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农业科普 » 正文

守护中华农耕文明的“活化石”

发布日期:2022-08-30  来源:i自然  作者:宜坪  浏览次数:1174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不久前,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在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开幕。就在此前,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正式认定我国3个传统农业系统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分别是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和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至此,全世界共有65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分布在23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以18个项目位居第一。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

不久前,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在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开幕。就在此前,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正式认定我国3个传统农业系统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分别是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和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至此,全世界共有65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分布在23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以18个项目位居第一。

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明,这些农业“活化石”至今仍然具有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多方面的价值,未来也将对促进文旅融合、生态涵养、品牌打造、产业链升级、基础设施完善等发挥巨大作用。

守护农业文化遗产,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我国众多农业文化遗产,本身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典范,例如精耕细作与间作、轮作、套种技术体系,用地养地结合,农林牧复合……具备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利用、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河北省邯郸市涉县地处太行山腹地,山高坡陡、石厚土薄。当地百姓凿石垒堰、集雨蓄水,创造了旱作石堰梯田系统,采用椒粮间作、轮作倒茬,种出了优质花椒、核桃、小米、玉米、大豆,也留下了壮丽的梯田景观,为缺土少雨的北方石灰岩山区打造了生态循环可持续农业的样板。因此,在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过程中,要坚持因地制宜、绿色发展,守好绿水青山。

守护农业文化遗产,是涵养文化自信的需要。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多姿多彩的民间风俗、民族文化也与农业文化遗产相伴而生。稻作梯田系统孕育了多彩多样的民族文化,哈尼族四季生产调、侗族大歌在山野间传唱,也吸引着八方游客;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等3处茶类遗产,种茶制茶历史悠久,衍生出风格独特的茶道、茶艺、茶俗等;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是游牧文化的典型代表,逐水草而居、食肉饮酪、骑马射箭的传统游牧生产生活方式别具特色。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已经传承千年,如何让它们在新时代绽放魅力,各地都在探索之中,通过建展馆、办节庆、做文创、开展农耕研学等形式,充分展现农业文化遗产背后的文化内涵,吸引更多人了解农耕文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守护农业文化遗产,是助推乡村振兴的需要。千百年来,遗产地居民因地制宜创造了独特的农业系统,用有限的耕地养活了更多的人口。如今,一些遗产地利用现代育种、耕作、管理、经营等技术和理念,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使古老遗产焕发新活力。浙江湖州南浔依托桑基鱼塘系统,建立特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并开展“鱼文化节”和系列研学活动,拉长鱼桑文化旅游产业链,带动就业和土特产销售;云南红河活化利用哈尼梯田品牌,将休闲度假、养生养老和农耕体验打造成富民产业,农民用梯田、房屋等入股村集体旅游公司拿分红,开农家餐馆和民宿。农业文化遗产利用物种、生态和景观等优势,带动发展特色农业及文旅产业,将农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

农业文化遗产不是博物馆里供人怀旧的文物和标本,而是活跃在大漠山野间会“呼吸”的活态的生命体,具有超越时间的重要价值和强大生命力。守护好中华农耕文明的“活化石”,让其带动产业壮大、文化创新、生态保护、农民受益,才能使之真正成为全面助推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责任编辑:刘凯莹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