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论坛 » “三农”经济 » 正文

成功“三级跳”后,湖南长沙农村集体经济如何做大做强?

发布日期:2022-08-01  来源:智慧长沙  浏览次数:1930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集体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近日,湖南省长沙市出台持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950个村(涉农社区)年度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0万。近年来,长沙市委、市政府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切入点,建立“市统筹、县为主、镇负责、村实施”工作推进机制,集体经济发展走上快车道。2018年,消除空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集体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

近日,湖南省长沙市出台持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950个村(涉农社区)年度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0万。

近年来,长沙市委、市政府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切入点,建立“市统筹、县为主、镇负责、村实施”工作推进机制,集体经济发展走上快车道。2018年,消除空壳村;2019年,薄弱村清零;2021年,所有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全部超过20万元。

成功“三级跳”后,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乡村振兴?来看记者的调查。

科技兴农做强主业

乡村要振兴,科技是基础。

走进湖南省浏阳市永安镇永和村的现代农业设施蔬菜示范园,园子里的西红柿种植采用了滴灌和喷灌相结合的灌溉技术,根据作物生长的需求按时按量进行灌溉,“什么时候浇水、浇多少,西红柿自己说了算!”技术员蔡丙华自豪地介绍。

又到了丰收的时节,农民们在大棚里忙着采摘圣女果,绿莹莹的藤蔓上,圆润鲜艳的圣女果已把枝头都压弯了。今年在湖南农大专家的支持下,圣女果又增产了10%左右,看到这些,农民柳武林满心欢喜。

柳武林今年64岁,是家里唯一的劳力,两年前家里脱贫,同时成为了蔬菜基地的一名员工,如今在基地每月能拿3000元的稳定收入。

邵计红(中)和柳武林(左一)在谈论圣女果的生产情况

“我们村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中南五省最大的家具批发市场在我们村,我们收取物业管理费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但是我们村还有40多户防止返贫的重点监测对象,为了让他们就地就近就业,2020年,我们从村民手中流转了200多亩地,投资100多万建了蔬菜示范基地。”永和村党总支书记邵计红介绍,基地通过“村党总支+合作社+公司+高校”的发展模式,把蔬菜基地打造成了以有机蔬菜、智能温控为引领的现代农业示范园。

“我们的蔬菜不愁销路,因为浏阳经开区就在我们永安镇,园区有10多万人,我们种的蔬菜成了他们最新鲜的菜品。”邵计红表示,今年村里还计划将蔬菜基地面积推进到400亩,蔬菜大棚超过100个,产值将超过450万元,同时为集体经济增收40万元。“到目前,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达到51万,相当于去年全年的村集体经济收入,今年村集体经济将突破80万。”邵计红信心满怀。

在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开慧镇的锡福村,“生猪院士”印遇龙团队在这里的畜禽保种育新科研示范基地创新开展酵素种养,每年帮助集体经济增收20多万元。

“通过和院士团队合作,我们用生物发酵饲料饲养蛋鸡,这种饲料可以替代抗生素,而且鸡肉的口感要好于普通蛋鸡。到2025年,我们将把养殖规模扩展到100万羽,带动当地100户农民致富。”湖南伊润生物科技负责人张小兵介绍。

盘活资源“坐地生财”

在永和村的隔壁——西湖潭村,村里抓住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契机,探索集体土地入市新路径,也赚得盆满钵满。村里将5个村民小组的350多亩土地做价3800万元入股到位于村里的一家产业小镇,占项目股权的10%,所得收益村民占70%,村集体占30%,股金每年递增5%,为村集体经济带来每年85万元的收入。经过五年的开发建设,产业小镇已建成标准化厂房21万多平米,成功吸引近百家家居企业入驻,年产值30亿元以上,带动就业岗位2000多个。

在这一项目示范带动下,西湖潭村今年还承接了浏阳另一集体土地入市项目——中非经贸产业园,成为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通过项目引进项目,项目带企业,企业服务民生,西湖潭村成功实现让荒山变沃土,让农民变工人,跑出了村级集体经济增长加速度。

“我们企业的厂房原来只有600个平方,搬到园区以后面积增加了10倍,来洽谈的客户看到了我们的实力,现在订单如雪片般飞来,今年产值有望超过2000万。”宁花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宇翔开心地介绍道。宁乡市花明楼村有生产非标螺丝的传统,三年前企业大都是在自家生产,随着产业的壮大,对生产用地的渴求越来越强烈。村里将村级闲置的50亩废旧红砖厂,改建成非标螺丝工业基地,整合了全村非标螺丝企业产能,实现抱团发展,并成立物业公司来管理。

目前基地已建设标准化厂房四栋,面积2万平方米,企业8家,年产值过亿元,税收约800万元,每年村级集体保底收入超过26万。

美丽宜居农旅融合

望城茶亭镇的杨家坪村位于长沙的北大门,从长沙市区驱车一个半小时来到杨家坪村的苞佳园美丽宜居村庄,错落有致的庭院、平整的柏油道路、两旁极富张力的文化墙、角落里矗立的麻石、陶罐等,质朴的乡土气息迎面而来,让人顿时放松了心情。

孩子们在摸鱼、捉鸭

村庄变美了,也吸引了不少城里人前来休闲、体验。近日,20多名“城里娃”来到小村庄开展“小小红领巾助力乡村振兴暨社会实践活动”,“嗯,好甜,自己摘的肯定甜啦!”十岁的郭知易忍不住尝了一颗红葡萄。“看,我抓到了一只小鸭子。”不远处的水渠中,一个小男孩在欢呼着。

市民在体验竹林音乐会的架子鼓

竹林那头传来阵阵架子鼓声,几位00后村民正在张罗着一场竹林音乐会,20出头的杨蕾在城区开了家架子鼓工作室,应村里的邀请,她特意赶回来为孩子们办了一场小型音乐会。看到孩子们新奇的眼神和家长们投来的赞许目光,杨蕾萌生了新的想法:“今后我要把架子鼓工作室的一部分放到老家来,不仅可以给大家带来欢乐,我也可以通过展示教学增加收入。”杨蕾青春洋溢的脸庞上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

这场活动的组织者、村里的第一书记莫小代表示,活动信息刚发布没多久,就有50多户报名,由于村庄是第一次接待,所以控制了人数。“孩子们在这里摸鱼、体验农家饭,家长还带了些农产品回去,今天给村民带来的直接收入有2万多元。”莫小代兴奋地说。

杨家坪村是典型的农业村,村级集体经济曾是一片空白,这些年通过种油茶、开展林下经济等,去年村集体经济超过了30万元。今年村里还打算引导屋场理事会接手孩子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大家继续建设美丽家园的积极性,让美丽宜居村庄成为村民共治共享的成果。“秋冬时节,山里千亩油茶花开,千朵万朵如白雪般,将形成令人震撼的场景。”莫小代再次向市民发出了邀约,她希望城里人多来乡村度假、休闲,让当地村民在家门口也能吃上“旅游饭”。

浏阳市东门村党总支书记张建辉在给学员们授课(受访者供图)

浏阳市东门村先后获得了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湖南省特色精品乡村等美誉,村里利用自然景观打造了远近闻名的培训基地,今年上半年接待培训6000多人次,为村集体创收近50万元。村党总支书记张建辉表示,培训已成为村集体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今年的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望达到260万元。

“今年长沙将分三类,再建800个美丽宜居村庄。”长沙市农业农村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长沙将围绕宜居、宜业、宜游,重点打造一批融合发展标杆型美丽宜居村庄,作为一三产业融合发展、五大振兴一起推进的示范窗口,推动农业与旅游、生态与文化、城市与乡村有机融合,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共同致富。

“每个村环境不同、基础不同,不能指望‘一张方子’包治百病,长沙市在坚决守住不改变村集体产权性质、不损害村集体利益、不损害农民利益‘三条底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发展模式、推进方式。”长沙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彭万贵介绍,目前长沙已形成了土地合作“鹊山模式”、农旅结合“慧润模式”、村企共建“双江口模式”、镇村统筹“老粮仓模式”、特色种养“乔口模式”和资源开发“梅田湖模式”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6月底,长沙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共280个。预计到年底村集体经济年收入50万元的行政村将占长沙市行政村总数的40%。根据相关方案,至2023年底,占比达到60%;至2024年底,占比达到80%;2025年底达到100%,全面完成提质增收任务。同时,培育100个经营稳定、管理规范、动能强劲、运行高效的集体经济发展标杆村。

大河涨水小河满。只有村集体经济壮大了,农村地区才会实现共同富裕,才能幸福长久。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道路上,长沙正踔厉奋发,衔枚疾进。

策划丨潘开政

撰稿丨陈路莎

摄像丨魏青颜 欢刘琨

编审丨鲍新文 雷艳飞

出品丨曾雄

责任编辑:李沛真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