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文学艺术
  • 民乐版《离骚》
    民乐版《离骚》
    • 民乐版《离骚》责任编辑:谷雪简介来自B站(bilibili),UP主:共青团中央、民乐也疯狂。
    • 2022-06-03
  •  
  • 古诗词里忆屈原
    古诗词里忆屈原
    • (绘制:李斌)作者单位:深圳学习平台责任编辑:童瑜
    • 李斌 钟响东 2022-06-03
  •  
  • 屈原怎会自称“灵均”
    屈原怎会自称“灵均”
    • 《思美人》是一部以屈原为主人公的电视连续剧。笔者发现剧中不止一次地出现屈原自称“灵均”的情节,如第二集中屈原就说:“今日大君寿宴,集天地精华荟萃,日月恩宠加身,灵均特献诗一首。”(字幕同步显示)这是很不妥当的。屈原(约公元前340年—约公元前278年),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楚辞·离骚》:“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而字是在
    • 夏传寿 2022-06-03
  •  
  • 《端午祭屈原》
    《端午祭屈原》
    • 衣衫褴褛披发长髯面容刚毅而憔悴目光迷惘而深远五月的日子里屈原踽踽而来他最后看了一眼天色抚摸着随身的玉佩长剑朝着汨罗纵身一跳激起了永不消逝的波澜他是从都城放逐到这里的他很疲惫地行吟泽畔随草木起伏逆风雨辗转不见了后皇嘉树不见了美人秋菊不见了香草幽兰他凄迷的眼神最终定格在一条水上仿佛只有这一江清流才是最好的归点他是带着破灭的理想投水的他把心
    • 牛均富 2022-05-31
  •  
  • 名言 | 孔子: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名言 | 孔子: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名言 | 孔子: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注:出自《论语·述而》,是自古以来人们所熟知的一句名言。可以翻译成:孔子说:“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孔子,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一书主要以语录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责任编辑:李思垣
    • 2022-05-22
  •  
  • 中华文化 | 词话 Criticism on Ci Poetry/Cihua (Story-telling with Song and Speech)
    中华文化 | 词话  Criticism on Ci Poetry/Cihua (Story-telling with Song and Speech)
    • 词话 Criticism on Ci Poetry/Cihua (Story-telling with Song and Speech)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主要含义有二:其一,指评论词人、词作、词派,记述词的本事及相关考订的著作,是中国古代诗学文献的一个组成部分。词话借鉴诗话而来,滥觞于北宋,成熟于南宋。著名的词话著作有清代陈廷焯(1853—1892)的《白雨斋词话》、王国维(1877—1927)的《人间词话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2-05-22
  •  
  • 冬天你不要砍树
  •  
  • 中华文化 | 文不灭质,博不溺心
    中华文化 | 文不灭质,博不溺心
    • 文不灭质,博不溺心Graceful Wording Should Not Conceal Content, and Intricate Rhetoric Should Not Drown Out the Author's Feelings and Thoughts华美的文饰不掩盖文章的内容实质,繁富的辞藻不淹没作者的思想情感。这一术语属于创作论,出自南朝刘勰《文心雕龙·情采》。针对魏晋以来有的文人为了写作而造作情理,不得不依靠各种文饰来掩饰内容的空虚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2-05-08
  •  
  • 中华文化:上善若水 Great Virtue Is Like Water
    中华文化:上善若水  Great Virtue Is Like Water
    • 上善若水Great Virtue Is Like Water最完美的善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出自《老子》,老子以水的这种柔弱之性比喻至善的执政者应有的品德。执政者面对百姓,应如水之于万物,辅助、成就百姓而不与百姓相争。后多指为人处世时能像水一样滋润万物,尽己所能帮助他人却从不争名逐利,或者具有坚忍负重、谦卑居下的品格。The greatest virtue is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2-05-08
  •  
  • 中华文化 | 歌 Song
    中华文化 | 歌 Song
    • 歌Song一种篇幅短小、可以吟唱的韵文作品,是集文学、音乐甚至是舞蹈于一体的可以歌唱的文学艺术创作形式。在中国古代,歌与诗的区别是:“歌”能入乐歌唱,“诗”通常不入乐歌唱。广义的歌包括了童谣、民谣;狭义的歌与谣有所区别:有固定曲调和音乐伴奏的是歌,没有固定曲调的清唱为谣。歌大多为民间创作的民歌,如北朝民歌《敕勒歌》等;也有小部分是由文士等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2-05-07
  •  
  • 中华文化 | 曲 Qu (Melody)
    中华文化 | 曲  Qu (Melody)
    • 曲Qu (Melody)曲是继诗、词之后兴起的一种文学体式,一般指宋金以来的北曲(音乐多用北方曲调,演唱和念白用北方音)和南曲(音乐多用南方曲调,演唱和念白用南方音)。因鼎盛于元代,故又称为元曲。曲与词的体制相近,但句法比词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接近口语。曲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进入杂剧、传奇的唱词,属于戏曲(也称剧曲);另一种是散曲,和诗词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2-04-30
  •  
  • 中华文化 | 寄托 Entrusting
    中华文化 | 寄托  Entrusting
    • 寄托Entrusting指诗歌作品通过形象化而寄予作者的主观认识或感受,并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寄”是寄予一定的思想内容和个人情志,“托”是托物寓兴。是清代常州词派提出的一个文学术语。张惠言主张词要继承《诗经》的比兴、讽喻传统。周济进而认为,初学写词应力求有寄托,以提升作品意蕴、激发读者的思考和艺术想象;待入门后,则不能拘于寄托,而要言意浑融,无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2-04-27
  •  
  • 中华文化 | 气骨 Qigu (Emotional Vitality and Forcefulness)
    中华文化 | 气骨  Qigu (Emotional Vitality and Forcefulness)
    • 气骨Qigu (Emotional Vitality and Forcefulness)指作品的气势与骨力。多形容文学艺术作品所呈现出的刚健劲拔的精神气度和力度美。“气骨”这一术语出现于南朝,与当时的人物品评风气相呼应,用来形容诗文、书法、绘画等文学艺术作品中劲健的精神气度和内在骨力,与“风骨”含义接近,而与“风姿”(作品外在的风貌姿态)相对。This term refers to the emotiona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2-04-24
  •  
  • 《精准扶贫》纪念邮票
    《精准扶贫》纪念邮票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取得了显著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打响脱贫攻坚战,全党全国上下同心、顽强奋战,取得了重大进展。为此,中国邮政于2019年11月29日发行了《精准扶贫》纪念邮票,志号为2019-29,由邮票设计师李
    • 刘充 2022-04-24
  •  
  • 延时摄影:昙花一现
    延时摄影:昙花一现
    • 延时摄影:昙花一现杭州市临平供稿中心作者:蒋秀娟作者单位:杭州市临平区临平街道办事处责任编辑:杨慧简介让我们用延时摄影记录下“昙花一现”这一美妙画面。
    • 蒋秀娟 2022-04-19
  •  
  • 延时摄影!花与春天撞了个满怀
    延时摄影!花与春天撞了个满怀
    • 延时摄影!花与春天撞了个满怀央视新闻责任编辑:杨慧
    • 2022-04-19
  •  
  • 中华文化 | 飘逸 Natural Grace
    中华文化 | 飘逸  Natural Grace
    • 飘逸Natural Grace图片来源:学习强国指诗歌作品中所表现出的逍遥自适、超凡脱俗、无拘无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作为一个诗学术语,它也集中体现了诗人思想独立、天性自由的精神气质和审美追求,及“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自由遨游于无限时空的意境,是诗歌意境、诗人与诗中人物融为一体而呈现出的艺术风格。往往与“沉郁”的诗歌风格相对应。Natural grace, a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2-04-18
  •  
  • 中华文化 | 诗史 Historical Poetry
    中华文化 | 诗史  Historical Poetry
    • 诗史Historical Poetry指诗歌的内容能够真实反映某一历史时期广阔的社会现实和重大的历史事件而具有“史”的价值。《诗经》有些诗篇反映当时历史,孔子据此提出《诗经》“可以观”,即包含了对《诗经》以诗征史的肯定,汉代学者很看重诗歌承载历史的功能。后来的诗论家大都强调优秀诗歌须将审美与反映现实结合起来,从而彰显诗歌的审美与认识、教育功能的统一。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2-04-13
  •  
  • 郭扬国画作品:《满川铺黄》
    郭扬国画作品:《满川铺黄》
    • 国画:《满川铺黄》作者:郭扬
    • 2022-04-09
  •  
  • 郭扬国画作品:《春的呢喃》
    郭扬国画作品:《春的呢喃》
    • 国画:《春的呢喃》作者:郭扬
    • 郭扬 2022-04-09
  •  
 «上一页   1   2   …   3   4   5   6   …   7   8   下一页»   共152条/8页 
 
按分类浏览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