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这座古老与现代交融的城市,正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继续奔跑奋进,破茧成蝶。
从“碧溪之路”起步
特色产业筑牢小康底色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推进,江苏常熟进入了工业化初期,乡镇企业、村办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碧溪之路”也成为发展乡镇企业“苏南模式”的典型代表,经济结构从以农业为主向以工业为主转变,为如今常熟经济格局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
30多年过去了,一代又一代的碧溪人依旧传承着当年那份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碧溪之路”精神,努力推动着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当初排除万难、敢为人先走出一条‘碧溪之路’,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集体同富裕’,这不就是全面小康的初衷嘛。”作为“碧溪之路”开端的亲历者,时任碧溪副书记、镇长的徐世民感慨道。
不仅如此,“碧溪之路”精神也融入了常熟奔跑奋进的骨血中。20世纪90年代初,在乡镇企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常熟人开始意识到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性,1992年提出了“以港兴市、经济国际化”发展战略,发挥常熟临岸优势,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步伐。常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在当年挂牌成立,编制开发区规划方案,依托老城,开辟新城,“一区两翼”拉开了常熟港建设的帷幕。同年6月,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常熟服装城成立,经过连年扩建后崛起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服装服饰专业市场,年交易额超1600亿元,为常熟经济注入了生机活力。
在常熟工业经济发展中,轻纺工业很长一段时间都占据着相当比例。随后几十年,常熟立足产业发展特点,通过培育本土企业、引进优质项目,大力优化产业结构,持续打造特色产业增长极,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装备制造三大支柱产业。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创新驱动也是常熟从“碧溪之路”起步,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均衡发展的动力源泉。常熟作为江苏省科技创新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和“科技镇长团”工作的发源地,不断强化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对接,构建完善基层科技创新体系,逐渐成为县域创新驱动发展标杆,2019年入选了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20世纪80年代初,常熟农村大多数人还认为种地无非就是翻地、播种、施肥、打药,种菜、养鱼也容易上手。然而,随着市场化逐步发展,一些率先引入作物新品种和新技术的种植户凸显了竞争优势,“科技”这个词也闯入了大伙儿的心里,温室大棚、条播间作套种、地膜覆盖……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主动学习先进技术和知识,并获得了实效。
近年来,常熟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形成了“一核三带多园区”产业布局,农业产出效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等持续提高,综合发展水平位居江苏省前列。
在湖光山色中徜徉
宜居宜业彰显小康本色
江苏常熟不仅是一座产业厚实、经济雄厚的发展之城,更是一座山清水秀、宜居宜业的生态之城。常熟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吸引了周边城市的老人来此安享晚年。“住在这里真的各方面都很方便。上海的朋友来看我,都说这里好得很,夸我有眼光呢。”常福街道隆盈广场住户张鹤琪说。她是上海人,退休后选择来常熟养老,还把党组织关系转到了社区,如今深感自己当初决定的正确。
近年来,常熟养老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截至2019年年末,常熟已建成5家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3家正在建设中,3家在办理项目建设前期手续,2家在建民办养老机构;今年7月,企业职工、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再次上调,实现自2005年以来的“十六连涨”……养老服务事业发展迅速、日趋完善,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小康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常熟城乡低保标准再次提高,从原来的每月995元提高到1045元,并从医疗救助、教育资助、住房保障等方面,加强帮扶力度,不断提高困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乘着沪苏通铁路的东风,常熟一步到位融入长三角铁路网,城市交通能级得以极大提升,“两个一小时,四个半小时”通道建设步伐加快,初步构建起内畅外达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同时,通过布局“一环八射”快速路网,常熟城乡联系也更加紧密,进城的游子“回家”更方便了。
碧溪街道溪南村穆家庄村民徐洪的新宅已经进入内部装潢阶段,全家人满心期待早日入住新宅。以前,村里脏乱破旧,许多村民外出经商办厂工作就不再回来。这几年经过“千村美居”等工程不断推进,村里小溪变清澈了,路面硬化干净了,新楼房一幢幢拔地而起,还添置了不少文化娱乐设施……村庄大变样后,徐洪觉得自家近30年历史的老宅已与周边优美的环境格格不入,便动了翻建的念头。“现在老家的环境和空气比城里更好,出门就像是逛公园,住着肯定更舒服。”徐洪已打定主意,等新房造好了,隔三岔五就回来住住。
“青山入廓、三湖簇拥”是对常熟山水城交融的生态禀赋最生动的写照,五湖四海的游客纷至沓来。2015年初的一天,一位30多岁的男子带着妻子在尚湖风景区游玩,行走至水上森林时,一个不留神,手中的电话落入了水中。在多人帮寻未果的情况下,一位身着渔夫装的大爷闻声赶来,见状毫不犹豫下水搜寻,15分钟后,手机打捞了上来。面对男子的酬谢,大爷却连声拒绝。就是这样一个故事,让一位刚回国的年轻企业家坚定了在常熟创业的想法。他就是中国恒瑞有限公司总裁、创始人顾勇涛。
“我非常喜欢常熟,这里有山有水,生态宜人,平时没事去景区逛逛,周末去虞山脚下喝茶、吃面。这里的人文关怀和风土人情都是吸引我的重要因素,公司如今的发展态势也表明在常熟创业是一个正确的选择。”顾勇涛介绍说。目前,中国恒瑞有限公司已成为全球领先的轻量化复合材料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应用于汽车、航空、轨交、工业机械等多个行业。今年6月签约落地常熟高新区的项目还填补了国内航空复合材料零部件领域的空白,加速了常熟产业结构升级,为区域转型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常熟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文化底蕴深厚。如今的常熟依然秉承着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教育资源十分丰富,建有中国大陆唯一的世界联合学院(UWC),有来自100多个国家的500多名高中学子在此就读;建有全国县域中首家本科院校——常熟理工学院,每年为社会输送5000多名应用型本科人才。常熟的教育质量优异,普通高考录取率连续九年位居苏州第一。
于文化积淀中传承
精神文明涵养小康亮色
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小康的题中应有之义。江苏常熟在推进“千村美居”工程过程中既重“面子”,又重“里子”,着力挖掘农村文化内涵,夯实农村群众文化基础。
李袁村西郭家巷,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杂草堆场成了小游园,沿河小路铺上了砖,路两旁绿意盎然。每到傍晚,小游园里都十分热闹,老人们聚在一起说说闲话,跳跳广场舞,唱腔好的还会伴着音乐来几段戏剧,远远望去像在开演唱会。“虽然我不会唱歌跳舞,但是听他们唱、看他们跳,也很开心。”村民毛林珍说。“千村美居”工程不仅让村庄环境变美了,也激发了大家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各地在“千村美居”工程建设中注重挖掘传统、留住乡愁。辛庄镇平墅村通过对村内现存三座古桥的修复,挖掘传统文化、打造建设亮点。碧溪街道浒西村则尝试将本村一些被拆除的带有时代特色的石板、坛罐、青砖、旧瓦片等物品,运用在村标、景观、景墙等的建造中,受到了村民的好评。董浜镇杨塘村也在建设中做到尊重村落历史,重塑家园“乡味”“乡愁”,在施工中努力做到建筑材料本土化、施工工艺本土化,将拆违时留下的红砖木条统一回收后进行二次利用,留住乡土韵味、彰显乡村本色,也增强群众文化自信。
常熟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不仅有七溪流水、十里青山的江南风韵,又有“虞歌畅晚”、车水马龙的繁华夜景。随着康桥国际、日航国际、永旺商业等一系列国际知名品牌的相继落地,活力和张力在这里竞相迸发、文化与文明在这里相互交融。
自常熟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市民从晨曦初露开始,就会与文明不期而遇。小区游园里,健身爱好者们在宽敞整洁的广场上,伴着绿树婆娑舒展身体;十字街头,身着反光背心的交通引导员和“小红帽”们准时到岗,引导督促人们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农贸市场里,清爽干净的摊位环境,让摊主和消费者的心情更加舒畅,语气都轻柔了几分。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常熟追求文明的脚步从未停歇,通过深入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为全面小康凝聚强大精神力量,擦亮小康生活底色。
向老旧存量谋发展
“五大更新”提升小康成色
当前,江苏常熟正开展农民住房、农村基础设施、城中村、既有建筑、老旧工业区等“五大更新”的探索实践,通过加速释放存量空间、提升空间利用效率,推动高质量发展。
常熟处于江南富庶之地,综合实力始终位列全国百强县第一方阵。在那段追求高速发展的辉煌岁月里,常熟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如今,常熟遇到了许多不可避免的发展难题:土地空间缺乏,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面对开发强度偏高、资源瓶颈约束、资金储备紧张等因素制约,唯有抓好存量更新改造,才能更好地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常熟市委书记周勤第说,存量资源更新改造,已成为常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只有迎难而上啃下“硬骨头”,才能不留欠账不留遗憾,夺取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胜利。
放眼常熟,看似“包袱”的存量资源,在精心改造后,将成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金矿”。常熟计划更新改造总面积近370万平方米的老旧工业区,打造21个特色产业园区,引进先导产业,真正把“工业低产地”变成“产业聚宝盆”。
在实施存量更新时,常熟还把农房翻建与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社会治理等统筹起来,以自然村落为单位实施“千村美居”工程,并按照每户5万元至8万元的财政补贴标准推动村庄全域整治,解决河道整治、道路改造、污水收集、厕所革命等问题。未来3至5年,常熟将实现4000个自然村落全貌优化、全域提升,从而更好地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为百姓生活增添幸福感。(常熟市委宣传部)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