绯胸鹦鹉为鸟纲鹦鹉目鹦鹉科鹦鹉属动物,别名鹦哥,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栖息于热带或亚热带开阔林区。国内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及海南等地。
绯胸鹦鹉是一种中型鸟类,体长为22厘米至36厘米,体重为85克至168克。体色方面,绯胸鹦鹉也和大紫胸鹦鹉差不多,全身大部分羽毛为绿色,头部为浅蓝紫色,有时紫中带绿,两眼间有一黑带相连,下嘴两侧有一大形黑斑经下颊达颈侧。两者主要区别在于胸部颜色,绯胸鹦鹉的胸部为葡萄红色,这也是它的名称的由来,而大紫胸鹦鹉则为紫色。
绯胸鹦鹉成年雄鸟与雌鸟长相相似,最明显的区别在于上鸟喙,雄鸟上鸟喙为珊瑚红色,雌鸟则呈黑褐色。
绯胸鹦鹉喜欢扎堆活动,野外通常数十只成群结队,哪怕是觅食也要“一哄而上”地在树上啄食坚果、浆果等果实或幼嫩枝、芽;晚上在树上栖息,也常与八哥、鸦类等混在一起。
绯胸鹦鹉经常在森林间“吵嚷不休”。它们的叫声粗犷响亮,像喇叭发出的尖叫声。
绯胸鹦鹉也是能够模仿人类简单语言的鸟类之一,科学家推测其发声时,与人类声带结构完全不同的鸣管在某些特定情况下,通过鸣管中气流的作用以及舌头的颤动,发出类似人的声音。
很多人一定认为鹦鹉“说”人话很好玩,其实,学习“说”人话对于鹦鹉来说完全就是一部血泪史。
因为有需求就有市场,一些违法分子为了利益去野外大量盗猎,在盗猎和运输过程中粗暴地对待鹦鹉,导致一些鹦鹉受伤甚至死亡。另外,在教鹦鹉“说话”的过程中,人们使用的是条件反射的方式进行训练,即鹦鹉说一句,人给一定的食物。因此为了换得食物,鹦鹉需要反复枯燥地进行“学习”。而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下,鹦鹉繁殖成功率较野外低了很多。
统筹:连惠玲
文字整理:田源
海报设计:郑弼尹
来源:云南发布
责任编辑:宋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