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祭侄文稿》
颜真卿故里山东费县颜真卿塑像
唐代颜真卿的书法作品《祭侄文稿》名列“天下三大行书”,使其名垂千古者,不仅是其卓然不群的艺术成就,更是其充溢字间的人格力量。这不是一幅普通的书法作品,它烙刻下厚重悲壮的历史记忆,蕴含着生生不息的民族精华,赓续了博大厚重的书法脉络,其情性张力纵贯古今,其正大气息跃然纸上。
一
公元755年12月,对大唐王朝来说,如同一场噩梦。
手握十五万精锐之兵的三镇节度使安禄山自范阳起兵叛乱,由此拉开历时近八年的安史之乱序幕。唐玄宗仓皇出逃,臣僚纷争。
叛军一路攻城略地。河北一带很快沦陷。情势万分危急。朝堂上,玄宗六神无主,捶胸顿足,连连发问:“河北二十四郡,岂无一忠臣乎!”
天地浩然气,千秋尚凛然。此刻,颜真卿完全可以选择明哲保身——他就是遭皇舅、宰相杨国忠排挤出朝廷,打发到平原郡的。然而,他毅然挺身而出。
颜真卿和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高举义旗,东西呼应,组织平叛。附近十七个郡纷纷响应,共推颜真卿为“盟主”,拯救时局。义军如同插向心脏的尖刀,在叛军后院拼死抵抗。初战告捷,颜真卿奏表呈递朝廷。尴尬的是,听到义军得胜消息,玄宗大喜,对侍从说:“朕不识颜真卿形状如何,所为得如此!”
国难之际,颜家老小不惧安危英勇抗敌。安禄山心腹刘客奴派人传信,宣称以夺取安禄山老巢——范阳作为归顺朝廷的投名状。为坚定刘客奴信心,颜真卿当机立断,送去饷银十万两,并把十岁的儿子颜颇遣往刘营作人质!还有,颜杲卿三子颜季明,频繁往返于常山和平原之间联络信息,为真卿、杲卿联手抵御强敌奔波出力……
在中国地理版图中,太行山是重要的地理标志,成为地势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向西,黄土高原;向东,华北平原。巍巍太行,如一道地理屏障,自古被誉为“天下之脊”。山脉绵延盘亘,中断裂谷之处称为陉。太行共八陉,第五陉为“井陉”,乃连接晋冀鲁豫至要之地。向东,出土门关,便一马平川。故此,土门关历来为兵家必争之要塞。
义军与叛军在此战事惨烈。最终,义军夺回土门关,打乱了叛军进逼节奏。这暂时纾解了长安的危难,也引起叛军注意。安禄山察觉河北有变,不敢肆意向前,急令史思明回兵争夺土门关,攻打常山。
情势危急,附近太原太守王承业却拥兵自重见危不救。
孤军奋战。苦苦支撑。粮尽援绝。常山攻陷。
杲卿、季明被俘。季明惨遭杀头,杲卿被押解至安禄山大营。杲卿不为劝降所动,大骂叛贼,誓死不降,安禄山“令缚于中桥南头从西第二柱,节解之,比至气绝,大骂不息”。后世文天祥《正气歌》有“为颜常山舌”,写的就是颜杲卿舌诛逆贼的情景。经此一役,杲卿、季明父子双双殉国,颜氏家族三十余人罹难。
758年(乾元元年),颜真卿任职蒲州。他派侄子颜泉明遍寻常山之役罹难亲人遗骸,仅得季明头颅。
亲人离去,阴阳两隔,尸骨不全,魂归何处?季明英气聪颖、英勇干练的形象浮现在眼前。颜真卿不禁惨怆怛悼、涕泗纵横。心酸与愤懑、怜爱与无奈、悲恸与郁结、宣泄与坚忍……椎心泣血,情不能已。颜真卿奋笔疾书,作文以祭,追念故人,寄托哀思,是为《祭侄文稿》。
二
流传于世的《祭侄文稿》作品尺寸并不大,约两张A4纸大小,却堪称伟大的作品。它烙刻下厚重悲壮的历史记忆,蕴含着生生不息的民族精华,赓续了博大厚重的书法脉络,其情性张力纵贯古今,其正大气息跃然纸上。家国恩仇、亲情至爱,笔笔传神,字字泣血:
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从父”涂去)叔银青光禄(脱“大”字)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杨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曰。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方凭积善”涂去)每慰人心,方期戬谷,何图逆贼闲衅,称兵犯顺,尔父竭诚,(原字被涂去,无法辨认,改“被胁”再涂去)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仁兄爱我,(“恐”涂去)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拥众不救”涂去)。贼臣不(“拥”涂去)救,孤城围逼,父(“擒”涂去)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呼哀哉。吾承天泽,移牧河关。(“河东近”涂去)泉明比者,再陷常山,(“提”涂去)携尔首榇,及兹同还。(“亦自常山”涂去)抚念摧切,震悼心颜,方俟远日,(涂去二字不辨)卜(再涂一字亦不辨)尔(“尔之”涂去)幽宅(“相”涂去)魂而有知无嗟久客。呜呼哀哉。尚飨。
不需过多解读翻译,直面作品,就是一种独特体悟,就能感受文稿的力量与内涵——因为文字与家国的厚重,因为艺术与道德的魅力,让我们与书者感应神通,见字如面,观文而动容。
书法作品的文字既指组成文本的文辞,也指笔墨表现的线条。《祭侄文稿》文本虽信笔走纸,无意与有心之间但见精心与深情——遣词造句,可见字斟句酌,但不刻意雕琢,不费力矫饰。大朴大雅,文字的精当之美隐藏于涂抹之中,由此寻觅这件作品文字魅力的蛛丝马迹,可解码书者当时心情。
其一,颜真卿父辈有兄弟二人,伯父颜元孙、父亲颜惟贞。至颜真卿辈子女十四个,真卿排行十三。文稿将“从父”涂作“第十三叔”,由一般泛称到具体确指的称谓转换,是情感的郑重倾注,透露了颜真卿与季明的亲近关系。
其二,颜真卿不避烦冗,列举勋衔“银青光禄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杨县开国侯”,并非烦冗多余,而是以庄严肃穆的个体仪式,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半年前,遭贬谪同州的颜真卿转任蒲州刺史,其间,平叛取得重大进展,朝廷对颜氏一家表彰。“银青光禄夫”,“夫”前漏一“大”字。国荣家幸,告慰逝去英灵,往事如翻江倒海般奔涌而来,可见书写时心潮澎湃不能自持。
第三,“方凭积善”涂去。颜氏一门,道德教化传家。上推至“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颜回,历代颜家门风重学修德。生于这样的家庭,后辈晚生亦得以教养成才。“宗庙瑚琏,阶庭兰玉”,如家庙摆置的重器,如庭院植栽的香草仙树,季明可谓颜家引以为傲的后起之秀。
《周易》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今人说,积德虽无人见,行善自有天知,善当有善报。可叹的是,天不假年,世与我乖。战争仍在延续,战事胶着难料。侄儿以身殉国惨剧,不得安生。《诗经》云,“如可赎兮,人百其身”。此时,“念尔遘残,百身何赎”。颜真卿宁愿自己赴死一百次,也换不回季明的生命了!
善?恶?这人间惨痛,天理何在?道义何在?“方凭积善”,今日之境当作何解?此时此地此身,又怎能抚慰内心苦楚?既不能得,也就只能无奈涂去。
浓墨书写,是颜真卿对积善进德念兹在兹的内在属意;枯笔轻涂,是他困顿扼腕百味杂陈的苦苦追问……
三
言为心声,书为心画。《祭侄文稿》有书法最为宝贵的东西——笔墨线条形诸纸端的情性之美。感人至深潸然泪下的文字和痛彻肺腑哀痛欲绝的感情,使其傲然于宇宙间。书者随心而写,笔墨随性而变,线条凝重峻涩而又神采飞动,姿态横生,气韵流畅。展卷凝神,就会与书者一起沉浸于悲痛郁愤战火纷飞的往事——开始落笔厚重工稳,书者极力控制情绪,越到后来,便越渐流畅奔放、洒脱奔泻,越写越快,情不能抑,甚而援笔蘸墨,落笔成文,直至干枯滞涩为止。文末,“无嗟久客。呜呼哀哉。尚飨”数字,行书掺进草法,笔走龙蛇,写得汪洋恣肆,荡气回肠,感情到达高潮,意绪难平。回看全篇,笔势圆润雄奇,笔法遒劲郁勃。行笔时疾时徐,文字或疏或密,墨色有浓有枯。如不断涌动的思念,字与字上牵下连,游丝牵引顾盼,似断还连。若说连,则笔连意密,率性自然;若说断,则笔断意连,字断气连,可谓跌宕多姿,意趣盎然。这一气呵成的韵味,与书者波澜起伏跌宕不平的心情相映衬。
艺术经典总能引起观者共鸣。陈绎曾,元代国史院编修,激赏《祭侄文稿》,对其笔墨之功颇有心得:
前十二行甚遒婉,行末循“尔既”字,右转至“言”字左转而上,复侵“恐”,右旁绕“我”字,左出至行端,若有裂文,适与褙纸缝合。自“尔既”至“天泽”逾五行殊郁怒,真屋漏迹矣,自“移牧”乃改。“吾承”至“尚飨”五行,沉痛切骨,天真烂然,使人动心骇目,有不可形容之妙,与《禊叙稿》哀乐虽异,其致一也。“承”字掠策啄磔之间,“嗟”字左足上抢处,隐然见转折势,“摧”字如泰山压底柱障,末“哉”字如轻云之卷日,“飨”字蹙衄如惊龙之入蛰。吁,神矣。
作品真挚质朴的意蕴气息是任何看似笔法工整、文采斐然、精雕细琢的作品所无法比拟的。难怪元代张晏见到《祭侄文稿》,欣喜异常,信笔题跋:
此祭侄季明文,今在余家。住京师,尝会诸贤品题,以为告不如书简,书简不如起草。盖以告是官作,虽端楷终为绳约,书简出于一时之意兴,则颇能放纵矣。而起草又出于无心,是其心手两忘,真妙见于此也。观于此帖,真行草兼备三法。
书法是反映生命的艺术,书家喜怒哀乐等情感均在笔墨之中表现出来。康德曾说,线条比色彩更具审美性质。中国古代线的艺术正如诗歌等抒情文学一样,是中国文艺最擅表达和最富民族特征的,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的表现。南朝王僧虔有“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之说。如果说《兰亭序》代表的是典雅逸致风格,《祭侄文稿》则呈现了枯拙挺劲韵致。文稿笔墨之功与书者悲恸之情融合,映照出一段悲壮的英雄历史和文人心灵图景。书人交辉,率性书写,无意于佳,开创中国书法审美的另一路径。这或许就是不计工拙的文稿成为历史经典的奥妙。
因其神采,历代书家、藏家以争相观瞻收藏《祭侄文稿》为至高乐事。张晏仰慕已久,得来不易,曾讲述轶事:“宣和书谱颜真卿祭侄季明文。知在钱塘,传闻数年。辛丑岁,因到江浙,得于鲜于家。诸公聚观,以为在世颜书中第一。”
鲜于即元初大书法家鲜于枢。鲜于枢以唐人为师,追求书法的骨气和法度。当得窥颜真卿真迹,鲜于枢逸兴横飞,提笔直抒胸臆:“唐太师鲁公颜真卿书《祭侄季明文稿》,天下行书第二,余家法书第一。”
行书,只有行书,才能传达《祭侄文稿》神韵——近正而不拘谨,似草而不放纵,流畅而不失端严,浑厚而不失灵动……
四
身处风雨飘摇的没落王朝,颜氏家族《祭侄文稿》的悲壮故事还在继续。
782年,平卢、淄青节度使李希烈反叛,攻入汴州,自立“楚帝”,李唐王朝再临劫难。
宰相卢杞向德宗奏议派颜真卿劝降李希烈,“奉宣圣泽,为陈逆顺祸福”,因为“颜真卿四方所信,使谕之,可不劳师旅”。
颜真卿向来秉忠直言,卢杞视其为“眼中钉”,一直欲除之而后快。其实,颜真卿有恩于卢杞。当初安禄山攻克洛阳,杀害卢杞之父、御史中丞卢奕,将人头送至河北各郡示众。到平原时,颜真卿设计留下首级,并厚待下葬。当时,颜真卿不忍用手擦拭卢奕脸上血迹,恭敬地以舌舔净,以告慰忠臣英灵。然而此番,阴险狡诈的卢杞忘恩负义,落井下石。
大臣李勉力劝留下颜真卿,但德宗仍首肯了卢杞冠冕堂皇的奏议。《资治通鉴》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真卿乘驿至东都,郑叔则曰:“往必不免,宜少留,须后命。”真卿曰:“君命也,将焉避之!”遂行。李勉表言:“失一元老,为国家羞,请留之。”又使人邀真卿于道,不及。真卿与其子书,但敕以“奉家庙,抚诸孤”而已。
已是74岁风烛残年之人,此行凶多吉少,李勉深为感慨,失去一位元老,国家受辱,王朝颜面尽失,兹事体大。颜真卿并不希冀皇帝收回成命,他言之凿凿,“将焉避之”。这在次年,他被扣留蔡州所写《奉命帖》中可印证其心迹:“……然中心悢悢,始终不改。游于波涛,宜得斯报。千百年间,察真卿心者,见此一事,知我是行,亦足达于时命耳。”悲伤但不改初衷,久在风浪漩涡中,跻身庙堂之高,就要深知后果,担当其责。颜真卿大写的人,一如他挺立的书风。
李希烈派人轮流游说,并许以宰相官位,颜真卿嗤之以鼻,怒斥道:“若等闻颜常山否?吾兄也。禄山反,首举义师,后虽被执,诟贼不绝于口。吾年且八十,官太师,吾守吾节,死而后已,岂受若等胁邪!”
前有颜杲卿忠烈殉国,在颜真卿心底,一定还有季明的身影。颜真卿写家信叮嘱儿子们“戒严奉家庙,恤诸孤”,除此,他心无挂碍,死不足惜。写好死后进献皇帝的章表、墓志、祭文,他甚至指着房间西面墙壁说:“此吾殡所也。”
784年8月23日,颜真卿迎来人生的最后时刻。
囚禁两年有余的颜真卿忽闻门外宦官大呼,“有诏。”颜真卿忙下跪叩首。宦官宣旨:“宜赐卿死。”颜真卿问道:“老臣无状,罪当死,然使人何日长安来?”劝降无功,罪当死,意料之中。他关心的是朝臣出行情况。“从大梁来。”对方冷笑道。颜真卿恍然大悟,怒骂:“乃逆贼耳,何诏云!”
悲剧再次重演,一代忠烈以缢杀的悲情方式告别历史。但在历史的天空中,颜真卿的灼灼光芒,绕不过去,忽略不了。
从这个意义来说,颜真卿是大唐王朝的面子,《祭侄文稿》是中国书法的里子。
五
1279年,文天祥被元军押赴大都途经平原郡,他心潮澎湃,写下《过平原作》表达对英烈蹈节死义的崇敬。“崎岖坎坷不得志,出入四朝老忠节。当年幸脱安禄山,白首竟陷李希烈。希烈安能遽杀公?宰相卢杞欺日月。乱臣贼子归何处?茫茫烟草中原土。公死于今六百年,忠精赫赫雷当天。”自753年始,颜真卿担任平原郡太守三年有余。立德、立功、立言,历来被视为文人“三不朽”。平原是颜真卿心系社稷安危、百姓苍生的官宦生涯的立德之地,也是他大义凛然力挽狂澜最为壮烈的抗击叛军的立功之地,更是发源《祭侄文稿》的立言之地。平原,与颜真卿紧紧相连,成就他忠鲠谠直人生的不朽形象和精神。
709年,颜真卿出生于家学渊源深厚的官宦之家。三岁丧父,母亲殷夫人教育他长大成人。“既长,博学工辞章,事亲孝。”25岁时高中进士,授校书郎,步入仕途。两年后,因母亲病故,回家守孝,再返官场时,已是天宝元年。先后历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如当初调离京师就任平原太守一样,颜真卿宦海浮沉起起落落,就因他不阿权贵仗义执言。
玄宗时,因直谏得罪杨国忠,外放平原。命运阴差阳错,这里使文人颜真卿变身力挽狂澜抗击叛军的义士。肃宗时,颜真卿上书按礼仪先祭太庙,“东向哭三日然后入宫”,引得龙颜不悦,被贬同州,随后转蒲州刺史。其间,史思明投降朝廷,颜泉明得以获释,颜真卿委派泉明到常山访寻,得季明头骨,也就有《祭侄文稿》。
代宗时,宰相元载钳制百官言路,下令凡上书言事一律先经宰相把关,再行禀奏。颜真卿直斥:“上意不下宣,下情不上达,此权臣蔽主,不遵太宗之法。”后元载借机以颜真卿“诽谤”名由,贬其为峡州别驾,未到任换吉州别驾,移抚州刺史,转湖州刺史。德宗时,卢杞最终把他逼上不归路……
颜真卿离世270年后的宋仁宗至和三年,在他曾经任职的抚州,人们修建祠堂纪念他。当地人延请曾巩作《抚州颜鲁公祠堂记》。曾巩回顾颜鲁公一生,充满感情写道:
公之能处其死,不足以观公之大。何则?及至于势穷,义有不得不死,虽中人可勉焉,况公之自信也与。维历忤大奸,颠跌撼顿,至于七八而终始不以死生祸福为秋毫顾虑,非笃于道者不能如此,此足以观公之大也……夫既自比于古之任者矣,乃欲顾回隐,以市于世,其可乎?故孔子恶鄙夫不可以事君,而多杀身以成仁者。若公,非孔子所谓仁者欤?
不在于直面死,关键在坚守大道,历经坎坷磨难而不顾生死。不屑于苟且生,重在居仁守义。这就是民族的脊梁。
六
说到颜真卿,就会提及书品与人品的话题。
书法艺术审美与书家密不可分,历来有“人书合一”之说。苏轼说:“古之论书者,兼论其生平,苟非其人,虽工不贵。”明代傅山亦说:“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清代朱和羹《临池心解》评论道:“学书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著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品贵,人方贵;人贵,书方贵。
欧阳修是宋代高擎书品与人格大旗第一人。他评价颜真卿:“余谓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清代王士祯也有回应:
子尝谓诗文书画皆以人重,苏、黄遗墨流传至今,一字兼金;章惇、京、卞岂不工书,后人粪土视之,一钱不直(值)。永叔有言,古之人率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使颜鲁公书虽不工,后世见者必宝之,非独书也。
颜真卿在世,并未以书名世。756年,肃宗即位,就由徐浩执掌诏令,“浩属词赡给,又工楷隶,肃宗悦其能,加兼尚书左丞。玄宗传位诰册,皆浩为之,参两宫文翰,宠遇罕与为比。”然而后世追捧颜真卿,就在于颜真卿充盈寰宇的气格。秦桧、蔡京、张瑞图、王铎等人单论技法不无过人之处,但其人品声名大大影响了在书法史中的地位。
颜真卿雄浑敦厚书风与其忠义节烈形象相得益彰。自晚唐以来,他是文人士大夫的修身楷模。特别在宋代,“士大夫忠义之气,至于五季,变化殆尽”,颜书尤受倡导,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道德文章期待的社会心理。苏轼说:“吾观颜公书,未尝不想见其风采,非徒得其为人而已。”黄庭坚亦说:“观鲁公其帖,奇伟秀拔,奄有魏晋隋唐以来风流气骨,回视欧虞褚薛徐沈辈,皆为法度所窘,岂如鲁公肃然出于绳墨之外,而卒与之合哉!”米芾把颜真卿书法形容为“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特立,卯然有不可犯之色”。可谓将颜真卿书法的人格气象阐释得淋漓尽致。
所以,王安石感慨:“鲁公之书既绝伦,岁久更为时所珍。”
所以,清代王顼龄专为《祭侄文稿》题跋:“按唐肃宗乾元元年戊戌,至今皇帝雍正二年甲辰,凡九百六十七年。鲁公此书,阅历已及千载矣。非鲁公之忠孝友义,足以感格天地,书法之雄奇变化,至于超神入圣,安能数经兵燹,而纸墨完好,神采焕然若是乎:意必有神物护持,故能入水不濡,入火不热也。为之惊叹无已,爰志数语,以著其流传永久云。”
由喜爱进而神化,当然是王顼龄的会心幽默。这寥寥数语又何尝不是千百年来,人们对颜真卿人品书品交相辉映的盛赞呢?
对形体之美的追慕只能让书法流于浅层次,唯有将高洁灵魂与所书文字融而为一,才能达到不朽境界。书法背后是书者的人品、学问、修养,书法浓缩了书家的自我和大我!
七
《祭侄文稿》影映的是一段血与火、生与死的历史瞬间,但不只是天地英雄气,更是人间家国情。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儒家文化的精髓。儒家治学倡导“为己之学”,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修身”一途,达到体现“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代表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道德境界,千百年来深深影响社会心理。家国同构、家国一体基础上的家国情怀成为华夏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纽带和文化基因。舍己为家,舍家为国。国之兴衰、家之安危与个人德行紧密连在一起。颜真卿外放内收的笔法和端重刚健的结字之道,可见外张内敛、刚直忠厚的正大为人风范。
身为国生,心为君图。忠君报国是文人士大夫的人生价值所在。任平原太守期间,颜真卿作《赠裴将军》诗:“匈奴不敢敌,相呼归去来。功成报天子,可以画麟台。”诗是送给裴将军的,也是他内心的自画像。
颜真卿惦念的是国家社稷和黎民百姓。藩镇之弊,国之大患;战火人祸,庶民至痛。775年,在湖州太守任上,闻知河北藩镇叛将吴希光投降、卢子期被擒,他奋笔疾书《刘中使帖》:
近闻刘中使至瀛州,吴希光已降,足慰海隅之心耳。又闻磁州为卢子期所围,舍利将军擒获之。吁!足慰也。
颜真卿写得痛快淋漓,帖中“耳”字末笔一拖到底,可见挥洒开怀之状。为官军捷报欢欣鼓舞,十二年前,杜甫写下“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诗句。那新生的希望,对杜甫来说,如放舟沿江而下,迎面奔涌而来。而颜真卿,已是六十六岁的白发老者,奸相元载当道,依旧打压冷落他,贬至湖州四年了,前途漫漫无期……
颜氏家族历来受社会称誉,其公忠廉直、坚贞一志的门风为世人推崇。从安贫乐道的颜回始,至大教育家颜之推为第35代,其思想精髓形成《颜氏家训》,“务先王之道,绍家世之业”“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等思想深深影响后世并流传至今。颜真卿是第40代,自小耳濡目染,修身立业受益家学。官宦生涯起起伏伏,颜真卿不改其志其行,重德力行的整肃家风可谓作用至要。
因此,《祭侄文稿》是一面镜子,照见承传圣贤操守之志、赓续门风家学之行。有意思的是,颜真卿留下数量众多为家族而作的碑帖,《颜家庙碑》《颜元孙神道碑铭》《颜勤礼碑》……这些碑刻记述碑主功德与子孙业绩,表达光大门风之情,是颜书精品,更有特殊文化内涵和情感依归。
笔底乾坤,心中道义。碑刻不朽,文字不朽,精神血脉不朽。颜真卿以书法为念,把信仰与准则,把家国大义和道德操守刻进历史深处,留在炎黄子孙心里……
八
《祭侄文稿》完成月余,颜真卿写下《祭伯文稿》。
当时,为御史唐旻诬劾,他被贬饶州刺史,途经洛阳,祭扫伯父颜元孙坟墓而作。祭文追念伯父去世二十余年来,颜家后辈子孙情况。羯胡禄山扰河洛,颜氏兄弟举兵拒逆,战土门,季明遇难,杲卿赴死,嫂侄关押囚禁……锥心道来,寸寸山河,寸寸血泪;悉数列出,真卿及儿侄,尽蒙国恩……
一门之内,生死哀荣。真卿将赴饶州,至东京得申拜扫。又方远辞违,伏增感咽。谨以清酌庶羞之奠,以伯母河南县君元氏配。尚飨!
两篇文稿相映生辉、双璧闪耀。此时,顿挫郁勃心情较月前稍有平复,只是读至“一门之内,生死哀荣”,令人不胜唏嘘。
英雄,有豪情,有悲情。当英雄以悲剧的方式谢幕,一个时代的悲剧就拉开大幕了……
苏轼曾感慨:“自颜柳氏没,笔法衰绝,加以唐末丧乱,人物凋落,文采风流扫地尽矣。”有人说,《祭侄文稿》把中国文化生命的悲壮推到极致,是中国文脉的突发性呈现。颜真卿以悲情的书写见证一个朝代的退场,却为浩瀚中华历史注入跃动的力量,提醒后来者中华文脉的正道和方向。
从这个意义来说,《祭侄文稿》在,就多了一扇窗户——透过它,我们看到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永在。
(作者单位:中国书法家协会)
责任编辑:王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