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明光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发挥林业生态保护在脱贫攻坚中的基础性作用,结合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大力开展林业精准扶贫工作。安徽省明光市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精准落实各项林业生态扶贫措施,推进各项林业扶贫政策落地,有力促进了林业生态产业发展,增加了贫困群众收入,美化了生态环境,助推了贫困村脱贫和乡村振兴工作,不仅守护了一方绿水青山,更让一个个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在安徽省明光市大地绽放。
林业扶贫擦亮了“生态名片”,让安徽省明光市山更青、水更绿。
生态扶贫有抓手,林业“增绿”又“增效”
统筹推进林业生态保护和精准扶贫工作。安徽省明光市紧紧围绕林业生态保护脱贫攻坚“一套班子、一个机构、一个方案、一个运行机制、一个考核办法、一套完整档案”的“六个一”要求,统筹推进林业生态保护和扶贫工作,成立林业生态保护脱贫工程领导小组,制定2020年林业生态保护脱贫工程实施方案。同时,建立日汇报、周调度、月通报、季考核的督查机制,注重林业生态脱贫攻坚的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确保林业生态保护脱贫工作有人抓、抓得住、有成效。
全面落实林业生态保护脱贫造林工作。安徽省明光市大力开展林业生态保护脱贫造林工作,培育优良榉树、朴树、三角枫等乡土彩叶树种150亩,其中贫困村完成造林130亩;完成木本油料林种植5550亩。此外,培育特色经济林343.3亩,发展林下经济8600亩,种植白茶80亩,使贫困群众收入明显增加。
安徽省明光市驭景现代林业示范区的海棠花海。
凸显民生林业,注重打造特色林业产业。安徽省明光市把生态保护脱贫任务层层分解,将责任压实到部门、乡镇、村以及具体实施项目单位,确保“层层有任务、人人有担子”。同时,凸显民生林业与生态扶贫,注重林业产业方面特色,着力打造精品林业产业,建成亮点。优选种植规模大、管理规范的家庭农场、林业种植企业,按照林业生态护林员选聘有关程序,优先聘用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作为林业基地生态护林员,有效解决贫困人员就业问题,增加贫困家庭收入,促进林业生态脱贫攻坚工作。截至目前,安徽省明光市已聘用18名贫困人员为明女线绿化带生态护林员。
生态科技扶贫,守好一片绿水青山
2013年以来,安徽省明光市坚持把林业生态保护助力脱贫攻坚作为中心工作,常抓不懈,有力推进了林业生态产业发展,促进了贫困村脱贫和乡村振兴工作,使贫困村脱贫出列,贫困户脱贫致富。
发挥生态科技帮扶优势,推进林业生态精准扶贫工作。安徽省明光市依托当地林业资源和种植传统,积极开展林业科技人员服务贫困村行动,“林业中心站包贫困村”“技术员包贫困户”,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制作了结对帮扶贫困村(户)联系卡,将帮扶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印在卡片上送到帮扶对象手中,助力贫困村、贫困户创收脱贫。截至目前,安徽省明光市林业科技人员精心指导了贫困村发展薄壳山核桃365亩、麻栎52亩,帮扶3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麻栎造林217亩。
安徽省明光市三界镇梅郢村山楂丰收。
推进林业重点工程,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安徽省明光市按照国家对长江防护林工程的要求,在江淮分水岭一线6个乡镇、两个国有林场实施长江防护林工程13000亩,完成造林8000亩,实施封山育林5000亩,完成率100%,并顺利通过省级核查验收。
实施林业产业项目,创建省级森林村庄。为了帮助贫困村早日脱贫,安徽省明光市因地制宜利用贫困户房前屋后空地、村边“鸡嘴田”及部分承包旱地实施山核桃栽植工程,栽植美国薄壳山核桃嫁接苗1500株,折合面积30亩。按照“谁栽种谁拥有、收益全部自有”的方式,鼓励贫困户种植经营。同时,建设火龙果栽植大棚4个,种植火龙果4000余株,预计收益100万元以上。投资50万元实施150亩国有林场林苗两用林项目,林场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有效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带动了贫困群众就业,增加了群众收入。
安徽省明光市三界镇严集村朝荣枣园喜获丰收。
安徽省明光市还大力支持贫困村创建省级森林村庄,修复环村片林的断带和空缺部分,建设村内渠道两侧的游园,绿化村内道路,完成庭院及房前屋后绿化工作,争创省级森林村庄25个,包括安徽省明光市桥头镇汉塘村、安徽省明光市柳巷镇陶桥村两个贫困村。
走“生态富村”路子,贫困村有了“高颜值”
安徽省明光市柳巷镇陶桥村位于淮河岸边,辖8个自然村、14个村民组,人均耕地少。2013年,村里认定贫困人口61户138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1万元,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7000元,群众生活困难。2014年,安徽省明光市柳巷镇陶桥村被认定为贫困村。
2016年,安徽省明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始定点帮扶安徽省明光市柳巷镇陶桥村,通过调研走访,确定了“生态扶贫、生态富村”的发展路子,通过实施土地整治、生态建设等“硬核”措施,让昔日脏乱差的贫困村蝶变为今天的高颜值美丽村庄。
安徽省明光市柳巷镇依托银杏古树群打造观光步道,找到了旅游和扶贫的契合点。
2018年,安徽省明光市柳巷镇陶桥村实现了贫困村脱贫出列,比计划提前了两年。到2020年底,61户138名贫困群众全部脱贫,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94.88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14592元。
“我家在王刘水库下面有1亩多水田,以前‘望天收’,自从实施土地整治后,稻麦二季,旱涝保收,每年能增收800多元呢。”日前,家住安徽省明光市王刘村的刘加喜满脸喜悦地对笔者说。安徽省明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18年在王刘村等地实施总面积达1万亩的土地整治项目,建成高标准农田8000亩,并新修了生产路、沟渠、涵闸,使“低产田”变成稳产高产的“双季田”,生产条件明显改善,群众生活有了新盼头,收入也一年比一年好。
安徽省明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还发挥自然资源管理优势,在做好安徽省明光市柳巷镇陶桥村粮食烘干仓储项目、光伏电站、村公益性公墓和村部前广场建设用地保障工作的同时,推进了王庄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小丁庄组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为农村发展提供了土地资源,优化了村庄布局。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安徽省明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计划今年在圩子组实施增减挂钩项目110亩。
安徽省明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技术人员核实验收经济林木种植扶贫项目。
为进一步改善村庄环境,安徽省明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动作为,帮助安徽省明光市柳巷镇陶桥村开展全域人居环境整治,拆除危房旧房、硬化村内道路、安装路灯、完成村部前广场建设……同时,以圩子组为创建点,启动安徽省明光市柳巷镇陶桥村省级森林村庄创建工作。在圩子组以景观塘为中心,栽植了高大挺拔的白蜡树,点缀了外形别致的石楠球,家家房前屋后建起了小菜园,全面提升了该村生态环境面貌。2020年底,安徽省明光市柳巷镇陶桥村获得了“安徽省级森林村庄”的称号。
住在景观塘边上的朱大爷老两口正在屋后菜园里忙碌着。“没想到,我们住了一辈子的村庄变得这么美,早晚沿着景观塘散步,心情真是好极了。”朱大爷见到笔者开心地说,“下一步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村会变得更好,我们老百姓的日子还会更红火!”(记者洪曙光 王献昌 张婷婷 毛忠龙 张开)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责任编辑:李沛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