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策法规 » 理论与实践 » 正文

科学把握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

发布日期:2023-01-29  来源:《新湘评论》2023年第2期  作者:周跃辉  浏览次数:1030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善于在探索规律中打开工作局面,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治理智慧。202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是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驾驭中国经济这艘“巨轮”劈波斩浪所取得的宝贵经验,也是引领未来经济发展的行动指南。这些规律性认识,是我们党善于总结历史经验的又一体现,也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

善于在探索规律中打开工作局面,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治理智慧。202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是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驾驭中国经济这艘“巨轮”劈波斩浪所取得的宝贵经验,也是引领未来经济发展的行动指南。这些规律性认识,是我们党善于总结历史经验的又一体现,也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经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做好经济工作,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系统观念、底线思维,把实践作为检验各项政策和工作成效的标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坚持推动经济发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依法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恪守契约精神,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从整体上看,这些经验,总结过往、指引未来,正是党中央关于过去十年抓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总结,也是指导我国过去十年经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根源所在。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21的这十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相继跨越60万亿、70万亿、80万亿、90万亿、100万亿、110万亿元大关,从2012年的54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14.9万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增长了1.8倍,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到18.5%,提高7.2个百分点,稳居世界第二位。从人均看,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6300美元上升到2021年的12551美元,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事非经过不知难。过去十年,中国经济经受住了中美经贸摩擦、新冠疫情冲击以及俄乌战争等局部冲突的严峻考验,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动力源,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发展潜力。2012—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实际增长约6.6%,大大高于同期世界和发展中经济体平均增长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始终保持在3%以下,物价水平保持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2%以下,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以上;国际收支状况良好,外汇储备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稳居世界第一,是全球国际收支状况最健康的国家之一。

为什么能够取得以上的辉煌成绩?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作出了回答,为我们认识和发展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更为精辟的科学认识。中国共产党历来特别重视对规律的总结和认识,对经济工作亦不例外。不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还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等创新理论的变革,都表明我们党重视经济规律的总结,这也是我们能够创造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的重要原因。

科学把握规律性认识的具体内容和核心内涵

这些规律性认识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根植于过去十年中国经济的伟大实践中,根植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科学体系中。我们要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科学把握这些规律性认识的具体内容和核心内涵。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这是中国经济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最重要原因。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新时代十年来,党中央不断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形成定期分析研究经济形势和重大经济问题等制度,加强对发展大局大势的分析和把握,及时制定重大方针和战略、作出重大决策、部署重大工作,确保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落到实处,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始终走在正确的大道上。党中央领导经济工作制度日益完善,为推动各方面共同做好经济工作提供了重要保证。比如,每五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一年一度的年度计划,每个季度中央政治局都会专题研究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等等。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经济工作,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这是理念层面。经过长期高速的发展,中国经济已今非昔比,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发展仍然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正如唯物史观所告诉我们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今天中国加速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宏伟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中,我们需要更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原则。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我们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结历史经验,根据现实国情,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新发展阶段基本特征的深刻洞察和科学把握,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性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系统观念、底线思维,把实践作为检验各项政策和工作成效的标准。这是方法论层面。抓好经济工作,必须要方法得当,方可事半功倍。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稳”的重点要放在稳住经济运行上,“进”的重点要放在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上。“‘稳’和‘进’要相互促进,经济社会平稳,才能为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创造稳定宏观环境;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取得实质性进展,才能为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创造良好预期。”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强调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系统观念、底线思维等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做好经济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方法论指导。以系统观念为例,我们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充分考虑到影响经济发展的各个因素,既抓“点”,又重视“线”,确保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这是制度保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基于新的实践和发展需要作出新概括,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列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我们党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立场、观点是一以贯之的。但是,一段时间以来,或因错误理解了政策初衷,或因混淆了市场环境因素、企业经营因素、政策因素对市场主体的影响,社会上对我国是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有各种不正确的议论,质疑甚至歪曲的杂音噪音不绝于耳。对此,党中央有清醒认识,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是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保障,不会也不可能动摇。

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这是重要途径。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2021年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份额达18.5%,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货物贸易大国、第一外汇储备大国。中国某些领域的科技水平也从“跟跑者”向“并行者”和“领跑者”转变,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1年居世界第一位。这些重大经济和科技成就的取得,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党带领人民坚持走扩大开放的道路。上海自贸区的开启,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等,都显示着中国在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坚持推动经济发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依法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恪守契约精神,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这是重要支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建立,是法律制度上的一场革命。市场经济固有规律的作用和维护公平竞争、等价交换、诚实守信的市场经济基本法则,需要法治上的保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新的经济现象不断呈现,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经过不断实践总结,有的形成规章,有的则会形成最终的法律制度。近十年来,我国制定或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2020年1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2019年修正)等数十部法律,为保障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奠定了重要的基石。

这些规律性认识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7年12月20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并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5年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

习近平经济思想具有广阔时代背景、深厚理论渊源和坚实实践基础,蕴含着坚定的理想信念、鲜明的人民立场、宏大的全球视野,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21世纪世界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科学指南。

《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基本内容梳理归纳为十三个方面。我们对照十三个方面和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来的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就会发现,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这些规律性认识正是十三个方面的有机组成部分,正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两者一脉相承、一以贯之。比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习近平经济思想十三个方面中的第一个方面;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对应习近平经济思想十三个方面中的第四个方面;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系统观念、底线思维,把实践作为检验各项政策和工作成效的标准,对应习近平经济思想十三个方面中的第十三个方面。

从逻辑上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这些规律性认识,分别对应根本保障、发展理念、方法论、制度保障、重要途径、重要支撑等方面,从而形成一个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这些方面,正好与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逻辑体系相互呼应,内在贯通,彼此联系。从这个角度分析,这些规律性认识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概而言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这些规律性认识,既是对过去经济工作的经验总结,也是部署和推动未来我国经济工作的科学行动指南。这些规律性认识是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中发展形成的,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认识论和方法论相统一的鲜明特色,是我们指导实践的有力思想工具和理论武器,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创造性运用这些规律性认识,以确保中国经济“巨轮”更好地破浪前进。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兆都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