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细嘴长筋骨瘦,披蓑赤脚老渔翁。单肢侧立痴迷等,双目斜窥梦幻中。”这是人们对苍鹭的生动描写。
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许南平 摄
仙风道骨的守望者
苍鹭,是一种大型水禽,身高近一米,背部呈灰色,头顶有两条黑色羽毛。黑白灰三色羽毛让它看起来像是穿着一袭轻纱的鹤发道人。
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罗明宁 许南平 摄
作为肉食主义者,苍鹭主要捕食鱼和青蛙。又长又尖的嘴是苍鹭捕猎利器,而耐心则是其一击即中的秘密手段。
苍鹭从空中飞过 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苍鹭捕食的时候在水边缩着脖子单腿站立,一动不动长达几个小时,犹如一尊雕塑。实际上,它的眼睛一直在观察水面,一旦有猎物靠近它,就猛地一伸脖子叼进嘴里。所以苍鹭还被称作“长脖老等”。
人鸟话真情
苍鹭除迁徙季节成数百只大群活动外,通常单只或成小群活动,栖息在湖泊、河流、海岸等水域岸边及其浅水处。
坐落于江西省都昌县鄱阳湖畔的苏山乡达子咀自然村,水域辽阔、湿地宽广,沿湖植被茂密。本为候鸟的苍鹭,几乎成为这个村的“留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每年都有苍鹭飞到达子咀繁衍,它们在立冬前后抵达,第二年立秋左右离开,停留时间长达9个月。村民们将苍鹭视为能带来幸福的吉祥鸟,村里27户人家、127人精心呵护它们的生存环境。
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罗明宁 许南平 摄
食物自然供给不足时,村民集资买鱼“投喂”苍鹭;苍鹭居住空间越来越拥挤,村民众筹资金建起了铁制的鸟巢。苍鹭在这里“开枝散叶”,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村落”。达子咀因此也被称为“苍鹭村”。
“人鹭和谐”的佳话不只存在于鄱阳湖畔的“苍鹭村”。两只苍鹭因身体残疾,无法在户外自主生存,被“候鸟医生”李春如收养。其中一只苍鹭年龄达到23岁,远超户外野生苍鹭10岁至15岁的平均年龄,它在李春如的候鸟医院已经寄居十多年,这里俨然变成了它的“养老院”。
苍鹭从空中飞过 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苍鹭与人和谐相处共享绿水青山,这一图景是江西保护候鸟成效的缩影。赣鄱好风景,候鸟舞翩跹,“人护鸟、鸟恋人”的生态故事还在继续。
来源:大江网 大江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宋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