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民歌里描述的就是古浪从前的生活。干旱,缺水,风沙大。贫瘠的山沟沟里饮用水都要毛驴车来拉。62岁的村民李应川就从那里的横梁乡,搬迁到了黄花滩富民新村。如今住在宽敞明亮的新房子里,看着以前的老照片,李应川感慨万千。
古浪县黄花滩富民新村村民 李应川:我们那地方是靠天吃饭。现在回想起的话,现在的日子就是比山上的日子好很多了。你看共产党对我们百姓好不好,给我们盖上这砖头瓦房。
黄花滩地势平坦,从前也是一片荒漠。通过防风固沙、生态环境治理,40万亩黄花滩变成了适宜人居的绿洲。南部山区11个乡镇、88个贫困村整体搬迁到这里,让这里成为了62000多名贫困群众的新家园。有了新家园,生计怎么解决。当地政府带领群众发展蔬菜大棚种植和牛羊养殖。每个大棚补贴49800元,农户自筹的2万元也可以享受三年贴息贷款。但没想到,习惯了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山区群众,却不敢轻易尝试新的产业模式。
富民新村党总支书记 张延堂:原先在山里的时候,包括我自己在内,这些产业见都没见过。刚开始我们山区的老百姓还想着把羊养上,还有(可能)赔掉的,菜种上(万一)卖不出去。
怎么才能消除群众的顾虑呢?村里的党员干部带头承包大棚,请来县农牧局的技术员,从配土栽培到病虫害防治,全程进行指导。看着大棚里结满了西红柿、甜瓜、辣椒,村民们渐渐有了信心。
古浪县黄花滩富民新村村民 李应川:我们政府给我们把这土搞好,苗子他们供给上,滴灌拉好。
截至今年8月,古浪县种植大棚已经累计达到1.5万座,规模化羊场累计572个,羊存栏202万只。村里有了致富产业,农户有了增收项目,群众的心里踏实了。李应川的小儿子多年在外地打工,看到了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年他决定回到家乡和父亲一起经营家里的大棚。
李应川的小儿子:就想着养羊啊,看看能不能再流转个大棚之类的,再种一间大棚,结果一种觉得还行,(一个棚)半年能收入1万块钱。
产业发展起来了,生活更加有希望,村里也多了很多年轻人的身影。新村里的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解决了许多年轻人回乡创业的后顾之忧。在黄花滩易地搬迁安置区,村村有小学和幼儿园。娃娃们上学的地方,走路几分钟就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让村民们看到了更多关于未来的希望,迈向小康生活的步伐,更加坚定了。
古浪县黄花滩富民新村村民 李应川:你看我们学生上学也方便,走路也方便,医疗更方便。现在你看政府给我们提供了这蔬菜大棚,养殖棚。我们日子,一天比一天就好起来了。(记者 怡哲 福宽)
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