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在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农村,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五里镇的麒麟瓜、龙井乡的小龙虾、明港镇的香葱和松花蛋、甘岸办事处的蔬菜、龙井乡的秸秆编织工艺品、平昌关镇的农耕文化体验园……一大批特色产业如雨后春笋,竞相成长。
信阳农林谷公司发放分红
五里镇麒麟西瓜
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有力的引领。特别是在农村,党建对产业的引领作用尤其重要。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平桥区积极探索这一模式,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合作社务工的当地村民
集点成线,打造“桥头堡”
平桥区结合本区产业发展实际,灵活设置组织形式:同一行政村内、具备建立条件的,突出“一村一品”示范基地,单独建立党组织;同一乡域内、跨村组、具备建立条件的,突出“一乡一业”,采取多村联建方式建立联合党组织;某一产业跨乡域、辐射广、带富力强的,依托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组建党组织;暂不具备条件单独建或者联合建的,采取建立党小组或指派党建联络指导员的办法,组织党员开展活动,确保党的工作无空白。该区将 62 个分散孤立的产业链“点”串成“线”,建立了各类产业党支部 17 个。
集智成策,绘好“路线图”
甘岸办事处繁高合作社大棚蔬菜
区委组织部牵头,从农林、科技、文旅等部门抽调 20 名专家学者组成调研组,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与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组织负责人、科技示范户等“面对面”交流沟通,了解他们希望党组织发挥哪些作用。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五清”要求,在全区开展大排查活动,各乡镇对辖域内有完整产业链条的产业,单独登记造册,结合产业(企业)发展对党建工作的需求,建立工作台账,明确党支部工作重点,推动党建沿着产业链条延伸。
明港大丰收蔬菜种植合作社党支部,充分发挥本地蔬菜种植优势,组织村民规模化种植香葱,由过去的“零散种植”转变为“抱团发展”,显著提高了村民的收入。
位于龙井乡的信阳农林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利用农作物秸秆加工制作工艺品,产品远销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企业用工较多,带贫能力强。公司党支部在做好党建的同时,帮助企业发展生产,目前公司成立了合作社,签约农户(含贫困户)94户、191人,人均务工收入达到6000多元,社员每年还有分红。
如今,在平桥区,麒麟瓜、小龙虾、艾蒿、七彩山鸡等种养殖业蓬勃发展,特色产业成为助推全镇脱贫攻坚的中坚力量。
集优成势,激活“动力源”
平桥区采取专家授课、集中教育、实地考察等方式,开展针对性强的专业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党员、社(会)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今年以来,全区各乡镇共举办小龙虾养殖、艾蒿种植、温室蔬果培育等培训班37场,2800多人参加了培训。
“一直想养龙虾,可是愁于缺技术,镇村邀请专家讲课,还带我们出去参观学习,下一步,我兄弟俩准备在家门口的4亩稻田里养小龙虾,养得好的话一年可以收入2万多块钱哩!”洋河镇村民董元成参加镇里举办小龙虾养殖培训班后,信心十足地说。
平桥区村级后备干部培训班
用好骨干,奏响“奋进曲”
平桥区还注重把第一书记驻村帮扶与发展主导产业结合起来,为产业提供信息和资金支持,指导培育优势产业,提高品牌知名度。截至目前,全区第一书记共培育支柱产业 87个,发展专业合作社 153 个。
甘岸办事处繁高合作社是平桥区产业扶贫多彩田园示范工程之一,合作社党支部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运作模式,大力发展温室大棚、无土栽培等设施农业,带动当地村民致富奔小康。2019年初,该合作社在前期帮扶的基础上,又选定20户贫困户,签订了3年带贫协议,帮助贫困户每年增收1500元。
该办事处二郎村贫困户周天宇老人将自家闲置土地流转出去,在合作社从事排水管理工作,“每年除自家土地的4000流转费、合作社1500元分红,还能领到6000元的工资。”谈及合作社给自己带来的好处,老周难掩兴奋地说,“生活比以前好多了,去年我还成功脱贫了!”
(原载于2019年6月5日大河网)
河南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