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5月29日电 麦收季来了。这几天,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丁村赵家村村民赵宪常和儿子赵凯更忙了:驾驶农机,从这个地头到那个地头。
赵凯驾驶联合收割机在河南省驻马店作业。(受访者供图)
20多年前,赵宪常也是一名种地的农民,为方便播种,他购买了一台小型拖拉机。由于感受到机械化的便利,赵宪常还成立了一家农机合作社,兼职当上了农机手。
以前,农民种植作物单一,农机服务有淡旺季。这些年,随着农业种植品类丰富,赵宪常父子俩的农机越来越忙。后来,他们成为专职农机手,奔波在各地为农户服务。
赵凯介绍,春天,他们在河南开封为农户耕地旋地,驾驶拖拉机在潍坊为菜农播种;夏天跨区麦收作业,从西往东,从南往北忙活一个月左右;秋天,当地种菜需要拖拉机手,秋收也需要联合收割机;冬天,当地姜农需要耕地。
“我们基本全年不停,收入是以前的好几倍。”赵凯说。
从一开始的机械式,到现在的电控式,赵凯换了五六台联合收割机,也见证了农业作业水平的提高。“从上午9点到晚上12点,大户农场一天作业300亩不成问题,而且粮食损失还比以前少。”他说。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我国小麦97%以上依靠机械收获。2021年,通过综合措施我国机收损失率降低了1个百分点,相当于挽回了100亿斤粮食。
随着农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许多农民有了新身份,他们乘着互联网的东风,闯出了致富新路径。
徐金玉没想到自己能从农民变身成为一名网络主播。徐金玉今年39岁,家住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孝里街道孝兴家园,一个黄河滩区迁建社区。过去,徐金玉常年在外打工,这两年,在街道组织的就业技能培训帮助下,徐金玉学会了短视频制作、网络直播。
“老师手把手教,免费学习,我学会了网络宣传销售。在家门口,利用网络平台直播卖茶叶,我再也不用外出打工了,现在自己当老板。一开始发货雇2个人,现在雇4个人都忙不过来呢。”她开心地说。
不仅如此,端起新饭碗的农民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大喇叭、志愿者、村道上排队做核酸的村民……中国青州农民画画院里,与泥土打了半辈子交道的王化芹在认真画着一幅新作品。
“这是一幅反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作品。我们农民画,画的都是自己身边的事情。”她停下笔对记者说。
王化芹新作品。(受访者供图)
王化芹今年51岁,生活在山东省青州市邵庄镇兴旺村,家中世代务农。2016年4月,她参加了青州市组织的免费农民画培训,零基础开始学习。从此,她放下锄头、拿起画笔,开启了新的人生路。
青州农民画是中国农民画的重要流派之一。这几年,王化芹成立了益荣农民画院,带领更多的乡亲在农忙之余画农民画。目前,青州农民画已走出山东,足迹已至河北、江苏等省份。
“日子越来越好,我越画越有奔头。”王化芹说。(新华社记者邵琨)
责任编辑:张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