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三江平原以及主要江河湖泊区域地势低洼,雨水多时,易形成洪涝灾害。在与水患长期抗争中,中国古人不断探索,利用湿地把水患变成“水利”,并形成了中国较早的生态农业。
这些湿地发挥着农业生产、防洪排涝、文化传承、景观美学等多重功能,是全球独特的农业遗产类型,具有重要价值。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兴化垛田
兴化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三角洲北翼,由长江、淮河冲积而成,地势低洼,海拔一般在10米以下,水网交织,湖泊众多。每到汛期,周围的湖泊、河流和黄海中的水便会涌入兴化,淹没田地、摧毁庄稼。
为解决水患,从宋、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起,兴化人民开始修筑垛田,即在沼泽湿地地势稍高的地方,用泥土堆积起高出水面1米以上的田块。这不但避免了汛期水患的影响,而且这些田块的排水效果良好,土壤肥沃,适宜种植各种旱作物,尤适于生产瓜菜,长此以往形成了当地特有的垛田农业。
垛田依湖泊、沼泽而生,其形状因河道宽窄而变化,面积大的不过数亩(1亩≈666.667平方米),小的仅有几分(1亩=10分)。垛田四周被水环绕,各不相连,就如同一个个“漂浮”在海上的小岛,人们也因此将兴化称为“千岛之乡”。
2014年,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22年,兴化垛田灌排工程体系入选2022年度(第九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兴化田上,油菜花盛开,给万亩田披上金装。
“零污染”的湖州桑基鱼塘
浙江省湖州市的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生态类型属于中国太湖南部的低洼湿地生态系统,同时这里也是中国池塘养鱼、种桑养蚕等农业生产的起源地之一。
在长期水土开发利用过程中,古代湖州人民发明了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桑基鱼塘,即在塘基上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最终形成了种桑、养蚕、养鱼相结合,动物与植物互养的良性生态循环,也因此诞生了丰富多彩的蚕桑文化。
那么,湖州桑基鱼塘是如何实现“零污染”的呢?原来,鱼塘底部的淤泥十分肥沃,可以运到塘基上作为桑树的肥料。此外,因为塘基本身有一定坡度,桑地土壤中多余的营养元素又会随着雨水冲刷流入鱼塘中。养蚕过程中的蚕蛹和蚕沙,也可以作为鱼饲料和土地肥料。这样一来,多余的营养物质和废弃物,就能在系统内进行循环利用,不会对系统外的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2017年,湖州桑基鱼塘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围起来的湿地——圩垸
圩垸是沿江、滨湖低地四周有圩堤围护,内有灌排系统的农业区。这种农田水利形式在长江下游江浙太湖流域和安徽、浙江一带称为圩田,在湖南、湖北等长江中游地区称作垸田,在珠江和韩江三角洲则称堤围或基围。
这些地区的农田地势低洼,地面低于汛期水位,有的甚至低于常年水位。堤上有涵闸,平时闭闸阻止水的流入,旱时开闸放水入田,保证一年四季旱涝无虑。
在圩田外围,圩堤将农田与外界的水分隔开,通过灌水和排水渠及操控堤上的水闸以调节内水和外水的进出。如果自流灌排有困难,则辅以提水机械,以满足圩内农田需水。在圩田中,水渠、内河与外围河湖构成了一个完善的水系网络,具有很强的滞洪排涝灌溉功能。
此外,圩田作为次生湿地(是天然湿地被进行较多人为干预后,逐渐形成的湿地景观与现代文明共融共生的和谐状态),水陆边缘效应明显,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圩田景观也具备很高的农业美学价值。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湿地与农业携手共进,是共同成长的伙伴,一起孕育出了许多特殊的湿地农业,形成了宝贵的农业文化遗产。这些湿地农业不仅把水患变成“水利”,而且提供了丰富的农业产出、美丽的农田景观、悠久的文化传承,还保护了这些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形成了璀璨的文化瑰宝,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
作者:
陈睿山(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
孙燕(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姚舜禹(中煤财务有限责任公司)
责任编辑:胡惠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