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得好,“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水上作业,不管是摆渡撑船还是渔业养殖、远洋捕捞,历来都被认为是最艰辛、风险最大的行业之一。
1980年出生的博士沈杰,36岁那年选择回到家乡,运用自己在物联网领域的研究技术,依托绿水青山发展现代生态渔业,让传统养殖业焕发新生机,让渔民告别那份艰辛与不易。
36岁从零开始,用物联网服务家乡
沈杰是中国科学院博士,国内物联网领域专家。2002年沈杰从浙大毕业后考入中科院硕博连读,开始学习、研究物联网技术。因主导完成了全球首部物联网顶层架构国际标准,2019年沈杰获得了国际电工委员会最高荣誉“IEC 1906”奖,成为国际上首位物联网领域获此殊荣的专家。
沈杰的家乡在浙江湖州南浔区菱湖镇,是全国四大淡水鱼养殖基地之一。养鱼是菱湖人祖祖辈辈的传统和生计。
与大多数乡里乡亲一样,沈杰的父母也以养鱼为生。养鱼的辛苦,他从小就看在眼里。“6岁那年,有一天早上我一醒来,就听到大人们在哭喊,家里整塘鱼死了,白花花的死鱼一筐筐被捞起,这个场景现在都忘不掉,当时就想着能够改变这个困境就好了……”时隔34年,回忆起岸边亲人悲痛哭喊的场景,沈杰情绪还是略显激动,双眼泛红。科学养鱼致富成了沈杰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梦想。
2016年,36岁的沈杰辞去了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的职务。他“要回家养鱼”的这个决定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亲人们也不理解,母亲沈惜琴更是纳闷,为啥儿子要不顾前途回来跟他们一样吃养鱼的苦?“在这之前我一直很开心,他读了博士,村里人都很羡慕我们。现在他又跑回来养鱼,有些不清楚情况的人,就觉得他沈杰在外面搞不好又回来了,脸上无光。”
不顾家里人的反对,沈杰凑了数百万元资金,带着小团队回到家乡创立了浙江庆渔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从此一头扎进了鱼塘。
沈杰公司的名字“庆渔堂”取意“庆收于渔,创富于民”。他说,希望用物联网改变千千万万个渔业养殖户命运,把沉睡的农业唤醒,“虽然我们祖祖辈辈都在养鱼,但是真正致富很难。如果物联网在淡水渔业这样的传统、落后且相对小众的行业可以行得通,那么它在其他行业也基本可以实现。万物互联,就不再只是个梦想。”
工人在“数字生态渔仓”鱼塘放置养殖设备(央广网记者 魏炜 摄)
物联网养鱼,App一键监控保增收
沈杰说:“物联网对于我来说已经不是职业,而是融于血液。因此,如何让它落地,培育、孵化新的行业模式,推动产业发展,为社会大众服务是我的使命。”
物联网与产业融合,听起来很美,做起来很难。上天也并没有因为沈杰顶着博士的光环而对他网开一面,每个创业者初期遇到的困难他都遇到了,管理、研发、销售、现金流、贷款……最难的还是渔民们的不理解。
工人在“数字生态渔仓”鱼塘给鱼喂食(央广网记者 魏炜 摄)
“养鱼先养水”,调节好水质是保证鱼类健康成长的关键。用自身所学的物联网技术改造传统渔业,沈杰首先瞄准的是水质监测。他研发了一套鱼塘传感器系统,把鱼塘边的表箱连接到远在城镇的监控中心,养殖户再也不用因为担心鱼缺氧半夜爬起来巡塘,通过手机App就能实时查看水温、含氧量等信息,及时采取措施,从而降低鱼的死亡率。但养殖户一开始根本不相信也不愿尝试这种新式养鱼方法。
为了打消大家的疑虑,沈杰想了个办法,给养殖户免费安装试用鱼塘传感器。几十户养殖户试点安装后,尝到了物联网养鱼的甜头,鱼塘的活计轻松了许多,关键是水质好了,平均每亩鱼塘还可增收2000多元。这让原先不少观望的养殖户,主动找上门要求安装传感器。
“数字生态渔仓”中的摄像头时刻关注鱼类养殖情况(央广网记者 魏炜 摄)
目前,庆渔堂智慧渔业大数据平台已联起了10000多个鱼塘,为3000多养殖户提供物联网监控服务,并辐射至江苏、上海、杭州等长三角地区水产养殖重点区域。“中国目前大约有四五百万个鱼塘,如果全部实现互联,就是一个万亿级产业。假如用物联网把所有的行业都互联重构,那每一个行业都可以变成万亿级产业。未来中国的农业一定不再是我们父辈那种‘零小散’小农经济,而是物联网模式下的智能化、生态化、规模化大农业。”沈杰自信地说。
开启“渔业4.0”,无人渔场成现实
单物联网技术改造传统渔业还不够,沈杰还有更大的梦想。如果说菱湖人传承千年的经验养殖是“渔业1.0”,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实现规模化、机械化养殖是“渔业2.0”,那么沈杰的物联网养殖则把菱湖人带入了“渔业3.0”,而现在他又开启了“渔业4.0”的探索——实现精准化养殖的“无人渔场”。
记者采访“数字生态渔仓”工作人员(央广网记者 魏炜 摄)
在位于永福村的湖州“数字生态渔仓”,140亩的生产基地,放眼望去看不到一个人,只听到增氧机搅动的水流声。传统养殖模式下,这么大面积的鱼塘,至少要6到10人一天到晚不停地劳作,而现在他们这里只有2个兼职人员。鱼塘的日常管理已基本实现智能化,时间一到,投料机就会向池塘投放饲料,水内溶氧量低了增氧机会自动开启,水质下降会启动水循环系统,将养殖尾水排往大塘进行物理过滤和生物净化,实现水体循环利用和“零排放”。据介绍,除了大大降低人工成本外,“无人渔场”的耗电还可降低15%—30%,饲料损耗降低10%—20%,产量却可以提升10%以上。
一位工人在“数字生态渔仓”巡查鱼塘(央广网记者 魏炜 摄)
在该基地的研发区,3个可移动式蓝色蜂窝池在岸边一字排开,这是他们正在试验的另一个项目——小水体高密度养殖。15立方米水域可以养殖3900条鱼,随着鱼体变大,实行抓大放小,预计年产量可达1000斤。而传统养殖模式,15立方米水域年产量最多50斤。蜂窝池还有造浪棒、溢流管,可以搅动水流,通过过滤器把饲料中析出的油脂以及池底的鱼类粪便等过滤到溢流管,然后排到下面大池塘,大池塘里养花白鲢、鲫鱼等喜食浮游生物的鱼种,水质得到净化后,再抽回到蜂窝池里。这种蜂窝池不需要破土挖塘,2个小时就能搭建完成,体积小,可以放在田边地头,实现稻鱼共生循环种养,可大大提升农业亩均产值。
四年的创业路虽然走得很艰难,但沈杰说他从来没有后悔过。通过技术的改造实质性提高传统产业的运作效率、提升产品品质和价值,让传统产业走上智能、生态、高效的发展道路,让科技造福更多的百姓,这就是沈杰的最终理想。(记者王权 陈瑜艳 李佳 见习记者王海鹏 通讯员吴迪 方思懿 任菲)
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