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旦在检修农机。受访者供图(新华每日电讯)
他是“90后”,还是“海归”。和许多有留学经历的小伙伴不同的是,他选择回到家乡种地。他就是丁旦,江西省高安市石脑镇的一名“新农人”、高安市荷悦优质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研究生毕业于英国利物浦大学的丁旦,在校学习的并不是农业,毕业后还在上海工作了两年。为什么会选择农业这条路?“父母就是务农的,在大部分人印象里农业不仅辛苦,还不怎么赚钱,我想改变这种局面。”丁旦的目标很简单也很直接。
回乡后,丁旦又当起了“学生”,只不过这次他的老师是再普通不过的农民,“课本”就是田里的水稻。丁旦人高马大,但晒得黝黑的皮肤和时常哈腰的姿势,让他跟村民交流起来很亲近。这是丁旦摸索出的经验:“跟农民打交道,有时就要‘脸皮厚’,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态度好一点,问题就会很容易解决。”
渐渐地,村民认可了这个“高配版”的新伙计。丁旦也明确了方向,“我要把精细化管理、标准化经营等理念带入农业生产”。
丁旦的思路来源于他遇到的两个问题。“头两年种粮时,流转了2000多亩地,合作社直接种,累死累活也管不过来。”丁旦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既扩大规模,又保证规模适度。
为此,“田管家”模式应运而生。丁旦按照流转土地所属的村,把合作社的基地划分成13个区域,每个区域聘请一名农民担任“田管家”,负责水稻从种到收全程的各项事宜。他还定下标准,种粮收益的60%归“田管家”,合作社只留40%。“这样一来,‘田管家’的积极性更高了,他们能够把责任田当成‘自己的地’来种,相互之间也可以形成良性竞争。”丁旦说。
“田管家”也并非单打独斗,丁旦还为他们配备了两名“总管家”。“总管家”负责协调、管理,“田管家”专心种田,流程明确,各司其职。此外,合作社还成立了一支由20多人和30多台(套)各种农机组成的农事社会化服务队,周边农户都可以享受到便利。今年,合作社的土地流转规模已达9400亩,丁旦管理起来也是游刃有余。
丁旦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则更隐蔽。“有个一直赚钱的基地亏本了,一开始我还不相信,后来一查账发现肥料成本是正常的两倍。”丁旦告诉记者,当地农民往往喜欢用“一口价”粗略算个总账,但每个环节到底用了多少,还有没有降本增效的余地,如果不精打细算,很难找到增收的突破口。
于是,丁旦开始带着他的这些“农民老师”算账。“有时候可能算出来的结果是一样的,但是过程都摆了出来,清晰明了,也能让人信服。”丁旦说,他希望农民也能有都市白领一样的工作体验,让农业合作社的运行机制更加科学高效。
丁旦种粮的这几年,遇到过不少困难,有家人、村民一开始的不理解,也有洪涝、干旱等天灾,但他依然坚定要一辈子做农业。未来,他想把重点放在标准化上。“农机参数怎么调、倒伏水稻怎么收,农民摸索出来不少好经验。如果能把个人技术上升为标准生产流程,就能更好地帮助农民赚取产品溢价,提高种粮的整体收益。”丁旦说。(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莫志超)
责任编辑:焦培培