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生态环保 » 正文

朱鹮保护创造拯救濒危物种成功范例

发布日期:2023-02-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蕾 张哲浩 赵侠  浏览次数:1098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一个世上仅存7个成员的物种,竟然能“起死回生”!记者从陕西省林业局了解到,最新数字显示,历经40年精心保护,曾极度濒危的朱鹮,数量已经从1981年的7只增至超过9000只,栖息地面积由不足5平方公里扩展到1.6万平方公里。中国的朱鹮保护,成为世界拯救濒危物种的成功范例。朱鹮,古称朱鹭,在地球上已经生存超过6000万年。它姿态优雅,形体端庄,翩然若仙,自古

一个世上仅存7个成员的物种,竟然能“起死回生”!记者从陕西省林业局了解到,最新数字显示,历经40年精心保护,曾极度濒危的朱鹮,数量已经从1981年的7只增至超过9000只,栖息地面积由不足5平方公里扩展到1.6万平方公里。中国的朱鹮保护,成为世界拯救濒危物种的成功范例。

朱鹮,古称朱鹭,在地球上已经生存超过6000万年。它姿态优雅,形体端庄,翩然若仙,自古以来被视为幸福吉祥之鸟。有学者认为,先秦典籍《鹖冠子·度万》中“凤凰者,鹑火之禽,阳之精也”的“火凤凰”形象,就来自面颊双腿朱红、翅带粉红的朱鹮。

朱鹮曾广泛生存于东亚地区,但由于人类过度使用农药,加之滥捕滥杀,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宣布灭种。从1978年起,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野生朱鹮调查,历时近3年、行程5万多公里,足迹遍布14个省份,才在秦岭深处的陕西洋县姚家沟发现了当时世界上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随即,对洋县朱鹮出没地区实施封山育林,开启对朱鹮的全方位保护。

“朱鹮种群恢复经历了非常艰难的过程。”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于晓平介绍,1981年至1990年,由于种群基数小,加之缺乏科学手段,朱鹮种群恢复极为缓慢,始终未能突破20只;1991年至2000年,随着保护体系不断完善,人工饲养繁殖和疾病防治技术日趋成熟,朱鹮数量突破100只。“进入21世纪,特别是最近10年来,随着一系列生态工程实施,秦岭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显著增强,朱鹮栖息地状况得到极大改善,而朱鹮保护、繁育和野化放归技术又接连取得重大突破,朱鹮营巢地逐渐超过700处,数量接近万只关口。”

随着朱鹮数量增长,为了缓解洋县承载压力、解决近亲繁殖等问题,朱鹮“易地保护”“野化放归”相继启动。朱鹮栖息地由大山深处向丘陵平川扩展,由洋县一隅向秦巴全域扩展,由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扩展,由陕西向全国扩展,并通过捐赠等方式向东亚国家扩展……

“目前,陕西已成功繁育朱鹮10余代,建立人工繁育种群5个、野化种群6个。在陕西之外的9个人工繁育基地也相继建成,通过野化放归,将朱鹮重新引入历史分布区,建立可自我维持的野生种群。目前,已形成以在陕野生种群为‘源种群’、各地放飞种群为‘卫星群’的中国朱鹮种群新样态。”陕西省林业局局长党双忍说。(记者张蕾 张哲浩 通讯员赵侠)

责任编辑:宋晰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