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平台优势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是经国务院编办批准,是隶属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唯一的国家层面的食用菌专业研究机构,多年来在平台建设上拥有强大的硬件条件,建有“4中心、2联盟、2标委会、1创新团队、1院士工作站”包括:省级“野生食用菌资源保护高效利用创新团队”、“李玉院士工作站”、供销总社“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发改委“云南特色食用菌种质创新与高值利用工程研究中心”、省科技厅“云南省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供销总社“昆明食用菌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是科技部“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省科技厅“云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牵头单位,中国食用菌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单位、云南省食用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和秘书长单位。2017年研究所成为云南省食用菌协会会长及理事会秘书长单位,协会从全省食用菌全产业链的资源整合出发,有力地推动了食用菌产业多方联合,抱团发挥集群优势作用。
(二)人才团队优势
全所职工106人,科技人员研究生以上学历占70%,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人、云岭产业技术领军人才2人。云南省“三区”科技特派员16人;建有省级“野生食用菌资源保护高效利用创新团队”,创新团队核心成员不断成长,团队成员主持国家支撑计划课题6人;二级研究员1人,三级研究员2人,正高7人、副高5人;新增省级创新人才1人,省级创新人才达6人,团队具有“传帮带”的优良作风,形成了一支具有浓厚的科研氛围及紧密团结协作的食用菌领域科研创新团队。
(三)科研项目优势
研究所主持“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食用菌产业升级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作为首席科学家牵头“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食用菌等特产资源高效生产与深加工关键技术与产品》,主持“云南省建立农科教相结合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试点”项目中食用菌产品单元,承担多项省科技计划、产业计划项目,在种质资源、品种选育、高产栽培、保鲜与深加工等领域取得了一批丰硕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备良好的项目组织及执行研究基础。
近15年,研究所承担食用菌科研项目130多项,其中,牵头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承担课题5项,获科技成果41项,科技奖励21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9项,开发出八大类新产品70多个,编著食用菌专著1部,食用菌农家用书系列5部。在标准方面,国家现行产品标准34项,昆明所占8项,占23.5%,其中野生食用菌国家2项,全部由昆明所制修订发布,占100%,栽培食用菌国家现行12项,昆明所占4项,占比例33.3%。试验方法和检验规程国家现行8项,昆明所占2项,占25%;食用菌地方产品标准目前共11项,昆明所占6项,达63.6%,试验方法和检验规程地方标准共2项,全部由昆明所制定发布。主办中文核心期刊《中国食用菌》。研究所拥有我国目前保藏量最大、种类最丰富、系统性最强的食用菌标本馆,馆藏标本约30000份。开展了保鲜、速冻、冻干、方便等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提高食用菌产品附加值、促进产品更新换代,在食用菌产业升级和行业技术进步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支撑作用。
(四)生产优势
金鼎科技产业园区
金鼎科技园基地为云南野生食用菌产业化示范园,占地13.787亩,建筑面积5535.71平方米。配套完成了标准化、规模化菌种生产线一条,建成野生食用菌速冻、熟制、冻干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线三条,建成食用菌菌种研发及质量检验检测实验室等。
晋宁食用菌科技示范园区
晋宁基地的总社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占地30亩。目前已完成项目一期工程,一期总投资2604万元,项目总建筑面积为7154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为科研综合楼及附属配套工程。项目二期工程已开工建设,二期项目总投资2785万元,项目总建筑面积7775.68平方米,建成以后将着力构建我国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以及工程化研发平台,为全面推进食用菌产业升级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云南食用菌高效生产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占地50亩,计划总投资9158万元,规划总建筑面积23386.83平方米。目前已完成一期10#地块建设,累计已建设厂房4323.53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约1200万元(含土地费)。晋宁基地将研发、生产整合,开展食用菌资源保育、新品种选育、菌种规模化生产、保鲜加工、质量安全体系和标准化工程技术生产示范,解决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问题,开展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生产示范,形成食用菌产业国家级的全产业链高效生产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