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人物事迹 » 正文

东北盐碱地“稻田夫妇”的七夕礼物

发布日期:2022-08-12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王昊飞 王帆  浏览次数:109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夏日炎炎,在中国东北松花江最大支流嫩江之畔,51岁的张瑞平清理完稻田里的水藻,立即回屋打开手机网购软件刷新物流进度。“今日七夕,我打算送老孟一个兜子,寓意装满财富、装满幸福。”张瑞平说。张瑞平和丈夫孟庆江结婚30多年。屋外的56公顷有机稻田和161公顷绿色稻田,是这对“稻田夫妇”的心头肉。22年前,从城里下岗到农村创业,力排众议在盐碱地上开拓水

夏日炎炎,在中国东北松花江最大支流嫩江之畔,51岁的张瑞平清理完稻田里的水藻,立即回屋打开手机网购软件刷新物流进度。“今日七夕,我打算送老孟一个兜子,寓意装满财富、装满幸福。”张瑞平说。

张瑞平和丈夫孟庆江结婚30多年。屋外的56公顷有机稻田和161公顷绿色稻田,是这对“稻田夫妇”的心头肉。22年前,从城里下岗到农村创业,力排众议在盐碱地上开拓水田,张瑞平至今都欣慰于夫妻俩当初的虎劲(东北方言“虎”,形容鲁莽)和经年的执着。

2000年之前,孟庆江夫妇一直生活在吉林省白城市。每逢七夕,两人在改善伙食之余还互赠礼物——丈夫送妻子项链、妻子送丈夫腰带……2000年,农学专业出身的孟庆江经过反复评估,决定自筹资金在白城市镇赉县一片弃耕的盐碱地试种水稻。“你走到哪,我陪到哪。”张瑞平跟定丈夫的选择。

镇赉县半数以上耕地为盐碱地,其所属的白城市正位于世界三大苏打盐碱地分布区之一。盐碱地含盐量高、通气性差、肥力偏低,导致农作物生长困难。看到城里来的这对夫妇在这里种水稻,周边村屯农民普遍不理解,甚至编出了顺口溜“有仇不用报,劝你种水稻”,讽刺他们“犯虎”。

“水能洗碱、沉碱,水稻能改良土壤,这是科学,关键看有没有带头人实践出来。”孟庆江说,试种水稻那年,镇赉还是国家级贫困县,县里种稻历史才10余年,但“以稻治碱,以稻致富”的生态理念已形成,政策保障也在完善,他看准了潜在的机遇。积累了6年试种经验,夫妻俩于2006年来到镇赉县莫莫格蒙古族乡元宝吐村成立合作社,正式“开疆拓土”。

6平方米的简易住房,锅连着炕,外面下雨屋里漏……张瑞平感慨,当时别说过七夕赠礼物,自己都记不清多久没用化妆品了。她说,能坚持下来,一方面因为她信任丈夫,一方面也担心创业半途而废回城里被人瞧不起。

凭借不断的技术改良和经验积累,夫妻俩咬牙坚持了5年,水稻产量从每公顷2500公斤增加到7500公斤,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丰的跨越。刚看到曙光,2012年9月的一场洪水又让美梦成为泡影。望着稻田转眼从丰收变绝收,孟庆江一言不发,一晚上喝了2斤白酒。“喝完了偷偷哭,不想让妻子看见。”孟庆江回忆。

两个人互相扶持,互为鼓励,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合作社与科研部门合作,不仅逐渐强化了应对极端天气的防灾能力,还通过走绿色有机之路提升大米品质。

创品牌、做加工、打市场,带着电饭煲闯全国展会,夫妻俩把嫩江边的米卖到了长江、珠江沿岸。如今,合作社产出的优质米比普通米每斤多卖10到20元,稻田养蟹每公顷还能增加产值3000至5000元,每年可带动40户农民致富和130人次就业。

“稻田夫妇”创业路上意气风发的这些年,镇赉县也在逐渐擦亮吉林西部大米品牌。2018年,镇赉不仅摘掉了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还以145万亩的面积、94万吨的产量首次跃居吉林水稻第一大县。目前,镇赉水稻产量已在农业大省吉林夺得四连冠。

2020年七夕,孟庆江突然拿出一套名牌化妆品,捧着意外之喜,张瑞平涌出泪水。2021年七夕,孟庆江送张瑞平一个保温杯,为提醒妻子在稻田里干活时能多喝水。

“每年七夕节,他都会带给我惊喜。七夕礼物记录了我们20余载风雨相伴的种稻时光。”张瑞平的脸上洋溢着幸福。(记者王昊飞 王帆)

责任编辑:焦培培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