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助农增收 » 正文

山东济宁鱼台县:老手艺“编出”大产业 柳编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0-09-16  浏览次数:1474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过去编筐利润少,如今出口赚外汇,棵棵杞柳变金条。在鱼台金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清河镇清河村54岁村民张华思哼着小曲,忙活一天就能赚到百十元。我家里也种植了杞柳,现在还不是收获的季节,就来这里打工。张华思告诉农村大众报记者,平均一天收入在150元左右,月收入都在4000元以上。乡村处处可见的杞
 “过去编筐利润少,如今出口赚外汇,棵棵杞柳变金条。”在鱼台金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清河镇清河村54岁村民张华思哼着小曲,忙活一天就能赚到百十元。

 

“我家里也种植了杞柳,现在还不是收获的季节,就来这里打工。”张华思告诉农村大众报记者,平均一天收入在150元左右,月收入都在4000元以上。

 

 

乡村处处可见的杞柳工艺品

 

清河镇是鱼台县发展杞柳种植最早的地区,距今大概有100余年的历史,品种以大青皮、一枝笔、大红头、大青头为主,共计10余个品种。

 

2018年,鱼台县委、县政府明确把“做深做美杞柳产业”作为林业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鼓励企业或个人利用杞柳协会或其它专业合作组织共同打造鱼台杞柳新品牌,丰富编织工艺品种类。

 

两年多的时间,在政策的引导下,鱼台杞柳种植规模已达3万余亩,涌现出了以巩庄、袁家、大薛、相里、蔡王、王台等为代表的20多个杞柳种植专业村,清河镇前张村就是其中一个。记者在前张村的柳编车间里看到,10多位妇女在师傅张文然的带领下,围着一个水泥台、一个废车胎和一块铁秤砣忙碌起来。根据不同熟练程度,这些妇女每天能有几十元到上百元的收入。不仅留守妇女有了工作,村里有活动能力的老人也没闲着,靠着编织杞柳这门手艺致富增收。

 

柳条编制的磨

 

谈起种植杞柳给群众带来的实惠,张文然告诉记者:“杞柳亩产一般在6000斤左右,价格每斤在1元左右,这样每亩的收益就将近6000元;如果加工成白条,按2.4斤柳条出1斤白条计算,白条每斤3.5元,亩产效益会更高。杞柳皮还可冬贮养羊,每亩柳皮可育肥3到4只羊,带动畜牧业的发展,老的杞柳根还能作为根雕艺术品原料进行出售。总体来看,杞柳每年亩收入是水稻、小麦的3至5倍以上。”

 

地里种着的、手里编着的,都是杞柳带来的福气。如今,鱼台县杞柳工艺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杞柳产业年总产值达5亿余元。

 

在鱼台县润柳工艺品有限公司,厂房外等待分拣晾晒的鲜杞柳铺满一地,厂房内的工人们正加紧制作处理后的杞柳,已编织完成的柳帘、柳篱笆等杞柳工艺产品正等待着运往英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和杞柳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企业负责人赵耀国介绍,从卖白条起家,到开始涉足加工领域,再到如今3000多亩的种植规模、常年用工近千人次、年销售额达到5000多万元……他参与并见证了鱼台杞柳产业从无到有、从老手艺到大产业的发展轨迹。

 

即将出口的柳帘、柳篱笆

 

“公司现在有7个系列柳编产品、200多个品种,产品畅销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40多个国家。”赵耀国介绍说,来自鱼台县的杞柳制品质量高、款式新、造型美、工艺精,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记者 张超 通讯员 缪学振 赵诗影)

 

山东学习平台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