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人物事迹
  • 王建威:农民身边的“亲兄弟”
    王建威:农民身边的“亲兄弟”
    • 王建威在大棚里育苗。他曾作为“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登上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被农民朋友称为“亲兄弟”;他曾站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群众游行“乡村振兴”方阵彩车上,代表“三农人”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检阅;他30年来奔波于田间地头,踏遍了望都县每寸土地,为20多万农民送去农业科学技术
    • 李丽颖 2021-10-09
  •  
  •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晓阳镇种葡萄的女孩——林恩辉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晓阳镇种葡萄的女孩——林恩辉
    •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晓阳镇种葡萄的女孩——林恩辉责任编辑:贾勤缘
    • 2021-10-09
  •  
  • 冀洪策:当好庄稼的“全科医生”
    冀洪策:当好庄稼的“全科医生”
    • 冀洪策(左一)在田间为新型经营主体及种植大户进行花生增产科普培训。“作为农业技术工作者,看到粮食产能提高了,品质优良了,群众收入提高了,就是我最开心的事。”说这话的是河南省邓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冀洪策。今年是他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第31个年头,回顾农技推广带来的变化,冀洪策的喜悦之情溢于
    • 李浩 2021-10-09
  •  
  • 梅园雪:农田中的“科技舞者”
    梅园雪:农田中的“科技舞者”
    • 梅园雪(右一)在养殖合作社调研推进盐碱地草畜一体化工作。“大家追肥时要注意,不能一个方子配到底,要根据作物的长势和土壤的情况进行配方,这样才能提高化肥的利用率。”清脆的嗓音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循声望去,一位穿着朴素,皮肤略黑,一头短发的中年女性正顶着烈日,穿梭于玉米大田中,她就是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
    • 农民日报 2021-10-05
  •  
  • 蒋玉根:农民信赖的土肥专家
    蒋玉根:农民信赖的土肥专家
    • 蒋玉根(右)在蔬菜基地指导新来的土肥技术干部如何判断土壤好坏“皮肤黑黑的,戴着草帽,穿着胶鞋,肩上还扛把锄头,活脱脱一个地道老农。”这是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春华村种菜大户金国祥对蒋玉根的描述。他补充说,“这个‘老农’不一般,我们认识20多年了,他让我地里的产量翻了一倍!”作为富阳区农技推广中心研究员,蒋
    • 颜旭 2021-10-05
  •  
  • ​浙江舟山定海区金塘镇95后“新农人”郑仁杰
    • 2021-10-03
  •  
  • 山东寿光:主播带你探“葡”香满园
  •  
  • 赵丽娟:农民科技致富的“引路人”
    赵丽娟:农民科技致富的“引路人”
    • 赵丽娟在田间调查、记载相关数据。说起赵丽娟,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几乎妇孺皆知。她从1985年大学毕业到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一干就是36年,赵丽娟以一颗对农民的赤诚、对工作的忠诚、对事业的不懈追求之心,凭着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从一个普通的农技推广者成长为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书记。梨树农民称赞
    • 2021-09-30
  •  
  • 安徽黄山:乡村振兴路上的“新农人”
    安徽黄山:乡村振兴路上的“新农人”
    • 安徽歙县坡山村村民方剑青,年轻时前往上海、浙江杭州、北京等地务工。后来,赶上黄山推行全域旅游,回到了家乡,开办了乡村农家乐。为了推介小山村,买了摄影设备,拍摄家乡美景,让越来越多的游客了解小山村,来到这里旅游。歙县许村村民谢奇峰,2017年从上海回到家乡开办茶叶加工车间,帮助40多户农户脱贫增收,去年产值
    •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 2021-09-27
  •  
  • 凡人故事 | 江苏苏州张家港:一个农业研究生和他的10亩“科研田”​
    • 2021-09-24
  •  
  • 2020年度“全国十佳农民”乔文志:让国人吃上家乡的好大米
    2020年度“全国十佳农民”乔文志:让国人吃上家乡的好大米
    • 乔文志(左)在体验店介绍五常大米。 资料图1998年,黑龙江省五常市半截河子村农民乔文志怀揣创业梦想,投身稻米行业,立志让家乡的五常大米为千千万万的食者造福。20余年来,这个有梦想的农民不懈奋斗,丰硕的成果已在黑土地上展现。回顾自己的大米产业发展之路,乔府大院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乔文志的思绪回到了当年在
    • 李锐 2021-09-20
  •  
  • 黄銮英家庭:种菇“娘子军” 打赢脱贫翻身仗
    黄銮英家庭:种菇“娘子军” 打赢脱贫翻身仗
    • 黄銮英是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起步镇下长治村巾帼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党忠诚,政治素养高,把党的“乡村振兴战略”化作带动乡亲致富、产业发展的力量。凭着对食用菌行业的热爱和对服务群众工作的挚诚,用党建模式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是农民脱贫致富路上的“好大姐”。白手起家 建起“种菇娘子
    • 郑瑞洋 林双伟 肖丹 2021-09-16
  •  
  • 林占熺:钻研菌草种植 坚持科学扶贫​
    林占熺:钻研菌草种植 坚持科学扶贫​
    • 林占熺:钻研菌草种植 坚持科学扶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责任编辑:路晗
    • 2021-09-16
  •  
  • 《山海情》蘑菇专家原型、“最美教师”林占熺:心心念念的,永远是菌草
    《山海情》蘑菇专家原型、“最美教师”林占熺:心心念念的,永远是菌草
    • 林占熺在查看农户种植的菌草鹿角灵芝生长情况。资料图片“完成了闽宁镇菌菇发展任务,凌一农计划悄悄离开。但他推开大门,竟来了一群送行的村民,手里拎着东西,眼里饱含不舍。”这是电视剧《山海情》中的一幕。剧中人物凌一农的原型,正是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他是菌草技术的开创
    • 丁雅诵 2021-09-16
  •  
  • 山东寿光:“80后”硕士返乡创业 研发西红柿新品种
    山东寿光:“80后”硕士返乡创业 研发西红柿新品种
    • 山东寿光:“80后”硕士返乡创业 研发西红柿新品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责任编辑:张亚琼
    • 2021-09-13
  •  
  •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曾勇军:最是眷恋那一方丰收沃土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曾勇军:最是眷恋那一方丰收沃土
    • 曾勇军(中)和学生们。对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曾勇军来说,学农起初只是一个偶然选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份偶然变成执着。一年365天,他有100多天泡在田里。在他看来,搞农业研究,不能只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坐在办公室里写论文,而更应该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应用到田间地头,用实践检验理论,用农民的丰产增收考核自己的工
    • 齐美煜 2021-09-13
  •  
  • 听见小康 | 市场逐渐饱和、发展如何转型?“银杏书记”许下一个小心愿
    听见小康 | 市场逐渐饱和、发展如何转型?“银杏书记”许下一个小心愿
    • 江苏省邳州市港上镇曹楼村拥有种植银杏的悠久历史。2008年,年轻党员曹永不顾家人反对,决心从银杏经纪人“转行”,进村委会,带着村民一起发展银杏产业。现在,曹楼村家家户户都盖起了二层小楼,家门口高耸的银杏树见证了曹楼村的小康发展之路。现在银杏市场逐渐饱和,曹永又在盘算乡村发展如何转型,适应这种新变化。口述
    • 2021-08-27
  •  
  • 潜心科研三十载辛勤耕耘育粳稻——柳玉山
  •  
  • 杨志啸:盐碱地上的种菜“专家”
  •  
  • 袁隆平论文的原始手稿写了啥?
    袁隆平论文的原始手稿写了啥?
    • 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珍藏着一份珍贵资料——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所写的、第一篇关于杂交水稻论文原始手稿。袁隆平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手稿手稿放在一本看似普通的棕黄色牛皮纸文件袋里,档案封皮题目处手写着“袁隆平早期综合材料原始手稿”。《袁隆平早期综合材料原始手稿》文件袋档案共134页,起止日
    • 2021-08-15
  •  
 «上一页   1   2   …   28   29   30   31   32   …   33   34   下一页»   共665条/34页 
 
按分类浏览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