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人物事迹 » 正文

“水稻博士”周红英:16年,只为一粒优良种子

发布日期:2022-07-19  来源:新华社  作者:屈彦  浏览次数:126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新华社合肥7月15日电 夏日的清晨5点,天已经大亮,周红英起了个大早,开了一个小时的车,赶到安徽合肥郊外的育种基地。七月是周红英团队最忙碌的时节之一,她们开启了最新一轮的育种实验,此轮实验的目标是培育出一批适合江淮地区种植的麦茬直播稻。近日全国各地气温升至高点,合肥也不例外。“室外气温太高,稻田里也不通风,温度太高就无法工作了,我们只能和

新华社合肥7月15日电 夏日的清晨5点,天已经大亮,周红英起了个大早,开了一个小时的车,赶到安徽合肥郊外的育种基地。

七月是周红英团队最忙碌的时节之一,她们开启了最新一轮的育种实验,此轮实验的目标是培育出一批适合江淮地区种植的麦茬直播稻。

近日全国各地气温升至高点,合肥也不例外。“室外气温太高,稻田里也不通风,温度太高就无法工作了,我们只能和太阳抢时间。”周红英说,要赶在太阳升至最高点前,完成上午的育种作业。

上午10点,热浪汹涌,水稻田里已经烫得无法下脚。回到室内,周红英满身的泥土,身体冒着热气。尽管全副武装,包裹严实,她的脸还是被晒得黑里透红。“流汗太多,防晒霜被洗掉了。”

7月12日,周红英穿好防晒装备准备下田。新华社记者 屈彦 摄

周红英,“80后”,2006年硕士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毕业后进入水稻育种行业,今年是她入行的第16个年头,工作后又取得博士学位,同事们都习惯叫她“周博士”。

周红英出生于湖南益阳洞庭湖边的乡村,父母都是农民,7岁时便跟着父母下田劳作,年幼的她常和隔壁田的小朋友比赛种田。

“我常常干得比他们要快,旁边的大人都在说,你们要向周红英学习。”周红英说,之所以干得比较快,因为家里的鸭子还等着她料理。

1999年,周红英成了村里第一个大学生。也许是从小与土地打交道的缘故,她选择了农学专业,一干就是16年。

大二那年,袁隆平院士去周红英的学校开讲座,那是她第一次在现场听到袁老的“禾下乘凉梦”。“我记得当时袁老说他想让更多的人吃上米饭,永远都不用再饿肚子。”台下的周红英听得热血澎湃。

读硕士和博士期间,周红英有幸成为中国水稻育种专家陈立云的弟子。求学期间,陈立云常带着学生下田地,亲身传授育种知识。“陈老师已经73岁,现在仍然在下田带学生。”周红英说,这就是她不断前行的动力。

作为从农村出来的孩子,周红英亲身经历了国家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从小时候用牛耕田,到使用小型机械种植,再到大型机械规模化种植,“我见证的变化,让我对我的行业充满了信心。”

伴随着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周红英所在的水稻育种行业也迎来了许多利好政策,以及技术的革新。

培育一颗优质的水稻种子大多需要一个团队10年左右时间。近些年,周红英团队借助了分子辅助标记育种技术,将育种时间缩短到5年至8年。

7月12日,周红英团队在田里工作。新华社记者 屈彦 摄

周红英告诉记者,在育种过程中,高产、抗病、抗倒伏、易种植等任何一个性状没有考虑到,都无法获得一颗优良的种子。

如今,周红英的父母待在湖南老家,家中仍种有10多亩的水稻田。每次有水稻新品种上市,她总会第一时间推荐给父母。“我家田里收成总是很好,邻居经常会找我父母要种子。”这成了周红英最骄傲的事情。

下午2点半,烈日悬在半空中,周红英带着新加入团队的几个“90后”又扎进稻田,热浪模糊了他们的背影,泥泞的稻田里留下他们深深浅浅的脚印。(记者屈彦)

责任编辑:刘思远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