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杭州·云栖大会开幕 来源:杭+新闻
你想拥有一台在“云”上的电脑吗?在一个仅重85克的AR眼镜中接入阿里云无影架构,利用云上算力,就能在眼前的虚拟现实画面中,与人聊天、办公,并且还能做3D渲染、大数据编程等复杂工作。
2022年云栖大会首日的主论坛上,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阐释了“无影”系统背后一个重要的逻辑理念:所有的终端将会在云端有一个数字孪生。
上“云”只是第一步,用“云”才是眼前的重中之重。阿里巴巴在云栖大会上宣布,自研CPU倚天710已经在数据中心大规模部署,并以云的形式服务阿里巴巴和多家互联网科技公司,成为中国首个云上大规模应用的自研CPU。
阿里巴巴自研CPU倚天710已大规模应用
2021年,阿里巴巴发布了首款“为云而生”的芯片倚天710。在11月3日的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宣布,自研CPU倚天710已大规模应用,算力性价比提升超30%,单位算力功耗降低60%。值得注意的是,阿里云未来两年20%的新增算力将使用自研CPU。这不仅对中国芯片产业意义重大,更是云计算重塑算力体系的重要一步。
“云计算的发展进入了全新的阶段,未来十年,软硬件一体化的自研计算体系是云服务商的立身之本。”张建锋认为,以云为核心的新型计算体系正在形成,软件研发范式也正在发生新的变革。其中,Serverless(无服务器)是最重要的趋势之一,阿里云将坚定推进核心产品全面Serverless化。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Serverless并不是不用服务器,恰恰相反,它将服务器全权托管给了云厂商,根据业务流量大小自动弹性伸缩,开箱就能免去维护成本,按使用量计费。一家烟草公司只需要两个开发人员就可以做出整套物流系统;南瓜电影APP无人值守也能应对百万级流量,同时总成本较此前下降40%。
“我们希望让用户做得更少而收获更多,通过Serverless化,用云就像用电一样简单。”张建锋表示,Serverless将让云计算从一种资源真正变成一种能力,未来云将全面Serverless化,更加接近“电网”模式,按计算的调用次数付费。
15位青年学者获达摩院青橙奖
云栖大会主论坛上,孙凝晖、骆清铭、龚新高、吴立新四位院士,宁德时代首席制造官倪军和追光动画联合创始人、总裁于洲受邀到场做主题分享。
在孙凝晖院士看来,智能时代全球信息处理的基础设施化重在打造“算力网”;骆清铭院士认为“看得见、看得清、看得全、看得懂”是脑成像技术的发展目标,要利用类脑算法、脑机接口等技术为大脑绘制地图;吴立新院士表示,人类对海洋的探索目前只有5%左右,数字孪生是透明海洋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他们看来,各个领域的科研、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数字化、AI技术、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这些需要更多的科学家、学者、企业的共同努力。
大会现场,段树民、李骏、龚新高、孙凝晖、阮勇斌五位院士为白蕊、周杨等15位“青橙学者”颁奖,15名获奖人平均年龄仅33岁,他们是我国青年科学家中的佼佼者,研究涉及理论数学、量子物理、生命医学、化学材料等基础科学领域。每位青橙学者都将获得100万元奖金以及阿里巴巴全方位的科研支持。
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表示,阿里巴巴未来将持续挖掘、见证、支持中国青年科学家的成长。同时,鼓励公司的工程师以公益之心,走向社会,走到乡村,授人以渔,推动乡村振兴和社会发展。
据悉,过去一年,阿里内部遴选出220名乡村振兴技术官和专家志愿者,他们奔赴山西、四川、河北、湖南、陕西、云南6省的11个欠发达县域,开展数字化志愿服务,涵盖田野文物保护、智慧种植养殖、普惠技术教育等领域。与此同时,阿里巴巴设计师团队发起公益项目“寻找远方的美好”,1500多人结合乡村文化元素重塑农产品包装,帮助土特产走出深山成为爆款,过去几年累计帮扶成交7700多万元。除此之外,阿里巴巴与教育部门试点共建,已在全国64所学校捐建云机房,捐赠云电脑账号3万个。
更低碳的云计算、能耗宝、清洁能源、88碳账户……打造一朵绿色、高质量的云。张勇说:“更先进的技术是为了承担更大的责任,技术的不断演进让我们有能力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美好生活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张鹏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