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在地里埋了一根滴灌管,每亩春小麦的产量就增加了200斤。这个数字,让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新城子镇西湾村的小麦种植大户赵世青喜不自胜。
一切得从3年前说起。当时,在甘肃省耕地质量建设保护总站和永昌县农技中心工作人员的推荐和指导下,赵世青在自家的春小麦种植基地内用上了“春小麦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以前灌溉主要是大水漫灌,一亩地用水在380立方米左右,亩产约900斤,现在用上了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最多用水180立方米,亩产能到1100斤。”赵世青说,今年,他一共种植了1500亩春小麦,采用春小麦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他的种植基地亩均节水50%以上、增产20%以上,粗略估算,可增产约30万斤。
用有限的水资源打更多粮
地处河西走廊东部的永昌县,地势高,气候冷凉,干旱少雨,年平均蒸发量是降水量的11倍,是甘肃典型的寒旱区之一。生活在这片土地之上的人们深知水的珍贵,也对如何高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实现粮食增产有着迫切的需求。
“水肥一体化就是甘肃逆境增产的科技密码。”甘肃省耕地质量建设保护总站站长崔增团说,为切实解决甘肃现有小麦种植面积持续下降、效益不高、技术创新不够等问题,从2015年开始,甘肃省耕地质量建设保护总站与永昌县农技中心利用滴灌设施麦后种菜、粮菜倒茬,开展了小麦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试验示范工作。经过多年试验示范,已形成了一套先进成熟的技术模式,具有“三节三抗三增”的特点,即节水、节肥、节种子、抗旱、抗寒、抗倒伏、增产、增收、增效益,有效提升了小麦种植技术水平,进一步挖掘了寒旱地区粮食增产潜力。今年,该项技术已在甘肃河西地区及沿黄灌区的13个县区推广应用10万亩以上,预计亩省种10%、增产20%、节肥30%、节水50%、省工60%,较常规种植小麦亩均节本增效150元,后茬种菜可增收3000元。
“去年,水肥一体化技术为甘肃省粮食产量突破1200万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今年,这项技术在夏粮丰收中也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崔增团介绍,去年以来,甘肃深入推进节水增粮行动,打造地域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的旱作节水农业核心示范区40个共计22万亩,带动甘肃省推广膜下滴灌、垄膜沟灌、水肥一体化等高效农田节水技术1000万亩以上,初步形成了“提品质、增产能、促发展”的高质高效技术模式,探索示范形成了马铃薯“引水上山”、集雨补灌水肥一体化、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种植、果园渗灌水肥一体化等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模式39个,节本增效10%以上。
种粮比以前省事多了
节地、节药、节肥、节水、省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得益于多年的试验示范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在甘肃多地显现出了显著效果。
在张掖市甘州区党寨镇陈寨村,随着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深入应用,以前农民群众认为“很痛苦”的浇水、施肥工作,如今已经变得“快乐又轻松”。陈寨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志波告诉记者:“以前,村里的地块之间高低不平,浇水、施肥很费人工,有的地块甚至浇不上水,这大大限制了村民耕种的面积。自从合作社引进了水肥一体化设备,只需雇3个人就可负责1000亩地的浇水、施肥工作,农民把这项工作托管给合作社,不仅节省了人工,帮助农民增加了耕种面积,还大大降低了水肥投入,真正实现了节本、提质、增效。”
在张掖市民乐县六坝田园综合体,马铃薯滴灌水肥一体化示范点通过建设智能物联网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应用病虫害绿色统防统治技术,统一开展全程机械化作业,普及推广节水农业新技术集成模式,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我们从马铃薯新品种引进、新模式新装备的应用、智能控制水肥一体化、精准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方面开展试验示范,提升马铃薯生产技术水平,实现了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品质优良化,有力助推了民乐农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民乐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雄说。
“有肥无水望天哭,有水无肥一半谷。”崔增团表示,今年,甘肃将在做好藏粮于地的同时,注重藏技于水。甘肃将加强高效农田节水技术试验示范,着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重点推广小麦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河西及沿黄灌区等有灌溉条件的区域以高效节水为重点,示范推广膜下滴灌或滴(渗)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水肥利用率;在中东部旱作农业区以集雨蓄水为重点,示范推广集雨补灌(软体水窖)水肥一体化技术;在降雨量较多的陇东南地区,充分利用“天上水”,不用“地下水”,少用“地表水”,提高降水资源利用率;在中东部已有引水灌溉区域,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示范推广“引水上山”水肥一体化技术,使甘肃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面积达到500万亩。(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鲁明)
《农民日报》(2022年7月25日 第02版)
责任编辑:鲁建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