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问题是事关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人口高质量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必须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这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作为一个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人口是现代化建设最基本的支撑。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坚持人口高质量发展,强化人口发展的战略地位和基础作用,创造有利于发展的人口总量势能、结构红利和素质资本叠加优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基础和持久动力。
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口高质量发展本来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区别于其他发展内容的重要特征在于,其实现的过程将发展的目标与手段兼具于一身。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现代化道路最终能否走得通、行得稳,关键要看是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同时,人的全面发展也是推进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手段。作为现代经济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附着于“人”身上的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能动性是推动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与关键因素,这一点已经成为普遍共识,而人力资本的培养和形成离不开人的全面发展。
总的来看,人口高质量发展有着丰富的内涵,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既包括微观层面上人的素质的增强、能力的提升、精神的丰富、道德的提升等个体的特征变化,也包括宏观层面上人口规模的适度增长、人口结构的持续改善等人口总体发展的内容。
人口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内容
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要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不仅要持续提高人口素质,也需要保持人口数量的适度增长。人口因素在很多方面都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息息相关。一个国家的人口总量是决定其内部市场规模的基本条件,需求侧与供给侧历来是经济增长的两翼,而它们又都直接受制于人口规模。人口规模也与经济增长的潜力和韧性有着紧密的联系,广大的国内市场意味着更大的经济增长潜力,在面对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冲击时具有更大的回旋余地。可以说,我国巨大的人口规模本身就构成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积极因素。
人口结构与人口均衡发展紧密相关,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产生的影响越来越直接、越来越明显。当前,我国总人口增速明显放缓,生育水平持续走低,老龄化程度加深,“少子老龄化”将成为常态,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结果,也是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只有保持一定数量的人口增长,人口均衡发展的其他要素才能有实现的基础。面对新形势,必须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努力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牢牢掌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主动权。
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不断提高人口素质。需要注意的是,提高人口素质不仅仅是某个部门、某一环节的工作,而且要通过人口全生命周期的高质量发展整体推进。优生优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基础,也是我国多年来高度重视的工作。要做好生育服务工作,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显著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和培训体系历来是提升人口素质的主要部门,通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等一系列重要战略举措,我国人力资本水平已经有了显著提升。今天的中国,人均预期寿命超过78岁,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超过2.4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4年,研发人员总量稳居世界首位。未来要继续深化教育卫生事业改革创新,把教育强国建设作为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工程,全面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速度快,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人口高质量发展涉及多个民生领域,需要通过深化各个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为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例如,针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提振生育水平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应将其作为民生领域的重点问题持续着力解决。此外,还要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标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提升我国人力资本水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在各个领域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人口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人口高质量发展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条件。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看,人口高质量发展将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维度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首先,人口高质量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度关联。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须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一般来说,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主要来源于两种方式: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改善和创新及技术进步带来的效率提升。这两种来源恰恰对应着我国经济以及人口发展的不同阶段。在人口红利丰裕的时期,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积累的发展模式,在经济起飞阶段,人口因素的主要作用体现为劳动力投入。这一时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主要是通过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实现的。例如,通过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改革,人口由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流动,带来了劳动边际生产率的提升,并推动经济增长。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增长有很大一部分可以归因于上述人口与劳动力的再配置过程带来的效率改善。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人口因素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并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趋于下降,人口红利优势逐渐减弱。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各种要素市场发育的成熟程度和一体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这也意味着通过生产要素再配置推动经济增长的余地越来越小。仍以劳动力流动为例,到2022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已达2.96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约为1.72亿人,外出农民工的增速近年来已经明显放缓,农业部门和非农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也日益趋同。因此,在新的发展阶段,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主要依靠创新和技术进步获得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核心因素是高水平的人力资本积累,因此,以提升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重要内容的人口高质量发展在技术创新的各个环节以及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全过程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二者的关系看,人口高质量发展是新的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其次,高质量充分就业不仅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手段。要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途径,稳定劳动参与率,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以人力资源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当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劳动参与率还有提升的空间,青年等群体的就业率还需进一步提高,我们仍然可以通过提高人力资源配置的效率、不断扩大就业规模来促进高质量发展。就业的高质量不仅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也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主要手段。只有不断提升就业质量,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更高质量、更充分的就业是重要途径,只有不断扩大劳动力市场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提高劳动收入的分配份额,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更好的条件。要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需要在相关领域继续深化改革,消除影响劳动力市场运行效率的制度障碍;加强建设更加统一、公平、高效、规范有序的高标准人力资源市场,支持各类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零工市场建设,缩小城乡、区域、行业劳动力市场差距;加快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发挥劳动力市场配置资源功能,更好缓解当前劳动力供求不平衡的结构性问题。
不容忽视的是,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口高质量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和基础,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富有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之一。通过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有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在更高层次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朱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