保险就是农民的“定心丸”。随着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的快速发展,农户风险保障需求日益增长,为此,财政部牵头研究制定了在13个粮食主产省份实施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的扩面提标政策。
今年,河北财政将完全成本保险在原来直接物化成本和土地成本的基础上,进一步覆盖全部农业生产成本。为保证农险服务直达农户,河北省财政部门指导承保机构利用宣传折页、横幅标语、村委会广播等方式,广泛开展完全成本农业保险试点政策解读。面对新冠疫情给农险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督促承保机构抢抓农时,建立投保理赔快速通道,加强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电子图、GPS等技术应用,提升农业保险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为确保保险赔付精准及时,各级财政部门指导承保机构认真组织现场查勘,对损失清单、查勘影像、公示材料等严格审核,严防通过虚假理赔等方式骗取补贴资金。同时,不断优化理赔流程,实行线上受损报案、线上定损、线上理赔,确保达成理赔协议后10日内履行理赔义务。截至7月底,河北省小麦、玉米共受灾128.2万亩,保险机构为4.83万农户支付赔款0.77亿元。
建立1套台账、3项机制,从源头上防止承保理赔数据不实、骗取补贴资金行为。1套台账指建立农业生产基础信息台账,明确信息采集的主要内容、来源和流程,目前河北省已有97个县(市、区)建立了耕地等基础信息台账,并做到动态更新。3项机制指建立校验机制,县级财政部门收到承保机构补贴资金申请后,与台账数据逐条进行比对校验;建立抽查机制,实地抽查保单数量不低于保费规模的10%,种养大户和经济组织的保单全部实地审核;建立审核责任机制,健全有关部门联合审核监督和标准化审核流程,责任落实到人,确保保费补贴资金规范高效使用。
责任编辑:史雅楠 熊庆 李默
总平台审核编辑:鲁建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