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人物事迹 » 正文

职业新农人朱晓俊:让葡萄藤上结“金果”

发布日期:2022-07-15  来源:中国新闻社  作者:张雨滴 耿俪洳 富玲燕  浏览次数:19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浑圆饱满的葡萄挂满枝头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传媒中心供图盛夏七月,在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庄安村,入眼处是连片的葡萄大棚。走进棚内,一串串晶莹剔透、浑圆饱满的葡萄挂满枝头,掩映在绿叶当中,成为夏日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基础设施、创业环境的不断完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职业新农人由此诞生。他们带着创新思维在乡村



浑圆饱满的葡萄挂满枝头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传媒中心供图

盛夏七月,在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庄安村,入眼处是连片的葡萄大棚。走进棚内,一串串晶莹剔透、浑圆饱满的葡萄挂满枝头,掩映在绿叶当中,成为夏日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基础设施、创业环境的不断完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职业新农人由此诞生。他们带着创新思维在乡村书写着新的“致富经”。

新农人在葡萄大棚内工作 秀洲区传媒中心供图

今年24岁的朱晓俊原本在王店镇上做些小生意。2019年,子承父业的他成为一名葡萄种植户。在向父亲讨教经验外,他还研读专业书籍、上网浏览视频教学等,并多次前往外省实地考察。随后,他干了一件令全家人意想不到的事——砍葡萄树。

“原本的品种严重老化不说,土壤肥力也在不断下降。”朱晓俊坚定地想要转变父辈“只重产量不重品质”的旧思路,父子间也曾一度因种植葡萄而争执不下。但朱晓俊依然在质疑声中坚持着自己的“葡萄路”,还从山东省引进了优质的葡萄苗进行种植。

2021年,全力推进葡萄品质提档升级的朱晓俊得到了市场的充分认可。不少订货商在实地考察后,当场下单采购了他的葡萄,成为畅销货。

“今年葡萄还没熟,已有不少熟客前来打听。接下来我还想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打响知名度、提升影响力。”谈及打算,朱晓俊踌躇满志,但他的探索远不止于此。

在离家最近的葡萄棚内,朱晓俊尝试种植了“妮娜皇后”。“这个品种不好种,无论是技术上还是管理上要求都很高,但它的附加值也很高。”朱晓俊表示,有风险有挑战,才会有成功有收获。作为年轻人,他要在父辈积累的基础上做到更好。

朱晓俊胆子大,想法也多。葡萄架上,果实累累;葡萄架下,绿意葱葱。种植韭菜、茄子、生姜等作物,是朱晓俊的又一创新。

“种植葡萄只有单项收入,如果能在大棚内再搞些其他营生,不就有多项收入了吗?”说干就干,朱晓俊尝试在棚内种植多种农作物并养过鸡鸭,总结出一套自己的新经验。

近年来,庄安村探索转型发展路径,通过发展特色葡萄种植,实现就地转产创业,葡萄成为庄安村增收致富的“黄金产业”。截至2021年底,该村共有葡萄种植户295户,农业产值超1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万元。

在庄安村,还有不少像朱晓俊一样的年轻人。“85后”的林建浩便是其中之一。他把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引入高标准温室葡萄大棚,解决了一批技术难题,节省了不少人工成本,实现了精细化管理。

林建浩表示,现代农业早已不是扛着锄头背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温饱型劳动,要研究出“科学种植、高效生产”的本领。“我目前也还在摸索阶段,我想用新技术帮助乡亲们闯出一条可借鉴可复制的新路。”林建浩说。

责任编辑:叶攀 于晓

总平台审核编辑:刘思远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