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助农增收 » 正文

广西:脱贫感党恩 奋进新起点

发布日期:2020-12-11  浏览次数:1174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大力宣传广西脱贫攻坚先进典型事迹,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扶贫办联合主办脱贫感党恩奋进新起点脱贫先锋面对面主题宣讲活动。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正式批准全区最后8个贫困县摘帽。至此,54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1月30日和12月2日,在来宾市、富川瑶族自治县举行了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大力宣传广西脱贫攻坚先进典型事迹,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扶贫办联合主办脱贫感党恩奋进新起点——“脱贫先锋面对面”主题宣讲活动。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正式批准全区最后8个贫困县摘帽。至此,54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1月30日和12月2日,在来宾市、富川瑶族自治县举行了两场主题宣讲示范活动,组织杨宁、汪云贵、黄立温和杨志魁4位全国和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典型代表,讲述自己的奋斗历程、感人故事、成长收获,展现乡村的沧桑巨变、脱贫攻坚的巨大成就和伟大精神,教育和引导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知党恩、感党恩,进一步坚定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在脱贫新起点上迈向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江门村是深山里的贫困村,从小,我是村里的一名留守儿童,奶奶把我拉扯养大。一颗五分钱的糖,奶奶都没办法买给我吃。”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民委员会主任杨宁回忆起童年,记得有一次,隔壁阿姨送了她两颗糖,她天真地问奶奶:“为什么村里的大人也喜欢吃糖?”奶奶说,因为生活太苦了,能吃上一颗糖就觉得生活还是甜的。“我2010年大学毕业时,决心回村里建设家乡。因为村里人对我的关爱和家乡贫困的景象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浮现。”杨宁说。她发动村民用苗族传统的“稻+鸭+鱼”的模式种植紫黑香糯,全村63户贫困户种植120多亩紫黑香糯,那年秋天迎来了大丰收……

 

“妹像杜鹃一样美……”来自金秀瑶族自治县六段瑶寨的村民汪云贵出场宣讲时,清唱起这首瑶族原创歌曲。她说:“村里人都说这歌曲写的就是我,其实我没有那么美。”她和妹妹随离异的母亲自小在大山里生活,靠吃“百家饭”长大。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她顺利完成学业,并在南京机场工作,每天看着飞机起起落落,她的心被浓浓的乡愁牵挂着。2014年底,她辞职回到村里发展电商,帮助村民销售茶叶、土特产,将大瑶山里的“山寨货”变成了脱贫致富的“名牌货”。

 

“好男儿就该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上林县塘红乡古春村驻村工作队员黄立温讲的第一个故事。2015年,他主动要求当扶贫队员,但一想到要离家两年,儿子又面临中考,心里不免充满愧疚与矛盾。妻子知道后对他说:“别扭扭捏捏的,我支持你,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刚进村时,村支书第一眼见到他时惊讶不已,“一个失去了双手的干部来扶贫,能行吗?”“我在残联工作18年,扶贫重要是扶志,而我自身的经历正好派上用场。”黄立温毫不犹豫地对村支书说。经过5年的拼搏,2019年古春村实现脱贫摘帽。

 

富川朝东镇岔山村党支部书记杨志魁说,2014年以前,他靠做果蔬销售生意年收入超过50万元,镇党委希望他能回岔山村发挥致富带头人的作用,“当时我知道,回来就要放弃红火的果蔬生意,但我是共产党员,致富不能忘本,不能忘了帮助和支持过我的父老乡亲。”为了发展乡村旅游,他带领村委干部和村民凿路、治牛、治乱、复古,让岔山村从“牛屎街”变成了旅游“网红村”。

 

脱贫攻坚路上,离不开千千万万扶贫干部的倾情付出,更离不开千千万万贫困户自身的努力奋斗。

 

“十三五”时期,广西计划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1万人。5年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广西“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决定性成效,71万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广西学习平台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