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文学艺术
  • 建功新时代 喜迎二十大——大众篆刻作品网络展举行
    建功新时代 喜迎二十大——大众篆刻作品网络展举行
    • 为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西泠印社、文汇报社等单位联合举办“建功新时代 喜迎二十大——大众篆刻作品网络展”。此次展览是继“印记初心——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众篆刻作品展”等系列展览活动后,又一次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守正创新的大众篆刻作品展。网络展展出的大众篆刻作品充分展现在以
    • 2022-10-14
  •  
  • 中华文化 | 江山之助 Inspiration from Mountains and Rivers
    中华文化 | 江山之助  Inspiration from Mountains and Rivers
    • 江山之助Inspiration from Mountains and Rivers江河山岳的景致启发、助益了文人的创作灵感和文学构思。“江山”指江河山岳,它与“庙堂”相对,多与隐逸相关。中国古代文人如果不能得志于庙堂,或者有意逃离庸俗琐碎的功名利禄,则往往放旷于山水之间。山水是诗歌、文章的描写对象,也是文人情感的寄托。山水诗在晋宋之时兴起。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从山水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2-10-09
  •  
  • 中华文化 | 歌 Song
    中华文化 | 歌  Song
    • 歌Song一种篇幅短小、可以吟唱的韵文作品,是集文学、音乐甚至是舞蹈于一体的可以歌唱的文学艺术创作形式。在中国古代,歌与诗的区别是:“歌”能入乐歌唱,“诗”通常不入乐歌唱。广义的歌包括了童谣、民谣;狭义的歌与谣有所区别:有固定曲调和音乐伴奏的是歌,没有固定曲调的清唱为谣。歌大多为民间创作的民歌,如北朝民歌《敕勒歌》等;也有小部分是由文士等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2-10-06
  •  
  • 中华文化 | 陈言务去 The Necessity of Eliminating Banal Expression
    中华文化 | 陈言务去  The Necessity of Eliminating Banal Expression
    • 陈言务去 The Necessity of Eliminating Banal Expression主要有两层含义:其一,指写文章时要去掉那些用腻了的陈旧言辞;其二,指构思文章时要摈除人云亦云的庸俗之见。这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针对散文写作提出的观点。韩愈强调写文章应该变革创新,努力摒弃一切陈旧的言辞和论点,不可因循守旧。这一见解与韩愈所领导的“古文运动”提出的“文以明道”,提倡古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2-09-12
  •  
  • 中华文化 | 讽咏 Chanting with Feeling
    中华文化 | 讽咏  Chanting with Feeling
    • 讽咏Chanting with Feeling指的是中国古代阅读、欣赏诗歌的方法。讽,是抑扬顿挫地诵读;咏,指的是吟唱、歌唱。“讽咏”合起来就是指,诗歌要通过反复诵读、吟唱,逐渐感受其节奏、声韵,揣摩其内涵、情感,进而把握作者的作诗用意,甚至产生自己的见解。讽咏的方法,与中国古代诗歌具有较强的音乐性密切相关,不仅可以抑扬顿挫地诵读,而且可以用一定的旋律吟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2-09-03
  •  
  • 咬文嚼字 | 与蓝草有关的“绿”“碧”“青”
  •  
  • 中华文化 | 章句 Textual Components / Annotation Work
    中华文化 | 章句  Textual Components / Annotation Work
    • 章句Textual Components / Annotation Work主要含义有二:其一,汉语诗文中字词、句、段、篇的统称。南朝刘勰《文心雕龙》重点从写作角度探讨围绕文章主题遣词造句、安排段落、形成篇章的一般原则与方法。刘勰在强调立意高的前提下要求章句精雕细琢,启示后人在写作中自觉揣摩文法,总结经验,展开文学批评和理论探讨。其二,为古代一种注释体著作名称,意思是分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2-08-23
  •  
  • 奉橘与送梨(王太生)
  •  
  • 中华文化 | 疏密 Sparsity and Density
    中华文化 | 疏密  Sparsity and Density
    • 疏密Sparsity and Density由“疏”“密”两个意义相反的词构成,有稀疏与稠密、简略与详细、粗疏与精密、宽松与严密、疏远与亲密等含义。在书法绘画等艺术批评中,疏密主要指结构或布局方面的安排以及笔墨运用的浓淡粗细等。在文学批评中,“疏”与“密”经常联用,“疏”义为疏荡、疏阔、粗略等,多指诗文创作中的随意、粗疏、不严密;“密”义为精密、严密、紧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2-08-06
  •  
  • 诗词欣赏 |“欲饮琵琶马上催”催的是什么
  •  
  • 生活的美就在于从容不迫
  •  
  • 中华文化 | 巧拙 Cleverness and Clumsiness
    中华文化 | 巧拙  Cleverness and Clumsiness
    • 巧拙Cleverness and Clumsiness“巧”是灵巧、聪慧,技艺娴熟精湛;“拙”则是不巧,心思迟钝,技艺笨拙。在艺术领域中,“巧”指文辞、构思、技法等方面的巧妙,其艺术形式修饰性较强。理论家们多重视“拙”,反对刻意工巧。真正的“拙”不是粗劣低级,而是自然天成,是“巧”到极致的浑然状态,看不到斧凿痕迹。但是,“拙”应该是自然而然达成的,如果有意识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2-07-11
  •  
  • 小吃通大道
  •  
  • 中华文化 | 疏野 Unrestrained and Ingenuous Spirit
    中华文化 | 疏野  Unrestrained and Ingenuous Spirit
    • 疏野Unrestrained and Ingenuous Spirit洒脱不羁,真率自然。是唐代司空图提出的二十四种诗歌风格之一,也是非常重要的古典美学范畴。“疏野”所反映的实际是诗歌创作中的一种“无心”状态,即任由本心本性与外物遇合,不从主观情志出发,不刻意选择外在景观与素材,不刻意运用某种手法、技巧,不精雕细刻、反复推敲。为文如为人,洒脱不羁,率真豁达,质朴自然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2-06-22
  •  
  • 一门忠烈千秋颂——读《祭侄文稿》
    一门忠烈千秋颂——读《祭侄文稿》
    • 颜真卿《祭侄文稿》颜真卿故里山东费县颜真卿塑像唐代颜真卿的书法作品《祭侄文稿》名列“天下三大行书”,使其名垂千古者,不仅是其卓然不群的艺术成就,更是其充溢字间的人格力量。这不是一幅普通的书法作品,它烙刻下厚重悲壮的历史记忆,蕴含着生生不息的民族精华,赓续了博大厚重的书法脉络,其情性张力纵贯古今,其正大气息跃然纸上。一公元755年12月,对
    • 李昕 2022-06-22
  •  
  • 中华文化 | 衔华佩实 Harmony Between Substance and Style
    中华文化 | 衔华佩实  Harmony Between Substance and Style
    • 衔华佩实Harmony Between Substance and Style既有华美的文辞,又有充实的内容。“衔”,含在口中;“佩”,佩戴在身上。“衔”“佩”在这里都是“具有”的意思。“华”,本指植物的花,喻指文辞、形式华美;“实”,本指植物果实,喻指文章内容充实。既有充实内容,又有华美形式,是一切文艺作品的理想形态,也是古今公认的写作诗文的基本原则。具体的诗文作品
    • 2022-06-17
  •  
  • 中华文化 | 妙造自然 Perfect Naturalness
    中华文化 | 妙造自然  Perfect Naturalness
    • 妙造自然Perfect Naturalness作品臻于自然天成的妙境,是由晚唐诗人司空图提出的诗学批评术语。这一观念源于道家崇尚自然的美学观,堪称中国文艺理论的精髓。司空图以“妙造自然”作为审美理想与追求,并将“自然”列为诗歌的二十四种风格之一。“妙造自然”既是诗人所创造的一种自然美的境界,也是诗人在诗歌创作中对自然美的自觉追求。“妙造”二字,与西方美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2-06-13
  •  
  • 中华文化 | 舒文载实 Use Fine Wording to Voice Feelings and Aspirations
    中华文化 | 舒文载实  Use Fine Wording to Voice Feelings and Aspirations
    • 舒文载实Use Fine Wording to Voice Feelings and Aspirations诗歌的意义在于抒写文辞、传达情志。“舒文载实”属于诗歌创作论。“舒文”指组织安排词句,“载实”指承载、传达作者的情感心志,二者不可偏废。这一术语所传达的意旨,实际是儒家的文质观,即诗文创作要达到“文质彬彬”的均衡状态。如果只注重“文”,过多地修饰词句,文章就会显得虚浮;如果只注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2-06-08
  •  
  • 屈原怎会自称“灵均”
    屈原怎会自称“灵均”
    • 《思美人》是一部以屈原为主人公的电视连续剧。笔者发现剧中不止一次地出现屈原自称“灵均”的情节,如第二集中屈原就说:“今日大君寿宴,集天地精华荟萃,日月恩宠加身,灵均特献诗一首。”(字幕同步显示)这是很不妥当的。屈原(约公元前340年—约公元前278年),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楚辞·离骚》:“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而字是在
    • 夏传寿 2022-06-03
  •  
  • 中华文化 | 词话 Criticism on Ci Poetry/Cihua (Story-telling with Song and Speech)
    中华文化 | 词话  Criticism on Ci Poetry/Cihua (Story-telling with Song and Speech)
    • 词话 Criticism on Ci Poetry/Cihua (Story-telling with Song and Speech)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主要含义有二:其一,指评论词人、词作、词派,记述词的本事及相关考订的著作,是中国古代诗学文献的一个组成部分。词话借鉴诗话而来,滥觞于北宋,成熟于南宋。著名的词话著作有清代陈廷焯(1853—1892)的《白雨斋词话》、王国维(1877—1927)的《人间词话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2-05-22
  •  
 «上一页   1   2   …  3   4   …   5   6   下一页»   共102条/6页 
 
按分类浏览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